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4 讲 代理的概念、代理与相关概念区别
第二节 代理制度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代理的概念〔理解〕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 〔详见下页:代理关系图解〕
(图解)代理关系 〔二〕代理的特征
1. 代理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1) 民事法律行为:订立合约、履行债务等; 可代理的行(2) 准民事法律行为: 为 ①代理诉讼行为; ②某些财政、行政行为,如代理申请专利 (1) 不受法律调整的行为,如恋爱、交友; 不可代理的(2) 事实行为,如、创作; (3)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行为 的行为〔如立遗嘱、结婚等〕 2. 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 (链接)托付合约中,受托人可以以“托付人〞的名义,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约。如果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约,即隐名代理,也是代理的一种。
3.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向第三人作 意思表示。
4. 代理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三〕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理解〕
代理代表: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实施的行为=法人的行为 与代代理:法定代表人以外的人以法人名义实施的行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是两个独立的民表 事主体;
传达: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忠实地转述给对方当事人的事实行为〔并非意思表示〕。代理具体区别点: 与传1. 代理是独立的意思表示行为;传达是事实行为; 达 2. 代理人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传达人没有行为能力要求; 3. 身份行为不可代理,但可以借助传达人传达相关的意思表示 当事人代理涉及三方当事人: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托付只涉及双方当事人:托付不同 人、受托人 代理名义不代理人一般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行为; 与托同 受托人可以以托付人名义也可以以自己名义实施行为 付 事务不代理仅限于民事法律行为;托付不限于 同 名义不行纪人以自己名义,因而所订立的合约只约束行纪人和对方当事人;代理人一般以代理同 被代理人名义,因而代理人订立的合约法律效力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与行 是否有纪 行纪肯定是有偿的;代理未必 偿 〕。
(例题·单项选择题)〔2022 年〕依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以下选项中适用代理制度的是〔
A.缔结买卖合约 B.整理学术资料C.结婚 D.订立遗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得代理。如立遗嘱、结婚等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选项 B 是纯粹的事务X行为,不能代理。
(例题·单项选择题)〔2022 年〕依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以下关于传达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选项
是〔 〕。A.传达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意思表示 B.身份行为的意思表示可以传达C.单方意思表示不能传达 D.传达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A:传达的任务是忠实传递托付人的意思表示,传达人自己不进行意思表示。选项 B: 身份行为可以借助传达人传达相关的意思表示。选项 C:单方意思表示可以传达。选项 D:传达只需要将意思传给他人,不需要传达人有行为能力。比方甲想购置邻居老王的汽车,老王不在家,甲让老王 15 岁的儿子小王向其父传达购置汽车的意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