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 2007年12月 CHINA CONDIMENT 中国调味品 NO.12 Dec.2007 低MCP大豆蛋白水解液生产工艺的优化 杨锋,任仙娥,黄永春 (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研究了酶法和温和酸水解相结合来优化植物蛋白水解液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添加复 合蛋白酶酶解4h后,再以2mol/L盐酸、95℃、水解3h,所得水解液MCP含量低于lmg/L、游 离氨基氮高于lg/100mL,达到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行业标准。 关键词:大豆蛋白;酶解;酸解 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973(2007)12~0051--02 Optimized the process of hydrolyzed soybean protein with less MCP YANG Feng,REN Xian'e,HUANG Yong—chun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uzhou,545006,China) Abstract: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acid hydrolysis was combin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The resultshow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hydrolyzed for 4 hours by protamex,then hydrolyzed for 3 hours under 95℃by 2mol/L Hc1.With these condition,the level of MCP in HVP could be controlled less than lppm and the level of free amino acid could be more than 1g/lOOmL.These could get the standard of HVP. Key words:soybean protein;enzymatic hydrolysis;acid hydrolysis 水解植物蛋白(HVP)作为一种调味原料,广 泛用于配制酱油及腌制品酱料、蚝油等的生产过 程中。目前HVP生产方法主要有酸法水解和酶 优化生产工艺,生产低MCP含量、高氨基氮含量 的优质水解植物蛋白。 法水解,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酸法 水解虽然水解迅速彻底,能把大部分蛋白质水解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成氨基酸,但是有些敏感氨基酸被破坏,且单糖多 糖也被破坏导致水解液的颜色较深,更为严重的 是水解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少量残余油脂会发生水 解反应生成丙三醇,进一步生成3一氯一1,2一丙二醇 (MCP)等致癌物质,严重限制了HVP的出口和 豆粕:市售。 蛋白酶:PROTAMEX诺维信复合蛋白酶, 由广州明远公司提供。 1_2仪器设备 恒温振荡器、pH计、气相色谱仪。 1.3试验方法 使用。酶法水解相对来说水解条件温和、对敏感 氨基酸无破坏作用、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料的风 味、且无MCP的生成,但是由于酶的专一性使水 解程度较低,深度酶解时间较长,生产成本提 1.3.1水解工艺 豆粕一加4倍的水一蛋白酶酶解一灭酶一离 心一加盐酸温和水解一NaOH中性一活性炭脱 高_1]。因此综合考虑酸法水解和酶法水解的优缺 点,采用酶法水解和温和酸水解相结合的方法来 收稿日期:2007一O7~O6 色、脱臭一植物蛋白水解液 1.3.2 MCP的测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2 中国调味品 总第346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酸水解植物蛋 白调味液(SB 1O338—2000)中附录A3一氯一1,2一丙 二醇的测定方法[ 。 1.3.3游离氨基氮的测定 液的标准。再对水解液进行氨基氮含量的检测,结 果见表1,当盐酸浓度低于2.0mol/L时,水解液中游 离氨基氮含量较低,均低于1g/100mL,也达不到国家 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标准。综合以上因素, 甲醛电位滴定法[ 。 2 结果与讨论 2.1酶解工艺的确定 取适量豆粕,加入4倍的水,以大豆蛋白 0.5 的量加入复合蛋白酶,于pH7、温度45℃下 酶解,每隔1h测定其氨基氮含量,结果如图1所 示。在4h内,氨基氮含量随酶解时间的延长而迅 速增加,但4h后增加缓慢,且长时间酶解后酶解 液产生不愉快风味,因此考虑控制酶解时间在4h 内。经酶解后的蛋白水解液氨基氮含量在 0.65g/100mL左右。 0.8 善0. 捌0・ 札 瑟o域 . 0 l 2 3 4 5 6 7 酶解时间(h) 图1 氨基氮含量随酶解时间的变化 2.2 温和酸水解工艺的确定 2.2.1盐酸浓度的确定 2 基 1.5 蝴 抽 皇1 0.5 0 0 0.5 1 1.5 2 2.5 3 3.5 盐酸浓度( ̄ol/L) 图2 盐酸浓度对水解液中MCP含量的影响 在将酶解后的样品离心后进行酸水解时,为使 水解液中MCP含量较低,应选用较低浓度的盐酸。 