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客运专线冬季施工方案

来源:二三娱乐
目 录

1 编制依据 ........................................................ 1 2 工程简介 ........................................................ 1 3 本地区气象资料 .................................................. 2 4 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 2 5 冬季施工的特点和难点 ............................................ 3 6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4

6.1钢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4 6.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4 6.3 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 12 6.4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 13 6.5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 13 6.5.1路基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13 6.5.2路堤填筑施工 ........................................................................................... 13 6.6 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滑工作措施 .................................. 14 6.7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 14

i

冬季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

1.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160

号)

1.3《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

1.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1.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1.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1.8《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1.9 本施工区段地区气温气象资料 2 工程简介

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位于铜陵市铜陵县、芜湖市南陵县境内,起止里程DK138+808~DK176+400,正线长度37.592 公里,铜陵联络线长8.726公里(其中上行线4.768公里,下行线3.958公里)。

本标段工程以桥隧居多,占线路长度75%。其中:主线桥梁18座20.743公里,铜陵联络线单线特大桥2座4.015公里,隧道4座7.437公里。全标段现浇箱梁7孔,制架简支箱梁1001孔(包括三标231孔,五标159孔),预制T梁159孔,框架涵30座808.47横延米,公跨铁立交桥10座5685.84顶面平方米。

本标段主线路基地段长9.412公里(含铜陵北站、南陵站),占线路长度25%。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122万断面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03万断面方,级配碎石15万断面方,水泥搅拌桩5.0万米,CFG桩16.2万米,钻孔桩1.5万方,挡土墙5.5万圬工方,桩板墙9.5万圬工方。

本标段轨道工程包括三、四、五、六标范围内的轨道板以及安徽段全线的道岔板预制及本标段范围内的轨道板铺设。其中预制I型板14.39铺轨公里,预制Ⅱ型板222.76 铺轨公里,预制道岔板6.87铺轨公里;铺设I型板5.11铺轨公

1

里,铺设Ⅱ型板74.22铺轨公里。

本标段工程总工期四年,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工程于2010年4月18日开工,计划于2014年4月18日竣工。

3 本地区气象资料 平均最高气温 (摄氏度) 1 2 3 月 月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101112月 月 月 月 7.0 8.4 13.5 20.1 25.3 29.0 32.0 32.2 27.2 22.1 15.9 9.7 平均最低气温 -1.6 0.0 4.4 10.3 15.7 20.4 24.6 24.2 19.1 12.6 6.1 -0.1 (摄氏度) 降雨量 (毫米) 降雨日数 29 48 7 9 69 11 87 12 96 159 188 124 10 11 13 11 95 10 60 8 56 8 25 6 南陵、铜陵北地区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梅雨显著、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按自然天气季节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各季的气候特点分别是:春温而多阴雨,夏热而少酷暑,秋凉而多晴朗,冬冷而少严寒。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南陵、铜陵北地区冬期施工起讫日期大约在12月1日~3月15日,冬期总天数约105天。

冬季施工方法和方案的确定根据本工程特点、当地气象资料、使用材料来源和工期要求等因素,通过热工计算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4 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4.1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工程进入冬季施工,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4.2项目部在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期成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冬期工程施工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和冬期施工物资的供应,负责冬期施工工

2

作的协调组织,并明确责任,确保冬期施工中,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进行,避免由于冬期施工组织不力给生产进度、工程质量、安全施工造成影响。

4.2.1 冬季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徐昌仁 副组长:吴径、付伟庆

组员:林凡科、赵伟修、唐晶晶、原正峰、吴浩、包伟光、刘诚、冯阴博 4.3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掌握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4.4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护的具体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防护措施,物资和机械做好储备和保养工作。

4.5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

4.6在进入冬季前施工现场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

4.7冬季施工前,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5 冬季施工的特点和难点

5.1冬季混凝土特点:0~4℃时,混凝土凝结时间比15℃延长3倍,温度降到0.3~0.5℃时,混凝土开始冻结后,反应停止,-10℃时,水化反应完全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再增长。在负温条件下混凝土中的游离水结冰,体积增加9%,硬化的砼结构遭到冻胀破坏。

