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2期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1・ 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孙鲁痕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开始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工贸易产业。 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N ̄.x-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影响;对策 进人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 体对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而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面对 性金融风暴正在不断蔓延和深化,美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 的市场就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以2007年上半年为例,我 体相继陷入困境,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而对于人世7 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2757亿美元,对美国加工贸易出口 年,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中 总额为668.4万美元,对欧洲为541.5亿美元,对日本为 国来说,外需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我国经济 275.3亿美元,占总比例的53.8%(见表一),产品有陶瓷、 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加工贸易一直在我国的进出口结构中 纺织、服装、玩具、体育器材、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等,几乎涵 扮演重要角色,随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向实体经济 盖了全部的加工贸易产品。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 扩散,我国的加工贸易首先会受到严峻的考验。 2008年下半年开始,企业订单数量明显减少,并且呈现加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剧下滑态势。虽然从整体上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 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兀 方面: 出口的影响还不是特别严重,但是预计到明年一、二季度, (一)外需减弱,出口受阻。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 我国许多行业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电子组装等行 造成世界总需求量的减少,尤其是美日欧等发达消费经济 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表一2007上半年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市场情况① 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 、进口 主要市场 总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美国 755.4 17.1% 668.4 24.2% 87.1 5.3% 香港 647.5 14.9% 612.3 22.2% 35.2 2.1% 欧盟 631.5 14.3% 541.5 19.6% 9o.0 5.4% 日本 547.4 12.4% 275.3 1O% 272.1 16.5% 东盟 402.3 9.1% 185.9 6.7% 216.4 13.1% 韩国 356.6 8.1% l12.9 40.9% 243.7 14.8% 台湾省 356.3 8.1% 53.5 1.9% 3O2.8 18.3% (--)企业陷入困境,生产经营困难。2008年上半年, 企业生存形势严峻,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今年三季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风险增加;新劳动合同法实施, 度以来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出现了破产、停产、转产、转移等 劳动成本大幅提高;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企业成 情况。 本压力加大;国家出口退税调整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加工 (三)信心受挫,外商投资意愿低迷。我国加工贸易的 贸易等出口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到了下半年,金 投资主体以来自港澳、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盟等亚洲国 融风暴蔓延全球,国外市场需求急剧下降,造成出口产品价 家和地区的外商为主,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外 格大幅下跌,同时,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收汇风险,客户付 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贸易数量占全国加 款和赎单不积极,拖欠货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银行对 工贸易的比重分别为84%、10%和6%。受金融危机的影 放贷更为谨慎,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 响,一方面,外商投资意愿减弱,不少在谈项目已经中止或 增加。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属于规模小、产品附加值 延期签约,不少企业都采取了谨慎、等待的态度,招商引资 低,利润空间小的中小型企业,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的挤压, 难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目标消费市场如欧美市场需求 作者简介:孙鲁痕(1960~),贵州贵阳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处长兼学报主编,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22・ 经济学研究 2009年,第2期 减少,不少在华投资外商经营困难,撤资、破产等现象时有 发生,如10月15日中国最大玩具工厂“合俊”倒闭引起社 会高度关注。据广东对外贸易协会调查,在粤20%的外资 加工企业经营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也严重影响了外商 投资的信心,给加工贸易后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社会矛盾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加。金融风暴不断 蔓延深化,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逐渐显现,不少企业为持续 生存,采取了精减人员或让员工放长假等手段来降低管理 费用和人工成本,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由于需求减少引发的 连锁反应更为突出。无论是破产、倒闭,还是停产观望,由 此引发的劳资纠纷增多,沿海部分省市提前出现民工返乡 潮,给当地政府和社会带来了不小考验,随着金融危机在明 年的持续,各种矛盾将更加突出。 但是也应当看到,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加工贸 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外源性的世界性通胀得到缓 解,原材料价格下降,例如原油价格就由于市场不景气下降 了6o%,铜价从每吨6万多元跌到现在每吨3万多元,很多 化工材料大幅降价,这无疑会大大缓解JJIl'I贸易企业的成 本压力;其次,一些低附加值、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加工型企 业破产、转移对于沿海部分省市来说也是加工贸易转型升 级的好机会。 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它给我国加工贸易的更长 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明显地表 现出来。 二、我国加工贸易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措施 (一)调整政策方向,鼓励加工贸易发展。我国经济发 展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型阶段,此时,保持出口快速增长和就 业机会的增加是顺利实现转型的必要条件。而加工贸易对 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鉴于当前的 国际市场形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对前期出台的一系 列限制性政策的进行一些调整,研究出台鼓励性政策,引导 加工贸易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具体包 括以下领域:1.财政政策。设立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品 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由OEM向ODM、OBM发展;鼓励加 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展清洁生产; 2.资金政策。对于海关的加工贸易制度可以作出一些调 整,扩大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半实转”管理制度的范 围,让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展业务合同备案时,无须或者 少缴纳台账保证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在控制风险的同 时以适当方式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放贷,解决加工贸易企 业融资困难;3.税收政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提高对于一 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纺织业的出口退税;支持加工贸 易企业扩大内销市场,调整加工贸易产品内销补税政策,对 于采用进口料件的产成品内销,按照原材料和零部件而不 是产成品补税。 (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不 要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 本常识。长期以来,我市出口市场过份集中在美日欧等经 济体,回旋余地就小,也容易受到这些经济体波动的影响。 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可以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贸易、投资、 内需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从整体来 看,我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国家,长期以来用一条腿 走路,过分依靠外贸来带动就业和经济发展。因为国家保 障体制仍需完善,民众长期以来形成储蓄的习惯来防范各 种社会生活风险,内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成为了制约国家 经济发展的短板,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有很大的提升 空间,因此国内的消费需求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加工贸易 企业可以可以利用国家目前鼓励内需的政策,加大内销比 例,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非洲大 陆、南美大陆、中东、俄罗斯都大有可为。非洲资源矿产丰 富,生活物质资料匮乏,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市场;持 续四年多的石油价格大幅攀升,让中东富上加富,阿联酋的 迪拜是世界性的转口贸易自由港,辐射整个非洲和中东,其 市场容量之大难以估量;俄罗斯经济近年来重振雄风,,东 欧国家近年来政局趋于稳定,购买力早已今非昔比;南美国 家如巴西、阿根廷近些年也都经历了黄金发展期 。这些新 兴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 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 提高出口加工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特别需要支持企业发 展深加工结转业务,增强加工贸易的波及效应。在当前受 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少初级产品出口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深 加工最终出口,不仅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 加值,增 ̄ngl-汇收入,而且能扩大劳动就业,加快手册核 销;同时需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原材料本地化率。目前我国 的加工贸易大部分都是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而原材料本 地化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现在加工贸易大量进口和我国市场 上原材料过剩的矛盾,也可以通过打开市场从而拉动我国 原材料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外溢效 应。这既要求提高国产原材料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也 要求为国产料件提供与进口料件相竞争的公平合理的外部 环境。进口料件的“超国民待遇”严重影响了原材料本地 化战略。因为加工贸易企业实际上被鼓励从国外进口中间 投入品,原因在于国内的料件生产企业在国家税收政策上 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会继续对提高我 国加工贸易生产料件的本地化率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曲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对策[J].开放导报, 2008(5):49—51 [2].甑润赞.解析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轨迹[J].中国外汇,2007 (9):55—56 [3].施莹莹.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 业,2008(O9):124—126 [4].龚锋.李传志,本土化:提高我国加工贸易赢利能力[J].中国 国情国力,2007(o4):89—9O [5].金融风暴对郴州加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http://ehenzhou. mofcom.gov.en/.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