在水解温度90"C、酸解时间4h等条件下,如图2所 示,当盐酸浓度超过2.0mol/L时,水解液中MCP含 量超过lmg/L,达不到国家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 选择盐酸浓度在2.0mol/L为宜。 表1 不同盐酸浓度下氨基氮含量 2.2.2酸解温度的确定 取盐酸浓度2mol/L、酸解时间4h等条件,酸 解温度对水解液的影响见图3和表2,在温度不 高于95℃时,水解液中MCP含量均可低于 lmg/L;在95℃时,水解液中氨基氮含量较高,可 达到1.15g/100mL,因此确定酸解温度为95℃。 : 1 0 墓 5 1 _ 0 r..:.....r.. . .. .....:L.” 一 一一 托 量 7 80 85 90 95 100 溺度 图3酸解温度对水解液中MCP含量的影响 表2不同酸解温度下氨基氮含量 2.2.3酸解时间的确定 童 e 1・5 妻 。 。.5 。 0 1 2 3 4 5 6 7 时问(h) 图4 酸解时间对水解液中MCP含量的影响 在盐酸浓度2mol/L、酸解温度95"C下,由图4 可知,水解液中MCP含量随着酸解时间的延长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2期 2007年12月 中国调味品 CHINA C0ND] ⅡINT No.12 Dec.2007 发酵蓝莓乳饮料生产工艺的探讨 薛晓丽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基础部,吉林吉林132101) 摘要:以蓝莓、鲜奶为主要原料制成发酵乳饮料,通过试验对稳定剂及饮料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复合稳定剂的组成为果胶(O.20 9/5)、CMC(0.15 )、PGA(0.10%);最佳配方为蓝莓汁的添 加量8 ,发酵乳的添加量3O 9/6,糖的添加量8 ,pH值4.0。 关键词:蓝莓;稳定剂;发酵乳饮料 中图分类号:TS25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973(2007)12—0053--04 Research about production of fermented I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mixed with blueberry XUE Xiao-li (Jil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loage,Jilin 132101,China) Abstract:I mainly made blueberries and fresh milk into fermented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and tested on stabilizer and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beverag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ound stabilizer is Pectin(0.20 9/6),CMC(O.15 9,6),PGA(0.10 ):And the optimum pre— scription on additive is 8 9,6 blueberry juice,30 9,6fermented lactic acid bacteria,8%suger and the pH of it is 4.0. Key words:blueberry;stabilizer;fermented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蓝莓(Blueberry)属于越橘科乌饭树属的落叶 性或常绿性的灌木或半乔木果树,果实为浆果,我 收稿日期:2007一O7—27 国的野生蓝莓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地区,为纯粹天然食品。蓝莓果实为蓝色,含有丰 升高,酸解时间为3h时,MCP含量低于lmg/L,且 水解液中游离氨基氮含量较高,超过lg/100mL,达 到国家标准,因此确定酸解时间为3h。 表3不同酸解时间下氨基氮含量 酶酶解4h,然后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上清液再 以2mol/L盐酸、95℃、水解3h后进行中和、脱 色、脱臭处理。 3.2利用酶法和酸法相结合的水解工艺,可有效 氨基氮含量(g/100mL)0.70 0.82 1.09 1.17 的降低水解液中MCP含量,同时也可保证氨基 氮的含量,得到的水解液品质较好。 参考文献: 2.3水解液的后处理 经酶解和酸解后的水解液用NaOH中和至中 性,再用1 活性炭处理2h进行脱色和脱臭处理,得 到的水解液风味柔和、体态澄清、MCP含量小于 [1]崔春,赵谋明,曾晓房,任娇艳.酸法和酶法水解植物 蛋白的差异及原因探讨EJ].中国调味品,2006(7):9 —13. lmg/L、氨基氮含量大于lg/lOOmL,符合国家标准。 E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B10338—2000.酸水解 植物蛋白调味液. 3 结论 3.1经过试验优化的水解工艺为:采用复合蛋白 E3J张水华.食品分析[M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1】74~】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