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本组选取《猴子种树》《波斯猫找快乐》《对症下药》和《找骆驼》四篇课文,从四个角度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真切地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组还安排了语文百花园三,包括“语海畅游”“读读背背”“能说会道”和“写话”。
课题 内容简说 《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成活猴子种树 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应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波斯猫找快乐 课文讲的是一只波斯猫向燕子、蜜蜂和青蛙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最后却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的故事。课文借这一故事告诉人们“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本文主要讲了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面对两个人相似的病情对症下药,让两个人很快恢复健康的故事,赞对症下药 美了华佗医术高明,告诉我们要针对事物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讲述了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分析和判断,终找骆驼 于使商人找到了骆驼,告诉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科学分析的好习惯。
1.认识5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和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1
1.认识5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8.《猴子种树》…………………………………………………………………………………………………2课时 9.《波斯猫找快乐》……………………………………………………………………………………………2课时 10.《对症下药》…………………………………………………………………………………………………2课时 11.《找骆驼》……………………………………………………………………………………………………2课时 语文百花园三……………………………………………………………………………………………………2课时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充分朗读,边读边思考,在朗读中,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语言积累。
8猴子种树
课题 猴子种树 课型 新授课 本文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可读性很强。作为导学案,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设计说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体会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识字、写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一、导入新课。水果?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用时:5分栽种了一棵梨树。(播放小猴课件) 钟) 2.板书课题。 1.交流讨论自己最爱吃的水果,以及水果是怎么来 的。 2.齐读课题。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丶”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 3.检查识字情况。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 (3)扩充词汇,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 (一)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交流识字情况,并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给生字组词。 4.开火车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二)1.分组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对于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三个句子比较读,明白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语言文字3 3.猴子种过什么树?听了哪些动物的话?
较难读,多读读。 3.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下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你有这个耐心吗?你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 的丰富多样。 1.整体观察本课中会写字的字形。注意: (1)形声字的分析与记忆。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三、巩固识字,重观察描摹。 写字。 2.指导书写。注意: (用时:15分拔:注意右边是“友”字加一点,而钟) 不是“发”字,最后一笔“、”不能漏掉。 将:左边是“丬”,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忄”。 3.指导学生临写,展评。 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运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通过自主识字,进一步掌握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上应该运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会学生识教学反思 字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相互交流,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3.临写,展评。 写方法。 2.认真听老师讲解的书形,记忆识字。 1.观察本课会写字的字4.写一写下列生字的笔顺。 短: 肥: 拔: 将:
5.抄写生字。 拔 掉 将 施 肥 桃 种 短 1.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学习目标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锲而不舍,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4
教学环节 导案 1.复习导入。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开火车读生字,检验学生掌握知1.开火车读生字。复习课文。 识情况。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拔 掉 将 施 肥 桃 种 短 2.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1.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1.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 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2.学习2、3自然段,全班交什么表现? 流。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养成认真听他人发言的(1)指名分角色朗读。 好习惯,学习其他同学有感情地朗(2)总结这两种主要内容。 读。 3.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课件出(2)“猴哥”要读得快些,读示自学要求: 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1)默读第4~7自然段。画出小(1)猴子先后种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猴子想的话。 了 、 、
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2)想一想:小猴子一共改种了和 。 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哪几种树?结果怎样? 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3)你从小猴子的身上明白了什读。 么? 3.按要求自学4~7自然段,全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师指导朗读班交流,读重点句子,并在全班汇书上相应重点句子。 报,感受阅读的快乐。 4.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 4.说一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5.讨论: 5.回顾全文,明白道理,全班(1)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他交流。 应该怎么做才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杏 桃 ,桃 樱 。 5
6.读句子,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1)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 (2)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用时:20分钟) (2)猴子听了 、 和 的话改变了计划。 (3)我认为猴子错在 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了一些农谚,如梨 杏 ,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用时:10分钟) 四、放飞想象,1.自愿结合小组, 分配角色,准备表演。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1.小组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全班交流表演,并评价。 拓展思维。 看见了飞过来劝他。如果你是小猴子,(用时:5分会怎么说?怎么做? 钟) 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猴子种树》教学片段 ◆概括文章,品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生:讲了一只猴子种树的故事。 师:那他种成树了吗? 生:他什么树也没种成。 师:他为什么什么树也没种成呢?
生:他听了别人的话,一次又一次的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
师:对。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内容完整的说一遍,就是故事的内容了。谁愿意来试试把故事说完整?
6
阅读中,加强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习默读,为三年级的阅读做好过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看一看、读一读、画一画、找一找、想一想和说一说的活动来丰富情感体验,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中始终以“读”为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读中感悟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生:课文讲一只猴子听了别人的话后,一次又一次的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 师:你说的太棒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感悟语言的魅力。 (师指名学生读猴子与乌鸦的对话内容,然后出示课件。) 师:猴子为什么要拔掉梨树,改种杏树呢?
生:因为乌鸦说“梨五杏四”,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四年就能结果了。 师:对。乌鸦说的“猴哥,猴哥”应该怎么读? 生:应该读的短促,读的快些。 师:这表现了乌鸦什么样的心情? 生:表现了乌鸦急切的心情。
师:乌鸦说的两个问句又表现了什么,该怎么读呢? 生:表现了乌鸦对猴子的行为不理解,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猴子是怎么做的?该怎么读? 生1:也应该读的快些。
生2:因为猴子没有思考,就把梨树拔掉了,应该读的急促些。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猴子不假思考就这样做了,所以要读的急促些。我们来读一读吧!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