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2期 创新与创业教育 、,ol-3 NO.2 2012年4月 CHUANGXIN YU CHUANGYE JLA0YU Apr.2012 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段华洽,笪丽芳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 30601) [摘要] 创业教育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全国高校迅速开展起来,创业教育成果也随之不断涌现,然而大 多数高校在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成果评估体系方面还有待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应立足于当前创业教育 成果评估研究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标准和评估办法。 [关键词] 创业教育成果:评估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2—0003—04 “创业教育是高校创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最后围绕初步方案,借鉴了其他教育评估方法模 分,它通过对在校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进 式和权威机构的实践思路,以高校创业教育的直 行应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 接成果和间接成果为主线,确立了本次评估指标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培养创新人 体系的5个一级评估指标、10个二级评估指标及 才的有效途径。”t1 3 ̄j业教育既要有深层次的创 45项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业理论指导和创业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倾向于 二、评价方法的确定 开发潜能、把握机遇和个性教育的创业基础素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质培养,加强创业精神和技能培养,从而实践 1.德尔菲法 高校创业教育理论成果。由此我们可以推出, 德尔菲法即专家评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高校创业教育成果”,既包含了创业教育过程 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一批对所研究课题 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体系、方法和丰富的教育资 有深入了解的学者,请他们独立地对评价指标 源,我们称之为“直接成果”;又表现为创业教 赋予权重,之后把所有意见集中起来,求出各 育实施后受教育者个人收获及其创业实践成 指标均值与方差。因各学者对各指标的重要程 果,我们称之为“间接成果”。高校创业教育的 度认识不一致,所赋权重亦有差异,通过均值 “直接结果”包括高校创业教育机构、创业课 与方差分析,即可观察到各种意见的集中和离 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体系、创业教育师资队 散程度。 伍、创业教育环境、创业基地等六个方面;而 2.层次分析法 高校创业教育的“间接结果”包括创业计划书、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简称AHP) 创业人才、创业教育成果的市场效益、创业教 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萨第(T.L.Saaty) 育成果的经济效用等四个方面。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该方法将影响被评价对象的各种因素根据相互作 本文采用实证法和调查法,并在征求了一些 用和隶属关系划分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 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者以及 按照对一定现实的主观判断,两两比较相对于上 部分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评估创业教 一层次的下一层次中的因素,之后经过数学计算 育成果的一系列关键要素。然后采取个别访谈或 和检验,取得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 座谈会的形式听取了安徽高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 权重,并进行排序。 对这些关键要素的意见,经整理后形成初步方案。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收稿日期]2011-11-16:[修回日期]2011-12—22 [基金项目]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101创业实验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段华洽(1954.),男,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笪丽芳(1989.),女,安徽大学管理学 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4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年第3卷第2期 表1 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0 一级指标A(模块层) 二级指标 (要素层) 三级指标C(因素层) 高 校 创 业 教 育 成 果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创业知识课程开设率cl 创业技能课程开设率 课程体系 B1 其他学科课程开设率c| 模拟实践课程开设率a 创业教育课程 1 模拟实践课程的学生参与率G 专家教授的授课时数cl 成功创业企业家的授课时数 教学方法 B2 案例教学的课时数c3 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比例 以创业计划、调研报告作为成绩的课程比例G 有工作经验者所占比例C1 人才背景 B 9 家庭经营企业的学生所占比例 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占全校学生的比例c3 创业人才 A5 参加各类创业比赛的学生数量占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比例Cl 获得各类创业比赛奖励的学生占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比例 人才情况 B10 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创新成果的增加率G 接受创业教育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占在校毕业生数量的比例a 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与未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的平均收入比率G 理论研究 段华洽,笪丽芳: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5 本章结合AHP法与德尔菲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1.填写AHP调查表 本文通过邀请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专家,如 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相关领导、教师、 专家、学生及创业者等填写AHP调查表,从不同 角度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各因素权重进行判断, 以期使最终的权值更具科学性。调查表主要是采 用萨第教授创造的标度表构成判断矩阵,如表2 所示。 表2判断矩阵图 用判断矩阵表示在上一层次的权属范围内, 本层次内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其计分标度分 1-9级,如表3所示。 表3判断矩阵的标度及含义 标度 含义(两个因素相比) 两个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 一个比另一个稍微重要 一个比另一个明显重要 一个比另一个非常重要 一个比另一个极端重要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故而,根据专家的意见,参照判断矩阵的标 度,比较各因素间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得出判断 矩阵。Lt-, ̄tn,模块层因素间的相互重要性关系构 成了如表4所示的判断矩阵。 2.计算指标称重 计算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并检验一致性确定 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是层次分析法中的 关键环节。 表4模块层判断矩阵 创业教 创业 创业教 创业实 创业 目标 层O 育课程 师资 育环境 践成果 人才 A1 A 2 A 3 4 A S l 1/2 1/3 1/5 1/7 2 l 1/2 1/3 1/5 3 2 1 l/2 1/4 4 3 2 1 1,2 5 5 4 2 l 第一步,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权重计算,2 , 4 如对模块层A对目标层D的重要性为:l 3 5 7 9 6 、 8 第二步,一致性检验。由于判断矩阵中的每 个因素是综合专家的经验判断得到的,难免会出 现错误。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主观判断的失误,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查,以核实其正确 性。检验方法是使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 , 当CR值小于0.1时,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即 权重计算正确。其中,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 标,计算公式为CI=( max.,1)/( .1),RI为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萨特给出了具体的对应值, 见表5。 表5 1 ̄9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 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砌 0.00 0.00 O.58 O.90 1.12 1.24 1.32 1.41 1.45 于是,在模块层的判断矩阵D中,首先求得 O O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max, IYlax=4-",即 0 0 1 2 5 8 4 5 l 7 1 7 智 4 2算出判断矩阵D与矩阵中的各因素的指标权重 的乘积。OW的计算公式如下: 1 1/2 1/3 1/5 9 9 3 0 7 12 1 1/2 1/3 0 = 3 2 l l/2 5 3 2 1 7 5 4 2 所以,代入公式可得出: max=(0.2597/0.0514+0.4391/0.0872+0.8432/0.1 4 1 5+1.2903/0.2575+2.339 1/0.4624)/5=5.2234 由此可以算出CR=0.0499<0.10,故此判断 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根据以上方法,继续对要素层及其下一层次 的各因素层的指标及检验值进行计算,得出以下 结果(见表 7)。 3.计算各三级评估指标的总权重 经过以上模块层、要素层及因素层的判断矩 阵运算,可以确定最底层即三级指标在总目标中 的权重,结果见表7。 0 0 5 5 c粥 =; 2 3 6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年第3卷第2期 表7三级评估指标的总权重表 (三)指标权重的应用 问题能够及时更正,从而使高校创业教育最大程 度地发挥其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促进创业型国家 发展的重要作用。 (1)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初期有决策参考 作用。指标权重的设定,其直接意义就是明确各 指标在达成总目标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在 开展和实施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权重较 大的一些指标因素,比如表7中的创业人才在高 校创业教育成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要求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以培养创业人才为主要目标, 强调创业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注重为人才的自我 (3)在创业教育工作结束后,运用指标体系 和权重,定量测算出创业教育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从而可以明确高校创业教育水平,以待后期继续 发展而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l】杨宁.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J】.高教探索,1999(4):7-10. 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2)当创业教育开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运 用该指标体系对中期教育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确保高校创业教育按照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发现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