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 A. 结果加重犯 B. 想象竞合犯 C. 法规竞合犯 D. 转化犯
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 2.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其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销赃获利数千元。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自留地、责任田等地边田坎种植的零星树木5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A. 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B.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
C. 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 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3.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橇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A. 故意伤害罪 B. 正当防卫 C. 防卫不适时
D. 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4.对于一般主犯
A. 应当按照其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B. 应当按照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C. 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D. 应当按照其实行的全部犯罪处罚 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
5.李某系 A 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 2002 年 3 月 20 日 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 2 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油屉内 ( 末锁 ) 。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 2 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
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震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6.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背包。抢劫到背包后,忽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小学的一个同学,遂将背包还给被害人,并称自己在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构成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
7.甲在一豪宅院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3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怕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孩子带到异地以 4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 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B. 以绑架罪一罪处罚 C. 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 D. 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 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
8.某甲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将对方参与斗殴的某乙打成重伤 ,某甲的行为构成 A. 聚众斗殴罪 B. 过失致人重伤罪 C. 故意伤害罪
D.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9.甲到娱乐场所游玩时将卖淫女乙带到住所嫖宿。后乙告知了自己年龄未满14岁,事后,甲又带乙到住处嫖宿 。甲的行为属于 : A. 奸淫幼女罪 B. 强奸罪 C. 嫖宿幼女罪
D. 应受治安处罚的嫖娼行为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0.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 10 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 A. 罚金
B. 剥夺政治权利 C. 没收财产 D. 赔偿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1.某甲采取暴力方法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造成法院执行人员某乙重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 A. 妨害公务罪
B.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 故意伤害罪 D. 过失致人重伤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2.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60万元。之后,先后归还透支款35余元。尚差25万余元没有归还。至发案时止,甲某仍无法归还透支款。 A. 甲某构成诈骗罪 B. 甲某构成恶意透支罪 C. 甲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 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3.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种植的零星树木7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A. 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B.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 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 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4.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A. 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 B. 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C. 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D. 犯罪过程中
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
15.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 . A. 受贿罪 B. 贪污罪 C. 职务侵占罪 D. 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 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7.李某挪用扶贫款项给朋友做生意的行为构成 . A. 贪污罪 B. 挪用公款罪 C. 挪用特定款物罪 D. 滥用职权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8.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D. 人身危险性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9.判处之后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是 : A. 拘役 B. 管制 C. 有期徒刑 D. 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
20.甲为了逞威风,与乙的车在高速路上超车,造成乙的车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破坏交通工具罪
D.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得分:60
1.裴某尚在管制执行期间,裴某的下列哪些行为是违反管制规定的行为 A. 与他人合作写了一本《股市参与技巧》,使用化名出版 B. 悄悄回云南老家为父亲办理丧事
C. 家中经常去人,来去匆匆非常可疑,且从未报告 D. 每天买一摞报纸回家,不知在干什么 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
2.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 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
3.甲某是某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人员。起先,出于交情,给一些有毒瘾的朋友提供一些麻醉药品吸食注射。时间长了以后,甲某就拒绝提供了。一些有毒瘾的朋友开始给他送钱送物,求其搞点毒品。甲某则视所送钱物的价值大小,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麻醉品。经查证,甲某因此而收受的钱财价值达到30余万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 贩卖毒品罪 B. 受贿罪
C.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
正确答案:AD满分:3分得分:3 4.破坏交通工具罪中交通工具包括 。 A. 火车 B. 汽车 C. 船只 D. 航空器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5.甲将头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骗乙,让乙出卖“海洛因”,然后二入均分所得款项。乙出卖后获款 4000 元,但在未来得及分脏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关于本案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与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B.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 甲属于间接正犯
D.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BC满分:3分得分:3
6.虐待罪的对象是家庭成员。所谓家庭成员,是指基于( )在同一家庭中生活的成员 。. A. 血亲关系 B. 婚姻关系 C. 收养关系 D. 朋友关系
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
7.关于非法出版物问题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
B. 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C. 以牟利为目的,出版淫秽物品的,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D. 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8.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 有 A.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 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的
C.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D. 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正确答案:ACD满分:3分得分:3 9.故意杀人罪说法正确的有 : A. 主体为一般主体
B. 年满14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主体 C. 主观出于故意
D. 必须年满16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才可以成为主体 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
10.关于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说法正确的有
A. 主体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直接责任人员 B. 主观上是过失
C. 客观上行为人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不及时报告也不采取措施 D. 客体是公共的安全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1.必须发生一定的结果才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 A. 放火罪 B. 盗窃罪 C. 故意杀人罪 D. 诈骗罪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2.聚众哄抢罪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该罪为必要共犯 B. 主观上为直接故意
C. 必须要较大数额才构成犯罪
D. 客体是国家的所有权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3.关于教唆犯的处罚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 B. 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加重处罚
C.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既可能按照主犯处罚,也可能按照从犯处罚 正确答案:CD满分:3分得分:3 14.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 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的
C.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D. 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正确答案:ACD满分:3分得分:3
15.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 A. 甲为杀人并李某委托购买毒药并告知其目的,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2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后见被害人可怜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数刀后离开现场。数小时后,丙为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而对其投毒,李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鉴定,即使不送到医院,李也不会
正确答案:BCD满分:3分得分:3
16.关于教唆犯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B. 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加重处罚
C.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既可能按照主犯处罚,也可能按照从犯处罚 正确答案:ACD满分:3分得分:3
17.根据15题陈述,设王某向李某索要财物,没有对李某的儿子下手,而是宴请李某,伺机将李某灌醉,后从李某携带的公文包里翻走现金5000元,则此种行为在下列几项犯罪中有哪种是可以排除的 A. 抢夺罪 B. 盗窃罪 C. 抢劫罪 D. 诈骗罪
正确答案:ABD满分:3分得分:3
18.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 间接故意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BCD满分:3分得分:3
19.拐卖妇女 、儿童与绑架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 是否采取了绑架手段 B. 侵害的对象不同 C. 主观目的不同 D. 后续行为不同
正确答案:BCD满分:3分得分:3 20.虐待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主体为特殊主体 B. 主体为一般主体 C. 主观方面为故意
D. 客观表现为经常性的对被害人进行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情节恶 劣的行为
正确答案:ACD满分:3分得分:3
-END-
-EN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