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博览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6期 北方保护地黄瓜栽培技术 林岩 焦永香 董娟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七台河154600;。七台河市茄子河区铁山乡农业技术推J 。站) 摘要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防止黄瓜苦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北方保护地黄瓜栽培技术,以期为黄瓜的保护地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方保护地;黄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6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16—0056一叭 1 育苗 播前给苗床或营养钵浇透水,待水渗后在床面上撒1 层薄细土,随后播种、盖土,并扣紧棚膜、密闭保温。播后到 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8--30R2,可防苗床带的枯萎、灰霉、根 腐、菌核病等。出苗后至移苗前白天23-25qC,夜间15~ 18R2,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易 除弱苗、病苗。移苗后到缓苗前 温度在28-30 ̄C,夜间15-18qC,土温20-22R2,如遇阴天室 内温度比晴天要下降2 ̄3R2。缓苗后温度25qC左右。苗期为 了稳定土温,一般少浇水,采取覆细土保墒。定植前1周,进 行低温锻炼,使苗床温度接近棚室气温。 2选田和施基肥 因栽培季节和生育期的不同,各茬黄瓜对肥料的需求总 量也不一佯。生产上结合耕翻土地,基肥施腐熟有机肥45- 75t/hm 、草木灰600-1 500kg/hm。或磷酸二铵300kg/hm。。 3定植和田间管理 当1Ocm地温达15qC以上.平均气温超过18R2,早春黄 瓜苗龄为5-6片叶时,选晴天进行定植。移苗时不宜深栽, 以土坨略高于畦面为宜。夏、秋黄瓜,当苗龄达3-4片叶或 播后30-35d即可定苗。定植后,要保证棚温达到30R2左右, 温度低时要采取多层覆盖。定植1周内密闭大棚。缓苗后, 白天棚温控制在25 ̄C左右,夜间保持在15 ̄C左右。当白天 气温高于25℃时要进行通风,阴天放风,可放在中午,时间 短些,有利于降低棚内温度。黄瓜生长要求较高的湿度,一 般晴天白天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夜间不超过85%;阴 天白天在70%-80%,夜间85%-90%。湿度过高,叶片边缘会 产生水滴引起病害。因此,棚室绕水量不宜过大,以少浇、勤 浇为原则. 、缓苗或定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可降湿、提高土温,促 进根部生长。春、夏季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幼苗蒸腾量也较 大,不能过分蹲苗,应视苗情及时补充水分。伸蔓后,绑蔓时 注意除去侧蔓和卷须,对主蔓根瓜上中部侧蔓留1瓜2叶 摘心:侧蔓结果品种,在4-5片真叶时,摘心,留两侧蔓结 瓜。当所留的主、侧蔓长满架时,进行打顶。并除去病叶和老 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黄瓜根系浅,吸肥能力较弱,追肥采取“少量多次”和 “有机无机交替施用”。根瓜采收后,追人粪尿3 000-7 500 kg/hm 或施硫酸铵225-300kg/hm 及少量的过磷酸钙。其 收稿日期 2008-05—20 56 后,每采收1--2次果实,都要酌情补施肥料,盛果期还要增 加1%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2 ̄3 次,延长采收期。挂果期要保持畦面湿润,天气无雨时,每隔 7d浇1次小水或者在施肥后浇水,夏季浇水须在傍晚进行。 雌花坐果后8-lOd采收嫩果,及时采收有利于余下雌花结 果,还能保证果实风味清香,品质脆嫩。 4防止黄瓜苦昧 4.1选择适宜品种 栽培黄瓜品种除适宜保护地栽培之外,还应选用苦味 较轻的品种。 4.2避免氮素营养过剩 合理供应各种矿物质营养,避免偏施氮肥,施肥时氮磷 钾的科学比例是1:1:1。另外,不要忽略微量元素的追施。 4.3控苗时间不宜过长 棚室黄瓜不宜过度控水,否则易造成植侏体内水分过 于亏损,要合理浇水,促进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以减少葫 芦素C的形成.降低葫芦素C的浓度,防止黄瓜发苦。 4.4避免高温或低温寒害 棚室栽培黄瓜,由于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会引起物质代 谢紊乱,使黄瓜品质下降。早春大棚应加强保温及通风设施 的建设,避免高、低温的影响。 4.5保证光照充足 遇到阴雨天多时,光照不足,加之低温危害,黄瓜苦味 变浓。因此,早春棚室栽培黄瓜,要尽量采用无滴膜进行覆 盖,并注意冲洗棚膜上的尘灰,增加透光量。 4.6切忌中耕伤根 为提高地温,经常进行深中耕。但有时忽略了根系的不 断伸长,造成伤根较多,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减退,植株 营养状况不良,造成黄瓜品质下降。因此,在中耕松土时,切 忌伤害根系。 5病虫害防治 5.1霜霉病 发病时叶片边缘出现许多水渍状小斑点并很快形成黄 绿色或黄色的大病斑,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潮湿 时,上生灰褐色的霉层,以背面居多,严重时植株整个枯死。 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防治,每7d (下转第5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园艺博览 计划产量来确定施肥量;同时,应考虑到气候条件、品种与 6植株管理 6.1整枝 堡 些 这 Q垒生箜!鱼塑 埴株的状况。