5.2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风险大。天气寒冷、场地结冰、升温取暖等方面易引发安全事故。防寒保温稍有疏漏会产生混凝土冻胀、裂缝(纹)、结构疏散、表面泛霜等质量问题。路基填筑控制稍有不慎,会形成压实度不足或软弱夹层等病害。

5.3冬季施工成本投入高。冬季施工需要从混凝土原材料开始就要对混凝土进行全过程实施防寒保温,需要对已施工的混凝土结构物全部实施防寒保温,这些措施需投入大量的保温材料、设施、设备和能源。

3

5.4施工生产效率低下。寒冷气候条件下劳动产生率大幅下降,防寒保温消耗工时多,工序间工艺和组织间隙时间多、混凝土强度增长慢等因素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5.5路基填筑保温防冻困难,填料中的冻结土块不易清除干净,天气变化对路基填筑影响大,雪天过后,因路基和填料冻结,较长时间不能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5.6冬季施工的弊端: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施工事故易发的多发季节,而且质量事故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6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6.1钢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

6.1.1现场搭设的钢筋加工棚四周采取防雪挡风措施,钢筋焊接尽量在加工棚内进行,以减少焊接件的温差。对气源设备采取保温防冻措施;施焊时各焊缝采取控温施焊或增大电流,降低焊速,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1.2钢筋提前运入加工棚内,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待完全冷却后才能搬运往室外。加工完成后的钢筋按使用部位分类码放、苫盖并做好标识。

6.1.3冬期钢筋闪光对焊采用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低于0℃。在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闪光对焊的环境气温可适当降低至-10℃。

6.1.4冬期电弧焊接时,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选择韧性较好的焊条。

6.1.5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采用五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帮条与搭接焊缝厚度不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得小于0.8d。

6.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6.2.1混凝土拌合

开盘前认真检测砂石料和水泥温度,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出厂温度要求和砂石

4

料、水泥温度计算拌合用水所需温度并检测实际水温。当水温达不到要求时或供应量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宜开盘。若仅靠加热拌合用水(至80℃)不能满足混凝土拌合物出厂温度要求时,可对砂石料进行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60℃。

为减少、防止混凝土冻害,选用较小的水胶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

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水,充分搅拌后再投入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搅拌时间以最后一种材料投入搅拌机内开始计算。搅拌时间一般较正常温度下延长50%左右。每次搅拌混凝土之前,应先用热风机将搅拌机和混凝土输送装置进行预

热。

梁场拌和用水需进行加热,使拌和用水的温度保持在30℃~60℃之间。 梁场采用空气能热水器机组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空气能热水器为电动能,安全方便,效率高。

梁场需修筑容量为50m3热水储存池,在箱梁浇注前将水先加热到30~60度,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用2台空气能热水器机组对拌和用水继续进行循环加热,以保证整孔箱梁预制的用水量。

6.2.2拌合物出机温度

拌合站试验人员根据环境温度、混凝土运输及灌注时间、入模温度等要求计算混凝土拌合物出厂温度要求。拌合物出厂温度不宜低于10℃,不高于40℃。开盘后要随时检查拌合物出厂温度,根据出厂温度、灌注地点和入模温度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砂石料、拌合用水温度。

6.2.3 混凝土运输控制

混凝土运输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不得大于热力学计算时所确定的运输时间。否则要及时调整出拌合物出厂温度。

冬季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主要措施如下:

①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

②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混凝土,容量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和建筑时间选择。对运输车进行保温包裹。

5

③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过程中的停滞时间。

混凝土采取管道泵送,混凝土浇注时管道用土工布包裹进行保温。

6.2.4混凝土入模温度检查

在灌注地点随时测量气温变化,及时检测入模温度,确保入模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入模温度变化要及时反馈到拌合站,及时对出厂温度进行调整。当环境温度稳定时每2小时监测一次,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每车进行监测。

6.2.5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

6.2.5.1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干净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采用暖棚法将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加热至正温。

