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鹿赛跑
森林里住着一只外号叫\"飞毛腿\"的兔子和一匹敏捷的鹿,它们都认为自己才是森林里跑得最快的动物。于是,许多爱看热闹的动物就怂恿它们来场比赛,分出胜负。\"我们先绕这座山跑三次,然后再上山下山来回跑五次,看谁跑得又快,精神又好。\"兔子和鹿约定之后,就开始比赛了。这项比赛在动物界来说无疑是件特大新闻,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出来为它们助威。在沿途一片喝彩声中,兔子和鹿都使出全力。眼看就要跑完全程了,只见兔子摇摇晃晃地冲过了终点线,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鹿虽然在后面穷追不舍,但仍以一步之差败给了兔子,在跨过终点线的时候力竭倒地。动物们看了这情形,有的跑上去向兔子祝贺,另一些则去安慰和鼓励落败的鹿。就在这时候,来了一名猎人。动物们一哄而散,筋疲力尽的兔子和鹿却再也迈不动步子,成了猎人的晚餐。兔子和鹿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猎人抓住,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超过森林里所有其它的动物。本来,作为动物逃生之本的奔跑能力,是兔子和鹿的核心竞争力,但它们却因为一次无谓的竞赛而在紧要关头丢掉了性命。
类似的例子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屡有发生。1996年,秦池以6666万元一举成为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标王\",尝到甜头后,秦池次年一下子砸下3.2亿元。可是两三年后,秦池负债累累,被迫破产。反过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取得了可观成就。Google公司从未花过1分钱打广告,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搜索领域的研发上,迅速成长为全球认知度最高的搜索引擎。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是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的箴言。因此,在你投注资金和精力参与竞争的时候,先要想一想竞争对你的意义,也不妨考虑一下兔子和鹿的下场。
扁鹊故事对风险防范的启示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
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作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故事可以引申到风险防范。风险防范有三种类型: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危机处理。事前风险防范类似扁鹊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在风险刚露出\"地平线\"就看到了信号,换句话说,事前风险防范要求我们向前看;事中风险控制类似扁鹊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有明显的迹象和信号表明需要风险防范时做出的反应,这些迹象和信号来自我们的客户、竞争对手、股东、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向我们暗示:今天必须风险控制,否则明天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事后危机处理类似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这时,危机已经降临,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了。日产汽车长期忽视风险防范的信号,最后让一个外国人卡洛斯.高亨来管理。在凯玛特,危机的加重最终使它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零售业中最大的破产企业。
哪种风险防范成本最小?就像扁鹊所言,长兄治病,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可见,事前风险防范最困难,这时风险防范的需求和信号从远处传来,一般人根本看不见;而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这说明,当经营风险的迹象已经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难以否认,由于它并不激烈,你会视而不见,对比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要容易得多;当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扁鹊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作大手术,所以以为扁鹊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危机处理最容易,因为,病人已经倒下了,流着血,该如何处理就容易多了。然而,哪种风险防范成本最大?哪种风险防范成本最小?事前风险防范成本最低。它可以避免大规模的裁员,避免将厂房闲置,避免使公司在客户、供应商和公众面前受到损失,因此风险防范成本最低。而危机处理会造成更多的流血和牺牲,会损失更多的生命,因此,风险防范成本最大。
经验告诉我们,事前风险防范在开始的时候很艰难,就像远方的物体难以看见一样,让人们认识在视眼边缘的威胁和机遇非常艰难。即使你帮助他人看
见了远方的威胁和机遇,但是,它离我们越远,改变走向的机会越大。有句成语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穿越的时间和空间越长,我们出发的一两厘偏差所造成的误差就会越大。因此,成功地推进事前风险防范所要求的时间、精力、金钱以及宝贵的资源的投入,使得我们许多人神经紧张。一提到风险防范,许多人觉得,它不大可能达成未来目标,不大可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特别是现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人们反对风险防范的倾向会更加强烈。许多风险防范失败在人心的阻力。
虎驴之死与风险防范
明朝作家刘元卿在一篇题为《猱》的短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猱的体形很小,其四肢长着十分锋利的爪子。老虎的头痒痒,猱就爬上去搔痒,搔得老虎飘飘欲仙。猱不住地搔,并在老虎的头上挖了个洞,老虎因感觉舒服而未觉察。于是,猱就把老虎的脑髓当作美味佳肴吃了个精光。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也介绍了一种\"杀人蝠\",这种蝙蝠专爱吸食驴子的血,当它飞落在驴子身上时,起初驴子会本能地驱赶。但只要蝙蝠用其细小的舌尖轻轻舔那驴子,驴子立即会产生一种麻丝丝、痒乎乎的快感,就再也不驱赶它了。一会儿,蝙蝠就咬了个小口子开始吸驴子的血,一只蝙蝠吸饱后飞走,又会飞来另一只蝙蝠继续吸,这只驴子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干血而死去。
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来诠释上述故事恰如其分。经济生活中,类似的行为很多,为什么有些企业会由强变弱,最终惨遭淘汰?尽管这些企业败走麦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缺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安而忘危,缺少远虑,对面临的危险认识不足,准备不足,最终导致企业失败。企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对企业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危机意识。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对此认识不足。
中国迈入WTO门槛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缺少应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那么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我们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令人高兴的是,一批出色的风险防范企业出现在中国经济领域,如海尔集团以\"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为生存理念,使企业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再如小天鹅公司,实行\"末日管理\"战略,坚守\"企业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理念,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使企业始终掌握竞争主动权。
煮熟的青蛙
一项科学实验发现,将一只青蛙仍到开水里时,它的反应是立即一跳,跳出水中,重获生命;如果将青蛙放在冷水中,慢慢开始加温,青蛙觉得没有什么,也没有跳,很舒服,但水温达到80度时,他及时想往上跳,也无能为力了,最后一只到北煮熟都做不出反应,而且还有一幅享受状。
这则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当目前生存状况不错的时候,一定要预防各种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要想使你的企业长寿,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千万不要像青蛙一样,只图享受一时的安逸。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基本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