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震来了教案

来源:二三娱乐


《地震来了》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我的安全我知道》小学4—6年级版中的第六章“应对自然灾害”中第4节内容。

二、 教材简析

主要讲述了地震来时的一些预兆及其应对措施,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地震,并学会在地震中通过科学的避让与自救,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树立起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震的形成和发生前的预兆;

2、 通过模拟自救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避害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 树立学生“珍爱生命、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意识,并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其中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避震方法,教学难点为树立学生防灾减灾,珍爱生命的意识。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教具准备:汶川地震的视频、图片,防震警报声,感人音乐

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了解地震的危害与预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份有哪些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吗?

生(1):五一劳动节。

生(2):五四青年节。

生(3):“5·12”汶川地震纪念日。

师:那你们知道汶川地震是哪一年发生的吗?

生:2008年

师:嗯,今年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但留给人们的伤痛依然很大。今年5月12日,前支汶川扫墓的人数超过了10万。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回顾一下当时地震发生的情景.(多媒体播放有关地震的视频)

(学生谈自己观后的感受)

师:同学们,地震带给汶川人民深重的危害。我们不仅是向他们表示同情与帮助,更要做的是了解地震、防范地震。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一起去认识一下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生通过图片归纳出地震的危害)

师: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如此大,有没有方法是可以预防地震的呢?

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地震前的预兆。

(1) 通过汇报,教师总结

(2) 以地下水异常和生物异常这两种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和现象为例,让学生做更细致的了解。

①教师出示地下水异常的顺口溜,加深学生的记忆。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②引导学生自编生动异常的顺口溜,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二) 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地震来了”

1、 师:“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课件出示几种错误和正确的避震方式,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作出回答)

生1:第一张图片中的小孩地方选对了,但姿势不正确。应该脸朝墙角,形成易生存的三角空间。

生2:第二张图片中的小孩做法是正确的,躲在结实的桌子下面,并双手护头、弯曲身体。但大人的做法错误。

生3:第三张图片中两人躲藏的物体不结实、稳固,容易砸伤,也是错误的。

生4:第四张图片中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

师总结: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大多数学生应就近躲在桌子下面,或在内墙角处躲藏,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所采用的避震姿势为蹲下或坐下,尽量弯曲身体,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保护头颈,掩住口鼻,墙角处应脸朝墙角,形成三角空间。

生归纳避震口诀:遇震需冷静,就地躲藏好,

门边往外撤,里头桌底藏,

也可墙角靠,抱头曲身体,

正确防地震,我们能做到!

2、 模拟演练,情感体验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本课以应急避震为主,以防震警报声为启动信号,警报声一响,要求学生迅速选择好正确的避震方式躲避好,一分钟后,以哨声为信号,演练结束。而后进行演练小结,小结形式为: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做总评。

(三)情感体验、积极乐观应对地震

通过图片、配合音乐向学生展示汶川地震中被埋小学生表现勇敢的事例:

“地震中最美的微笑——唐沁”

师:照片中的小女孩名叫唐沁,今年11岁,四川德阳人。8岁时汶川地震发生了,她不幸被埋在了倒塌的校舍里,经过救援人员与家人的共同努力,十几分钟后,她被救了出来,但左腿被砸断了。虽然剧痛来袭,她依然坚强而乐观,手术中没喊过一声疼,没流过一滴泪。拍下这张照片时,她还在打着点滴··

学生交流感受,学会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

(四)活动延伸,远离灾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像地震这样的“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祸”可减少,该怎么做呢?运用正确的避震方法,同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地震,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的生命。而我们,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掌握避震防护、保护自己。

布置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家人、朋友普及宣传防震知识。

(五)结合板书,小结本课

地震来了

? 怎么办

正确避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