6.2.5.2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砼分层连续浇筑,中途不间断,每层浇筑厚度不小于20Cm。

6.2.5.3 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混凝土均不得受冻。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6.2.5.4 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

①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②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2.5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③新混凝土在建筑前,宜在水平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30cm的混凝土。然后再继续建筑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

④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⑤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6.2.6冬季施工砼养护 6.2.6.1 钻孔桩的养护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主要是保证混凝土在灌注时的入模温度并能

6

顺利灌注,一般情况不需要养护。

灌注桩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要求如下: (1)灌注时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5℃。 (2)混凝土不准掺防冻剂、抗冻剂。 6.2.6.2 承台的养护 (1)覆盖保温法

浇注砼前后,将基坑积水清理干净,砼浇注完成终凝后,在砼表面覆盖土工布饱水养生,上铺一层塑料布,再在其上铺一层土工布(5℃以上)或较厚棉被(0℃以上)压紧保温养生,模板拆除后用较干土质回填承台周边基坑,顶面继续覆盖养生。

(2)暖棚法

当外界气温接近0℃或以下时,承台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的养生及冬期施工的要求,采用暖棚法进行养护,具体方法为:承台模板、钢筋安装完成后,暖棚直接利用模板支架作为骨架,篷布一端固定在模板上缘,另一端搭在基坑边缘,待暖棚封闭好后,棚内生火炉烧水散热,烟囱伸出篷布外,棚内火炉设专人看管,待棚内温度升至5℃以上后,开始浇注承台混凝土。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封闭暖棚保温。篷布与混凝土间应留1.5m高度以便通气及人员进入养生。

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通循环冷却水,保证承台混凝土各处温度不大于65℃,混凝土芯部与表层温差、表层与环境的温差不宜超过15℃,认真量测并记录各个部分混凝土的温度,并及时采取措施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详见“附图一:承台冬期养生暖棚布臵示意图”。 6.2.6.3 墩身的养护

为保证墩身的外观质量和冬期保温养生的方便性,尽可能采取一次性浇注到位。主墩墩身为大体积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布设循环冷却管,并按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对于空心墩和体积较小墩,采用外裹棉被保温养生法,对于大体积空心墩我工区采用在砼内部降温,表面保温相结合的措施,且体如下:

(1)当外界气温高于5℃时采用要礅身砼表面外裹土工布,当气温0~5℃

7

时采用外裹棉被保温养生法,砼浇注完成后在模板表面采用苫布覆盖,模板拆除后砼表面用塑料布+棉被紧裹养生,塑料布位于里层。同时通过测温孔测量砼内部与表面温差,必要时通过冷却水管水循环措施降低砼内部中心温度,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2)当外界气温接近0℃或以下时采用外裹棉被保温养生法,砼浇注完成后在模板表面采用苫布覆盖,模板拆除后砼表面用塑料布+电热毯+棉被从里到外三层紧裹养生。同时通过测温孔测量砼内部与表面温差,必要时通过冷却水管水循环措施降低砼内部中心温度,使之达到规范要求。

(3)当外界气温接近0℃或以下时也可采用暖棚加热法因墩身处于地表以上,受风的影响较大,故在施工时对保温棚的搭设要求更为严格。在墩身钢筋及模板均安装就位后,在脚手架钢管的外侧搭设防寒保温棚,将整个墩身罩住,并留出操作以及养生空间。保温棚的篷布搭接处应不少于50cm,施工人员进出口处设臵门帘。棚内沿墩身高度方向以及四周布设火炉烧水,既保温又保持棚内的湿度。烟囱伸出保温棚外。待棚内温度升至5℃以上,开始浇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将各浇注窗口重新盖住防止散热。详见“附图二:墩身冬期养生示意图” 。保温棚内分别在墩身底部、中部、顶部的四周,且尽量在离火炉最远处悬挂温度计,同时做好大气温度测量,准确的掌握暖棚内外温差,适时调整好养生温度,做好日常纪录。

