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优秀教案

来源:二三娱乐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课时)

第一课时 根式

教案目标:1.理解n次方根、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正确运用根式运算性质和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培养学生认识、接受新事物和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教案重点:根式的概念、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 教案难点:根式概念和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教案方法:学导式 教案过程: (I)复习回顾 引例:填空

(1)anaa(nN*); a0=1(a0); ann个a1(a0,nN*) na (2)amanamn (m,n∈Z); (am)namn (m,n∈Z); (ab)nanbn (n∈Z) (3)9_____; -9_____; 0______ (4)(a)2_____(a0); a2________ (II)讲授新课

1 / 15

1.引入:

(1)填空(1),(2)复习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和运算性质(其中:因为amana可看作aman,所以amanamn可以归入性质amanamn;又因为()n可看作

bananaa,所以()n可以归入性质(ab)nanbn(n∈Z)),这是为下面学习分

bbmn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性质做准备。为了学习分数指数幂,先要学习n次根式(nN*)的概念。

(2)填空(3),(4)复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这两个概念。如:

22=4 ,(-2)2=4 2,-2叫4的平方根 23=8  2叫8的立方根;(-2)3=-8-2叫-8的立方根 25=32  2叫32的5次方根 … 2n=a 2叫a的n次方根 分析:若22=4,则2叫4的平方根;若23=8,2叫做8的立方根;若25=32,则2叫做32的5次方根,类似地,若2n=a,则2叫a的n次方根。由此,可有: 2.n次方根的定义:(板书)

一般地,如果xn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n th root),其中n1,且nN。 问题1:n次方根的定义给出了,x如何用a表示呢?xna是否正确? 分析过程:

例1.根据n次方根的概念,分别求出27的3次方根,-32的5次方根,a6的3次方根。(要求完整地叙述求解过程) 2 / 15

解:因为33=27,所以3是27的3次方根;因为(2)5=-32,所以-2是-32的5次方根;

因为(a2)3a6,所以a2是a6的3次方根。

结论1:当n为奇数时(跟立方根一样),有下列性质:正数的n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n次方根是负数,任何一个数的方根都是唯一的。此时,a的n次方根可表示为xna。

从而有:3273,5322,3a6a2

例2.根据n次方根的概念,分别求出16的4次方根,-81的4次方根。 解:因为2416,(2)416,所以2和-2是16的4次方根;

因为任何实数的4次方都是非负数,不会等于-81,所以-81没有4次方根。 结论2:当n为偶数时(跟平方根一样),有下列性质: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

na(a0) 且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n次方根。此时正数a的n次方根可表示为:

其中na表示a的正的n次方根,na表示a的负的n次方根。

例3.根据n次方根的概念,分别求出0的3次方根,0的4次方根。 解:因为不论n为奇数,还是偶数,都有0n=0,所以0的3次方根,0的4次方根均为0。

结论3:0的n次方根是0,记作n00,即na当a=0时也有意义。

3 / 15

这样,可在实数范围内,得到n次方根的性质: 3n次方根的性质:(板书)

nna,n2k1an叫根指数,a叫被 x(kN*)其中 叫根式,na,n2k开方数。

注意:根式是n次方根的一种表示形式,并且,由n次方根的定义,可得到根式的运算性质。

4.根式运算性质:(板书)

nn(a)a,即一个数先开方,再乘方(同次)①,结果仍为被开方数。

问题2:若对一个数先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又是什么?

例4:求3(2)3,525,434,(3)2 由所得结果,可有:(板书)

na,n为奇数;an

|a|,n为偶数性质的推导如下:

4 / 15

性质①推导过程: 当n为奇数时,xna,由xna得(na)na 当n为偶数时,xna,由xna得(na)na 综上所述,可知:(na)na 性质②推导过程: 当n为奇数时,由n次方根定义得:anan 当n为偶数时,由n次方根定义得:anan 则|a||nan|nan a,n为奇数nn(a)综上所述: |a|,n为偶数注意:性质②有一定变化,大家应重点掌握。 (III)例题讲解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32434 (4)(ab)2(a>b) (1)(-8)(2)(-10)(3)(3-)注意:根指数n为奇数的题目较易处理,要侧重于根指数n为偶数的运算。 (III)课堂练习:求下列各式的值

5 / 15

(1)532 (2)(3)4 (3)(23)2 (4)526 (IV)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能在理解根式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根式的运算性质解题。

(V)课后作业 1、书面作业: a.求下列各式的值

x1232(1)-27(2)a6(3)(-4)(4)() 3xb.书P82习题2.1 A组题第1题。 2、预习作业:

a.预习内容:课本P59—P62。 b.预习提纲:

(1)根式与分数指数幂有何关系?

(2)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推广后有何变化?

6 / 15

第二课时 分数指数幂

教案目标:

(一)教案知识点

1.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教案重点:

1.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案难点:

对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1.在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对根式的化简过程,注意发现并归纳其变形特点,进而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规律.

2.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进一步将其推广到实数范围内,但无须进行严格的推证,由此让学生体会发现规律,并由特殊推广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教案过程: (Ⅰ).复习回顾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学习了根式的运算性质.