根据土壤中原有的营养和各种肥料的当季利 有率,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三要素的总需量为:氰165kg/hm2、 磷85.5kg/hm2、钾165kg/hm2,折合成硫酸铵825kg/hm2(尿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双蔓整枝和三蔓整枝。双蔓是留1 主1副枝,三蔓是留1主2副枝,其余侧蔓全部摘除。 6.2压蔓 素360kg/hm2)、过磷酸钙720 kg/hm2、硫酸钾330kg/hm 。 5.3追肥 山区土壤湿度大,压蔓易发生烂茎。因此采用理蔓或者 铺草的方法,把瓜蔓均匀分布于畦面进而固定下来。 6.3果实管理 当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把他的方向位置理顺摆好.使 追肥总的原则是轻施提苗肥,巧施出藤肥,重施结果 肥。两瓜苗期根系分布范围小,对于深层的迟效肥难以吸收 利用,应补施速效肥以促进生长。伸蔓以后,生长速度加快, 对养分的需要量增加,此期追肥可促进瓜蔓的生长。结果期 之能顺利发育膨大。 由于根系的吸收能力降低,可采用根外施肥来补充植株的营 7坐果与采收 养,常用0.2%~0.3%尿素、0.4%~0.5%硫酸钾、0.3%磷酸二氢 7.1促进坐果 钾与乐果、托布津等酸性农药混用,或1%的过磷酸浸出液 无籽西瓜的雄花不孕,不能用自身的花粉授粉.而必须 与碱性农药混用。根外施肥应严格掌握浓度,同时注意避免 混植普通西瓜,以提供可孕花粉进行自然授粉或者人工授 在强烈阳光下施用 粉,授粉品种应选择与无籽西瓜皮色不同的品种。授粉品种 5.4灌水 的配置方法,自然授粉可按比例隔行种植,无籽两瓜与授粉 山区西瓜栽培以排水为主。前期结合施肥浇稀薄人粪 品种的比例是4:1。授粉品种的生育较早,应比无籽两瓜推 尿。5月中、下旬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植株生长,并易诱 迟1周播种。 发病毒病的发生,应适量浇水以增加土壤湿度和近地面的 7.2采收 空气湿度,必要时连浇几次,以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果实膨 无籽两瓜因坐果节位、坐果期不同,果实间成熟度不 大期正处于梅雨期,仍以排水为主。伏旱期应行沟灌.但水 一,应分次陆续采收,采收的成熟度还应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量不应漫过畦面,水在沟中不能停留过长,应在傍晚和清晨 如当地供应可采9成熟的瓜,于当目或次日供应市场:运销 地凉水凉时灌水,避免高温伤根。 外地的可采收7~8成熟的瓜。 ・—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 (上接第54页) 类,每隔15 ̄20d左右喷1次药,~直到8月上句.共喷4~6 的充分积累。红富士果实生长发育期长,采收期一般以盛花 次;对粗皮病,可采取降低土壤酸度,施用石灰,加深根系分 后170 ̄180d为宜,在北方即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另 布,促进树体健壮,避免过干或过湿等措施进行防治。对先 外,为促进果实着色,还可采取摘除遮光叶,转动果实改变 端枯死或产生龟裂严重的病枝,通过修剪以新枝代之;防止 见光面,地面覆盖银灰色反光膜等措施。 抽条、冻害的关键是控制秋季生长,促使枝条充实,增强越 (4)配置授粉品种,搞好人工授粉,实行果园放蜂。适于 冬性。在6月上、中旬,喷施500 ̄1 O00mg/L的多效唑,具有 红富士苹果的授粉品种有元帅系、金帅、青香蕉、国光等。配 明显效果,并可促进花芽形成。 置方式,可每4~6行栽植1行授粉品种。在授粉品种缺乏或 3参考文献 花期天气不良时,应进行人工授粉。果园放蜂可明显提高坐 【1】王国富名优苹果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1马绍伟,董中强.苹果丰产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果率,一般每3 500m 放1箱蜂即可。放蜂期间切忌喷药。阴 【3】李光展,张潞生,王茂兴.苹果优质稳定高效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 雨天放蜂效果不好要配合人工授粉。 出版社.1996. (5)采取综合技术,增加榭体营养。对症下药防治轮纹 【4】徐胜利,李新民,陈小春,等.红富士苹果叶幕光照分布特性与产量 品质关系研究 山西果树,2000(3):17—18. 病,因幼果期抗病菌扩展而不抗侵染,后期果实抗病菌侵染 【5】孙建设,马宝琨,章文才.富士苹果果皮色泽形成的需光特性研究 而不抗扩展,故喷药防治重点应在前期。生长期可于落花后 园艺学报,2000,13(1):68—7(J. 【61马希满,杜纪壮,张建军,等.苹果壮旺幼树不同修剪方法实验 中 1{ ̄15d左右开始喷第1次药,以后视降雨次数多少和用药种 国果树.1994(1):95—96 (上接第56页1 该病在幼苗、叶片、茎蔓和瓜条上都会发生。发病时,病 1次,连续4 ̄5次,即可控制。 部呈暗绿色水渍状,潮湿情况下,发生软腐并伴有一定的腥 5.2枯萎病 臭味,茎蔓受害后,植株很快枯死。该病用药强调及时.常用 多发生在成株期,发病株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几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天后萎蔫枯死,茎部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红色 500倍液交替使用3 ̄4次,即可控制蔓延。 霉状物。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 5.4瓜蚜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0.5k2。 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 ̄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 5.3疫病 乳油2 000 ̄3 000倍液喷雾,喷在叶片的背面和嫩茎新叶处。 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