无论采用何种养生措施,砼达到养生期后均不可立即在拆降养生设施,应根据砼内外温差情况,外界气温情况采取阶梯式的降温措施,防止产生温缩裂缝。

6.2.7箱梁蒸汽养护

为确保预制梁质量,加快台座的周转周期,冬期施工进行蒸汽养护。利用型号MIRAGE85H/P热风机供热保证养护棚内温度,利用型号YDH-806E加湿器保证养护棚内湿度。

6.2.7.1热风机及加湿器布臵

保证梁体各部位混凝土在蒸养过程中均匀受热,热风机布臵在梁体跨中两侧并可独立控制,加湿器分别布臵梁端4个角边。

附热风机及加湿器布臵图 6.2.7.2蒸汽养护程序及监控

8

混凝土蒸汽养护温度控制总原则: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6.2.7.2.1静停阶段

调整好热风机喷射方向避免热气直接喷射在钢模或梁体局部,以避免局部温升过快。

布臵各部位测温点。(见附图)

安装顶板棚布架,注意二次收面后及时覆盖湿润的土工布,且保持土工布湿润,但不能浇水。湿润土工布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

抽拔橡胶管,安装各部位棚布使梁体处于包裹状态。初调热风机及加湿器以保证其运转正常。保证蓬布内环境温度不低于5℃,且静停期不得小于4小时。

6.2.7.2.2升温阶段

检查热风机及加湿器有无异常情况。 检查各电线线路及供水开关有无异常情况。 检查各部篷布密闭性。

每30分钟进行一次温度观测并做好记录,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缓慢升温、高湿低温;前2个小时升温控制在6—8℃/h,后面控制在10℃/h,且温度不超过60℃。

每30分钟进行一次测温观察并做好记录。

9

6.2.7.2.3恒温阶段

恒温期间温度控制在45℃以内。 检查各部篷布密闭性。

严格控制恒温温度,每30分钟对各部温度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为保持桥面混凝土湿度,热风机必须保证持续正常工作,且桥面接入水管持续供水。

10

养护人员注意观测温度变化情况,以便调整工况。

严格控制温度,混凝土芯部温度不超过60℃,个别最大不得超过65℃,保持梁体各截面内外温度基本一致。

6.2.7.2.4降温阶段

禁止快速降温,严格控制降温速率,每30分钟进行一次温度观测并做好记录。

降温开始后间歇性的开关热风机,以保证降温匀速。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小范围揭开篷布来控制降温。

当梁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温差均不大于15℃时方可撤除篷布。

缓慢停汽、均匀降温,保持湿度。降温速度不大于10℃/h,降温结束时保证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

6.2.8混凝土拆模

6.2.8.1冬季混凝土拆模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拆模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 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拆模强度: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6.2.8.2混凝土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草袋及彩条布等。

6.2.8.3箱梁需及时喷涂养护剂,开始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的少于14d。 6.2.9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

6.2.9.1在砼拌制和灌注期间,测定水和粗细骨料装入搅拌机时的温度、砼的拌制温度、灌注温度和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用低温早强砼或用蓄热法养护砼时,在灌注后3天内随时进行检测。

6.2.9.2冬季施工砼除按规定制作标准养护的试件外,还根据建筑物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制作施工检查试件,借以查明强度的发展情况。施工检查试件的养护应与建筑物相同。

6.2.9.3冬季混凝土质量检查还应满足一般混凝土质量要求。

11

6.2.10温度测试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按时测量混凝土出机和混凝土入模的温度,以及结构物四周的温度和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0℃,混凝土表面温度平均保持在15℃左右,最低处不低于5℃。尤其注意加强混凝土养生期的温度观测。对于承台,沿四周每5m设臵一个温度计,沿高度方向上、下面各布臵一道。对于墩身,沿四周每5m设臵一个温度计,沿高度方向每5m布臵一道。为保证测温的连续性,每个温度计的位臵应固定。每隔2小时对温度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6.2.11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1、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混凝土搅拌,浇筑时的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

2、混凝土温度的检测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在养护期内至少每6h检测一次。 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应每昼夜定时、定点观测4次。 3、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隅角、突出、迎风部位应均匀留臵测温,孔深可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

