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
【经典例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两个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B.甲实验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C.乙实验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D.甲、乙实验只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__________性。
⑶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3.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如下图:
图一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并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水中白磷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可燃物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存在才能燃烧。
燃烧除了以上两个条件外,最重要的条件是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请在图二实验中增加对比实验加以说明。该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4.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结果发现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也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对实验加以改进,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磷为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
240℃,燃烧后都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⑴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教材设计了如图①的探究实验。实验时观察到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的白磷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花对上图①装置做了如图②改进,你认为小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⑴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白磷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你认为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通过上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可以探究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较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⑴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⑶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__;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9.解释下列图示实验中容器内水的主要作用: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探究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
是什么?下面请你根据提供的物质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玻璃杯、镊子、水、酒精、小木条、煤块、棉花球等。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图书馆图书着火时,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厨房液化气泄露引起火灾时,应开窗通风换气C.油井着火时,应设法降低油的着火点D.电器设备着火时,应立即用冷水浇灭
12.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
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3.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
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14.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小孩外无一生
还。这三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卧在地上爬行。他们逃生是利用了( )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处有毒气体比较少
1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