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作者:曲浩源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3期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基于此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如何通过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为了充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通过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着重提高教学导入的质量
教学导入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初始环节,因此教学导入的质量对于美术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丰富色彩,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小学生的思维快速带入课堂中来。其次,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设备的利用,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教学的形象性,通过视频和图画等对小学生的感官产生直接的刺激,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使教学导入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组织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带有较强趣味性的游戏。举个例子来说,在《太空里的植物》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没有涂上颜色的植物画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开始猜应该涂上什么颜色,学生肯定会有的说红色,有的说黄色,有的说白色,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在欢乐的氛围里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得小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来。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一般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具体来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谜语的方式来创设一种充满问题的教学情境,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景物写生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大自然的景物用衬布进行覆盖,然后让学生上前抚摸,然后猜测是什么景物,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景物特点的把握,提高学生的景物写生能力,而且还可以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充分运行多媒体设备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教师在《图文并茂》这一部分内容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类型的漫画,然后在漫画的下方展示不同的说明文字,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漫画对应的文字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带领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文字说明,学生是否能够明白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使学生真正理解到图文并茂的好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感受到小学美术的魅力。 三、注意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真正摸清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并保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人的内心都是渴望别人的积极评价的。具体来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多多予以鼓励,他们在得到老师的鼓励以后,肯定会增加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比较外向和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教师在予以鼓励和表扬的同时要注意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他们产生骄傲的情绪。而对于比较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勇于进取,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总而言之,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学生区别对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使用同样的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应当针对小学生的不同状况,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注意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合理的恰当的评价,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之中才能真正建立对美术的长久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当着重提高教学导入的质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意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亚丹.让故事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的催化剂[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10-111. [2]应祥明.让小学生在多彩的春天里快乐成长: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6):130,134. 编辑 谢尾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