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

来源:二三娱乐
, 菊 2014年6月 University Educmion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思考 彭敏 楚雄675000)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摘要]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体现了动态变化的治疗思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疾病会变化,治疗也需 有变化。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该思考目前教材、教师、学生三者间各自的特点, 以及如何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之成为当前教学研究、改革中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中医学 教学思考【中图分类号]R一4 西医院校 [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1一o055一O2 [文献标识码]A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但是 课程结束后多数学生反映对中医学中讲授的知识印象 不深、难以理解,难以做到学以致用。问题的出现,作为 教师有必要结合学校的中医学教学实际进行分析,解决 问题。中医学的精髓“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体现了动态 变化的治疗思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疾病会变 化,治疗也需有变化。同理,笔者认为目前在西医院校中 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 该思考目前教材、教师、学生三者间各自的特点,以及如 何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以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学生 和脏腑辨证相联系,藏象介绍生理功能,脏腑辨证介绍 病理表现,教学和复习时正常与异常相比较,使知识精 炼,有理可寻,易理解掌握。 二、教师需把握好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激发学生 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教学重点,启发诱导学生,注 重实践操作。中医学是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人体脏 腑、器官组织的阴阳五行属性、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通 过观察外在的表象以认识判断人体内部的变化。it]阴阳 五行、整体观念以及辩证论治等理论和专业术语,是中 医基础理论中的重点,但初学者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设 计教学时,应结合讲授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 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之成为当前教学研究、改革 中的一项内容。 一、教材内容涵盖面广。需明确教学目标 在西医院校中,中医学教材内容涵盖面广,包括中 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以 及中医内科等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如此繁杂的课程内容 相对的是有限的课程学时,在有限的理论学时下(如我 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通过学生的自主探 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提高 校为36个学时),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要贪大求 全,面面俱到,应突出中医学中重点的内容以及学生感 自主学习的能力。嘲如:在讲辨证论治时,可先让学生结 合自身经历叙述表证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后,教师在分析 学生给出的各种答案时结合板书或幻灯片层次清楚的 呈现外感表证的临床表现、证型及治疗间的关系,临床 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客观,通 过本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达到:了解中医学的渊 源和目前发展状况;熟悉中医学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 表现分类列出后与证型及治疗之间用箭头标示,思路清 晰,内容简单易懂,同时又可在治法上引出同病异治的 概念。轻松地讲解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给学生留下 深刻印象。 虽然中医学内容已经很广泛,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 师应该结合中医药现在的发展情况补充中成药使用的 内容。在校短短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不可能达到 处方用药的学习结果,而且由于传统中药制剂自身的局 限性,近年来中成药的发展异常迅猛,无论中西医院都 和中医诊治方法,了解方药的基本知识,辩证使用中成 药,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 教会学生使用教材,因为课本的编排系统性、完整性及 逻辑性很强,教师的授课内容无法面面俱到。大学的教 学和学习与高中不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 过目录学生要知道哪些章节是教学重点教师会详细讲 解,哪些章节需要自己学习,哪些章节之间有知识的交 叉和延伸需前后联系学习,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 标,减轻对这门课程的恐惧感。比如藏象这节内容可以 在使用中成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11月 30日发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收稿时间]2014一O1—18 [作者简介】彭敏(1984一),女,云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医学。 55 彦 菊 药品目录》与2004年版的医保目录相比,中药产品种类 从823个扩大到了987个,数目提升19.9%,所占比重从 2004年的44.4%提升到45.9%。闭在这样的医疗背景下, 教会学生中成药的使用,可使学生在学完中医学后,应 用所学知识有效使用中成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虽 然中成药的剂型多、药品名多,但中成药的功能和我们 所学方剂是类似的,如益气养血、平肝解郁、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等,需谨记在选择中成药治疗时,无论外用还 是内服依然要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 激发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可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临床专业的学生是在第一个学期学习中医学,对于 以前未接触的新内容,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变被 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90后的学生 表现欲很强,不愿意听教师滔滔不绝的专业讲述。因此 在讲解绪论时,可介绍一些有趣的典故和著作,如“杏林 春暖”、“扁鹊斥秦王”、徐大椿的《用药如用兵论》等,这 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 理解和记忆。此外,在中医学的实践操作内容中,学生比 较感兴趣的是针灸和推拿部分,在进行针灸实践操作 时,我们可以选择四肢常用腧穴进行针刺,让学生自己 定位、针刺,感受酸、麻、沉、胀的针感。整个实践课中学 生主动积极,充满疑虑和惊喜,是学生反应最深刻的一 堂课。 三、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存在认识误区,需培养中医 思维 西医学专科类院校,多数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 弱,临床医学专业又以理科生居多,文科方面的知识相 对欠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不了解,有 些甚至闻所未闻。有部分学生看到阴阳五行等概念时, 会对中医学的认识产生误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针对 学生认识存在的误区及学生对中医药的感受进行讨论 和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学的发展史 证实了中医学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肯定了中医学的 科学性和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医 学界对天然药物的优越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西方正在 掀起一股回归自然的热潮,一些西方国家已开设有中医 学校,针灸已纳入医保范围,今后中西方医学交流必然 更加频繁。[41 中西医思维方法的差异成了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 一大难点。教师需在教学中,适度培养中医学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国古代先人对周围的事物,包涵 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及社会等进行广泛的 观察,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和方法,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治疗和 56 养生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经过了实践一认 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理 论体系阁,它侧重于从人体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动态性等 宏观的角度探析。西医学以实体结构为基础,借助科学 实验,侧重于将人体分解剖析,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甚 至从细胞、分子水平等微观角度研究。所以学生学习中 医学,不能用西医学的知识来理解。取象比类是中医学 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可结合自然环境来理解中医学中 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 凉、冬寒,人体脉象对应季节表现春弦、夏洪、秋浮、冬 沉;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气温温暖而湿润,人体腠理疏 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多山,气候寒冷干 燥,人体的腠理多致密,体格偏壮实。夏季多热病,冬季 多寒病。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在学习中医学望 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的同时,又有新的疑问出现,现在去 中医院看病也要做抽血等检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 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外,也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从不同 的角度来认识所教授的课程。中医学并非完美无缺,中 医学的发展也需要借鉴好的诊断方法。中西医学最基础 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以人体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去认 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以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 总之,在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实践中,首先,应从教 材课时、学生等因素出发,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保证教学 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要让学生对中医学有正确 的认识,同时教授学生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 自学和操作能力,改善远期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不断 总结教学经验,注重专业知识更新和加强教学修养,提 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 养出适合医学发展的人才。 [ 参考文献 ] [1]林殷.儒家文化与中医学[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3. [2]李伟,赵延奎,郭洪伟等.以问题为中心的开发式教学模 式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5):141—142. [3]佟子林,贾鑫.医保目录中三甲医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给 我们的启示[J].中国医药指南,2011(2):168. [4]陈健安.中医学在西医院校的教学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 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5):505—506. [5]李庆.中国文化中人的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6]杨超,单磊.关于医学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思考[J].大 学教育,2012(53:35. [责任编辑:陈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