7 / 15

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 (1)a·a=a(m,n∈Z) 根式运算性质 mnm+n(2)(a)=amnm·na,n为奇数(m,n∈Z) a a,n为偶数nnnn(3)(a·b)=a·b(n∈Z) n[师]对于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2),当a>0,m,n是分数时也成立.

(说明:对于这一点,课本采用了假设性质(2)对a>0,m,n是分数也成立这种方法,我认为不妨先推广了性质(2),为下一步利用根式运算性质推导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作准备.)

[师]对于根式的运算性质,大家要注意被开方数an的幂指数n与根式的根指数n的一致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子:当a>0时 323①a5105(a)aa 123252105②a3123(a)aa 23323434③a(a)a ④a(a)a 12212[师]上述推导过程主要利用了根式的运算性质,例子③、④、⑤用到了推广的

8 / 15

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2).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Ⅱ).讲授新课

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mnanam (a>0,m,n∈N*,且n>1)

[师]大家要注意两点,一是分数指数幂是根式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二是根式与分数指数幂可以进行互化.

另外,我们还要对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和0的分数指数幂作如下规定. 2.规定(板书) (2)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3)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师]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当a>0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有理指数幂也同样适用.即对于任意有理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3.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板书) (1)ar·as=ar+s (a>0,r,s∈Q) (2)(ar)s=ar·s (a>0,r,s∈Q) (3)(a·b)r=ar·br (a>0,b>0,r∈Q) (1)amn1amn (a>0,m,n∈N*,且n>1) 9 / 15

[师]说明:若a>0,P是一个无理数,则aP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有关概念和证明在本书从略.

这一说明是为下一小节学习指数函数作铺垫.接下来,大家通过例题来熟悉一下本节的内容. 4.例题讲解

例2 求值: 8,100231213164,(),(). 4813分析:此题主要运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323323解:8(2)212123224

100(10)21012()21011101()3(22)32(2)(3)2664 43316424(4)227()()()381338例3 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 a2a,a33a2,aa (式中a>0)

解:aaaaa2212212a a121133452a33a2a3a122312a323aa(aa)(a)a32

[师]为使大家进一步熟悉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与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我们来做一下练习题.

Ⅲ.课堂练习

10 / 15

课本P51练习

1.用根式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a>0)

15343523a,a,a15,a

解:a5a

34a4a3aa355a33a215a31a2

2332.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

(1)3x2 (2)4(ab)3(a+b>0) (3)3(mn)2 (4)(mn)4(m>n) (5)pq(p>0) (6) 2365m3m 解:(1)xx

3432(2)4(ab)(ab)

233(3)3(mn)2(mn)

12(4)(mn)(mn)=(m-n)2

411 / 15

(5)pq(p0)(pq)pqpq

6561526252352 (6)

m3mmm312m

523.求下列各式的值:

322333362252(1)25;(2)27;(3)();(4)()

449(5)819; (6)2331.5612

323232432解:(1)25(5)523233232253125

(2) 27(3)3333329

33626226226363216(3)()[()]()()3

49777343725252252(2)5353238()[()]()()()(4) 4222253125333(5) 814932434[(32)]231423124343231421232164343

23(33)4(3)(3)13141433363

1332663(6) 231.51223()(32)

212 / 15

233221113312131332(221613132)(333)131213163111236

236要求:学生板演练习,做完后老师讲评. (Ⅳ).课时小结

[师]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熟练运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Ⅴ).课后作业 (一)1.课本P53练习题

2.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分式(其中各式字母均为正数) (1)3a4a (2)aaa (3)3(ab)2 (4)4(ab)3 (5)3ab2a2b (6)4(a3b3)2 解:(1)3a4aaaa12112213141134a

12141811124878712(2) aaa[a(aa)]aaaa23a

(3) 3(ab)(ab)

342(4)4(ab)3(ab)

13(5)abab(abab)

3222213 / 15

(6)4(ab)(ab)(ab)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233232343132(1)2 ; (2)(126449)12; (3)10000341253) ;(4)(272解:(1)2(11)111112221211

164282282()87(2)()(2)()2()1

497787343434()4 (3)10000(10)4101030.001

2125353353353(3)59)(3)[()]()()2 (4)( 27333253222 4.用计算器求值(保留4位有效数字) 124311 (1)53 ;(2)3213;(3)732;(4)675;(5)832 ;(6)25·84 132312

解:(1)5=1.710(2)321=46.88(3)73

451234

=0.1170

(4)67=28.90(5)83=2.881(6)8

14 / 15

=0.08735

板书设计

分数指数幂 1.正分数指数幂意义 3.有理指数幂性质 mnanam(a>0,m,n∈N*,n>1) (1)ar·as=ar+s (2)(ar)s=ars (a>0,r,s∈Q) (3)(a·b)r=ar·ar (a>0,b>0,r∈Q) 2.规定 4.例题 mn(1)a1amn [例1] (a>0,m,n∈N*,n>1), [例2] (2)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5.学生练习 (3)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