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体对代谢性酸中毒有哪些代偿调节作用?

来源:二三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8・ 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2月第23卷第3期 3讨论 段仍然充盈,正是静脉瓣闭锁阻隔静脉血抽出所致。 3.4血管选择范围大,操作方便 常规静脉采血, 常规静脉采血进针方向与血流方 多选择较粗血管,如肘正中静脉,此静脉离心较近, 3.1节省时间向一致,抽取方向则正好与血流方向相反。在静脉 管腔较大的情况下(如肘正中静脉),采血针的刺人 对血流影响不明显,而穿刺小静脉时血流会被穿刺 不符合静脉穿刺由远端向近端的保护原则,且操作 时,病人必须卷袖,寒冷季节还需脱衣,既费时又给 病人带来不便。慢性病人需定期抽血化验时,反复 在同一部位穿刺血管,损伤大。离心性穿刺静脉采 血,一般只须选择小静脉如手背静脉即可,血管选择 范围大,符合静脉穿刺由远端向近端的原则,有利于 血管的保护。手背静脉网是病人最容易接受的穿刺 部位之一,它具有暴露部位少、活动限制最小等优 针阻滞,尤其在血管弹性及充盈度不好时,使本来不 畅的血液回流进一步受阻,导致采血困难,也严重影 响采血量。离心静脉穿刺采血针头指向远心端,迎 着血流,针体阻止血液回流,恰好使针头部位血液充 盈,有利于采血。此外,离心穿刺采血为向心性抽 取,恰好与促使静脉血回流的向心力方向一致,即使 血管条件不好,由于血液回流源源不断,也有利于采 血。表1显示,在手背静脉实施两种静脉穿刺的采 血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差异随着采血量 的增加越来越显著,采血量越大,实验组相比对照组 越显现优势。 点L4]。此外,手背静脉有丰富的静脉网状结构,与深 静脉相通,可满足采血的要求。表2可见,对手背静 脉采血,两种方法在血管条件好时无统计学意义(P >o.05);在血管条件中、差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O.01),说明血管弹性及充盈欠好时选择小静 脉,离心穿刺采血法优于常规静脉采血法,既可节省 时间又能满足采血量要求。 本研究显示,“离心性静脉穿刺采血法”在抽取 血量较多及血管弹性、充盈较差时所需的时间明显 比“常规静脉采血法”短,“离心性静脉采血法”符合 3.2保证血量 常规静脉采血为离心方向抽吸,正 好与推动静脉血回流的向心力方向相反,两力相对, 针尖以下静脉血必须回旋180。才能流人采血针。 加上静脉瓣逆向闭锁或止血带的外力中断,血液无 法倒流,致使抽取血量只能是针头与离其最近的静 脉瓣或止血带之间的静脉血,有时难以满足采血量, 尤其是需要血量较多者。离心性穿刺静脉采血的抽 人的正常生理、解剖,具有更高效率、减轻患者的痛 苦、保护血管、操作方便、血管选择范围大、无不良反 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本研究由于样本数相对较少,观察对象(静 脉)局限,再加医务人员均习惯常规采血法操作,目 前只能作为常规静脉采血法的补充,要建立操作常 规,还需f临床的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贾秀华.静脉穿刺不同进针方法对血管组织损伤的对比研究 I-j].护士进修杂志,2005,21(8):688. 吸方向为向心性,在心脏泵血和采血管负压双重作 用下,血流源源不断,保证了采血量的充足。表2显 示,采血量越大两组的采血时间差异越大,越能体现 离心性静脉采血的优越性。 3.3符合人体解剖生理人体解剖表明,静脉内有 很多静脉瓣,特别是人体受重力影响较大,血液回流 困难的四肢静脉更多。贵要静脉在收纳肘正中静脉 以前可出现1~3对静脉瓣,头静脉在分出肘正中静 脉以前可有1~2对静脉瓣。静脉瓣顺血流开放,逆 血流闭锁管腔,是防止血液逆流或改变血流方向的 重要装置。离心性静脉穿刺采血向心抽吸,正好与 [2] 张秀娟.采取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口].实 用护理杂志,2002,18(10):44. [3]周期,刘天华.静脉逆行穿刺法在老年病人长期输液中的应用 I-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1):871. 静脉瓣开向一致,可促使静脉瓣充分打开,促进血液 回流。而常规静脉采血法是离心抽吸,正好与静脉 [4]杨艳萍,许志华,路春琼.2种手背静脉网穿刺方法的对比研究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55. 瓣闭锁方向一致,导致静脉瓣闭锁,阻断静脉血回 流。临床上不难发现,静脉采血时,采血针一插入真 空采血管,靠近针头的一段静脉立即变瘪,而之上一 (收稿日期:2007-08—07) ・知识角・ 机体对代谢性酸中毒有哪些代偿调节作用? 答:机体对代谢性酸中毒的调节表现在缓冲体系的缓冲作用、呼吸代偿和肾脏调节,以维持体液pH值接近于正常范围。 摘自《护士继续教育手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