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培训内容
一、普通话音节训练方法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 词汇、语法各个方面,
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普通话音节和方言音节的差异在声母、 韵母和声调上都有体现:声母方面, 方言中某些音可能是不加区分的,如南京话中的 n 和 l ,但普通话中却能区别意义:韵母方面,方言中的某些
韵母和普通话不同,声调方面,同一调类的字,方言和普通话在调值上可能有很大差异。另外, 即使是相同的音,方言和普通话的拼合规律也可能存在差异。 学习普通话,我们要下大力气学习普通话中有而方言中没有,或者普通话中区分而方言不加区分的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方面。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
弓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发音不准,又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反复练习只能强化错误,对学习普通话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我们要通过有玫的训练,使语音达到标准或比较标准的程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声韵拼合规律或偏旁类推等成系统地掌握宇词的读音, 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使大家更好的学习普通话, 我平时会把相关的声音资料
放给大家听!老师们可以跟读! 另外就是我们还有些普通话基础比较好的老师可以帮助基础不好的老师, 相互指出不足, 这样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是很有帮助的!
·
·
二、辅音的发音要领
除了零声母,普通话的声母都是辅音。 影响辅音音质的因素
主要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一)辅音的发音原理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按发音部位分,
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
1、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话声
母有 b、p、m 三个双唇音。
2、唇齿音: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通
话声母只有 f 一个唇齿音。
3、舌尖前音: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的
音。普通话声母有 Z、C、S 三个舌尖前音。
4、舌尖中音: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
通话声母有 d、t、n、I 四个舌尖中音。
5、舌尖后音: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的音。普通话声母有 zh、ch、sh、r 四个舌尖后音。
6、舌面音 :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的音。普通话声母有 j~q、×三个舌面音。
·
·
7、舌根音 :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普
通话声母有 g、k、h 三个舌根音。
(二)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 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
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1、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
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1)塞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欢腭上升,堵塞鼻腔
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塞音共有
b、p、d、
t、g、k 等六个。
(2)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
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擦音共有
f 、h、x、
sh、r、S 等六个。
(3)塞擦音。发音时 ,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
腔妁通路,气流先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接着从窄缝中挤出,摩
擦成声。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就是说塞擦音的前一半是
塞音,后一半是擦音,前后两半结合紧密,成为一个语音单位,是一
·
·
个辅音,并不是两个辅音的复合 (复辅音 )。塞擦音共有 jq、zh,ch、Z、
C 等六个。
(4)鼻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
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出鼻音。 微声母的鼻音共有 m、
n 两个
(5)边音;发音时事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
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
两边或一边通过发出边音。边音只有一个
i 、
2、声带是否颤动
按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 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母分为清音和
浊音两类。
(1)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清音
共有 b、p、f 、d、t、g、k、h、j 、q、x、zh、ch、z、c、s 等十七个。
(2)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 浊音共有 m、
n、I、r 四个。
3、气流的强弱
按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 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 擦
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
·
(1)送气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送气音共有 p、
t、k、q、 ch、c 等六个。
(2)不送气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不送气音
共 b、d、g、j 、zh、Z 等六个。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促而就, 所以老师们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心态。 学习是急不来的, 我们只要坚持
只要不懈地努力追求一定都会有所收获的。
蚌湖小学
2016
年 3 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