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来源:二三娱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作者:谢贻强

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2期

摘要:师生互动存在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学效果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解析了师生互动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过程,并对体育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模式和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构建能够反映和指导实践的师生互动观,为体育教学和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师生互动体育教学师生互动观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和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体育课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教育教学观点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重心从单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向合作学习转变,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心理沟通,强调师生间,同学间一种平等共生的人际关系。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

互动(Interaction)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形体等符号进行的交互活动。课堂师生互动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实现师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人格,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根据教育社会学的互动论观点,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师生互动是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动态展示,即师生通过信息传递和交流,达到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点

(一)课堂师生互动具有双向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离开了任何一方,教学活动都不能展开,即所谓“教是为学而教,学乃从师而学”,所以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专门行为,在课堂情境中,既有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也有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课堂师生互动具有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特征: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心理成熟度和经验丰富度等因素使得教师在互动中具有主导者的地位;教学目标的实现,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都要从学生中体现出来,学生是互动的主体。

(三)课堂师生互动非智力因素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情感是互动的重要内容,兴趣,动机,爱好等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互动的效果。

(四)师生互动中非语言行为作用显著:由于体育本身的特点,非语言交流或互动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影响着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三、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过程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来实现的。所以,体育教学中的交往与互动是师生间利用一定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将体育教学内容,师生双方的情感、态度、意见等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就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信息交流而言,体育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互动主体均是信息传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信息为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情感,态度等),媒体为语言,动作,表情,体态。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媒介

(语言 动作 表情 体态) 接收者 (学生或教师) 信息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情感,态度) 传送者 (教师或学生)

图1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过程 四、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通过研究,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与相互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依据这种理论,课堂师生互动可建立以下几种沟通模式。 (一)双向沟通模式(图2):

指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的双向交流,可用于指导教学,师生的双向沟通表现为:体育教师多倾向于教学语言,体态语言等交往手段向学生讲述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灌输观念及态度,同时也关心和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某些反应或要求。这种沟通方式传递的信息量大,速度快,但它只注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和信息沟通,而忽视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师

(二)多向沟通模式(图3):

指教师跟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也有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或指导的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学效果较好。师生之间的多向沟通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双向的,不仅教师的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而且学生的信息来源也是多渠道的,既来自教师又来自同伴。它是一种师生交往相结合而形成的沟通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时机选择不同的互通模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必须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需求与学习水平,作为选择课堂教学决策的依据,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要积极与教师沟通,及时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问题反馈给老师。 师 师

图3 多 向 沟 通

五、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的束缚

教师所受的教育以及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教学重心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放到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 (二)课堂互动的程度问题

教学中只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等还没有引起重视,离最终形成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还有一定距离。 (三)评价体系的运用

现阶段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主要还是依据考试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情况,学生内部自我评价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限制了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六、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系统能动的主体要素,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焦点。传统教学论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论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代教学论则强调两者的有机结合。“师生互动观”的提出,是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结合起来的纽带,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出发点,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与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应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 [3]仲达,解祥梅.论体育课程与师生关系的变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