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常规几点思考[论文]

来源:二三娱乐
初中语文教学常规的几点思考

摘 要:语文教学常规与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探讨和研究这些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初中语文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常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77-01

教学常规是组织实施教学的最基本的操作规程,是一定阶段教学经验的总结。其特点是既具有相对稳定的历史继承性,又有适合于教学规律的程序性,还有吸收某种科学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语文教学常规与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探讨和研究这些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初中语文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教学常规与传统教学

教学常规具有继承性。语文教学常规,就在语文教学的传统这个特定的起点和基础上形成的,受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制约。离开了语文教学的历史,离开了语文教学的过程积累,语文教学的常规就不复存在。语文教学常规的备、教、批、辅、考等环节,其中具有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常规教学等于传统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常规

的制定、实行,涉及到怎样批判地继承传统的语文教学的问题。 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初中语文教学常规的需要加以研究。以其获得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的认识,有所取,有所舍,使中学语文教学常规更具科学性。只有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够谈得上继承,才能把传统中的合理成分纳入我们教学常规,才能对传统教学分清“是”与“非”。

二、教学常规与教学改革

语文教改的新成果会不断打破既定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只有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才能求得自身的调整和完善,才能克服保守性,保持先进性。教学常规是一种静态结构,它与语文教学的现代化,与不断进行改革的语文教学新形势,会发生不相适应的矛盾。教学常规要克服保守性,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吸收教改中成功的经验,科学的方法,才能求得自身的调整和完善。否则,教学常规就会成为教学改革的桎梏。

解决教学常规与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这一矛盾,主要的作法是:线上抓教研,点上抓教改,面上抓常规。用教研指导教改,把教改中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化为常规,逐步形成教研、教改、常规的“点、线、面”的立体化工程,从而保证教学常规的先进性、科学性,使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点上抓教改,面上抓常规的工作中,应坚持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试验先行的原则。在线上抓教研的工作中,应研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用正确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作指导,

进行教学改革,克服改革过程中的盲目性。因为盲目的教学改革,错误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会导致错误的教学改革,打破正常的教学常规。

当然,语文教学常规的不断完善,也并不是要等到教改实验完全成功之后进行。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化,把先进地区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教学常规,也是当务之急。目前,我们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实验课题主要有:初中语文目标教学实验,初中语文段落中心教学法实验等,这些教改实验的本身,也吸收了先进地区的一些教改成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常规要求,也在不断吸收他们的一些教改经验。

关于语文备课常规,我们可以吸收近年来自学辅导教学法的一些教改经验,提出“备教法、备学法”的常规要求。教师教学方法探索,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教案中要有明确的体现。因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备教法、备学法,所以无论新教师还是老师,都必须认真设计,编写教案。此项常规要求也为行政部门的教学常规检查评估提供了依据。

关于课堂教学常规,要改变单一结构式为灵活多样式,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博彩众家之长,吸收教法改革的新成果。将教学过程设计得灵活多样,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保持愉悦的情感。

关于训练、辅导常规,可以提出课内课外结合的要求。课内是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延伸和补充。不少语文教

改的有识之士,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学好语文的门径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把语文信息灌溉式教育改变为语文信息处理式教育,可以把单一由教师讲的信息渠道的教学体系,改变成为课内课外信息渠道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进行必要的辅导。

关于考试常规,可以增加“学生自测”的常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有教师考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现代语文教学,不仅有教师考学生,也有师生合作命题测试。更有学生“自测”,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教学常规与教学规律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有其特殊的规律。语文教学常规遵循这些规律,而这些规律也必然制约着语文教学常规。

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东西,教学常规是根据教学规律提出行动的要求,它不直接取决于规律,而直接取决于对教学规律的主观认识。由于主观上对客观规律认识的不同,在同一条规律面前,也可能提出不同的教学常规要求。

人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几年来,经过广大语文教改的有识之士的积极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成果。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上有这样四条基本规律: 1、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规律; 2、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统一的规律;

3、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规律;

4、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活动互相促进的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提出如下的语文教学常规: 1、听说读写必须全面训练,不可偏废。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分析文章必须把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统一起来,加强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 3、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重视思维训练。

4、结合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外语文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