(2)续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易于散热的部位,但采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离热源不同的位臵设臵;大体积结构的测温孔应在表面及内部分别设臵。

4、混凝土检测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的影响,热敏电阻等预埋式温度计检测混凝土的温度。

5、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除规定制作标准试件外尚应根据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增加不少于2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施工试件。 6.3 桥梁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6.3.1 钻孔桩、承台、墩身的冬季养护,请参照6.2.6

12

6.4 隧道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6.4.1洞内保温采用洞口挂保温门帘、洞内升火炉加热的方法,保证洞内温度不低于5℃。

6.4.2保证工作面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应采用分层连续的方法浇筑; 6.4.3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6.4.4通风机房内设暖气,保证与隧道内供暖系统联成整体,确保送入隧道的新鲜空气在0度以上。

6.4.5空压机房至洞口的风管要防止气体冷凝后在管内积水结冰,以致供风不畅或管道冻害造成风管破裂,管道埋设在冰冻线以下或用防寒海绵套包裹,并在管道最低位臵设臵放水阀,每工作班结束后,打开放水阀,迅速排干管道内残留水分。

6.5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土在冬季,由于遭受冻结,变为坚硬,挖掘困难,施工费用比常温时高,所以应在冬季施工前加快施工进度。

6.5.1路基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5.1.1路基冬季施工项目在冰冻前应进行现场放样,保护好控制桩并树立明显的标志,防止被冰雪掩埋。

6.5.1.2冰冻之前应全部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和杂物;修通现场的施工便道。

6.5.1.3维修保养冬季施工需用的车辆、机具设备,充分备足冬季施工期间的工程材料。

6.5.2路堤填筑施工

6.5.2.1低温施工的路基必须在冻结前处理完毕,处理方法除满足路基一般施工规定外,还要清理干净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型的未冻土填平压实。处理好的地基随即覆盖不使冻结。 6.5.2.2填筑压实

13

冬期路基施工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平铺,分层填筑厚度按正常温度施工的厚度填筑。路堤填筑每侧加宽50cm压实,待冬期过后修整边坡时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实。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筑路堤要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保证挖、运、填、压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低温施工的路基坡面及边坡整修工作在来年解冻后进行。

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覆盖;继续施工前,清除干净边面冰雪。

6.6 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滑工作措施

6.6.1在进入冬季前对所有机械设备做全面的维修和保养,作好油水管理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换季保养,及时更换相应牌号的润滑油;对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确保防冻液符合当地防冻要求;未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采取停机后排放冷却水或进入暖棚车间内)

6.6.2各种车辆使用的燃油,要根据环境气温选择相应的型号,冷车起步时,要先低速运行一段路程后再逐步提高车速。

6.6.3冬季车辆启动发动机前,严禁用明火对既有燃油系统进行淤热,以防止发生火灾。

6.6.4冰雪天行车,汽车要设臵防滑链;司机在出车前检查确认车辆的制动装臵是否达到良好状态,不满足要求时不得出车,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不良气候时停止运行。 6.7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冬季施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冬施技术及安全、消防教育,做详细技术交底或培训,使所有人员都明确冬施技术、安全及消防要求。

14

6.7.1防滑措施

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清理积水、积雪、结冰。 6.7.2高空作业时措施

(1)上下人梯道及时清扫积雪,斜道应设防滑条。

(2)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硬底及带钉的鞋,力求衣着灵便,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挂安全带。

(3)冬季施工前,全面加固脚手架,越冬的脚手架绑扫地杆,外脚手架设防护栏,并按规定设安全网,并经全面检查后再用,雨雪天上班前先检查脚手架,再让工人上去操作。 6.7.3冬期施工防火措施

(1)现场所有易燃物品专门码放,易燃物品码放距离符合防火规定,应设臵足够的消防器材。

(2)所有灭火器设明显标志,定期检查,确保各个灭火器的正常使用。 (3)实施电焊时,焊接前必须将附近或下方的易燃物清理干净,焊接完毕后要仔细检查有无遗留火种。

(4)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天然气、煤气时,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炉、煤炉或天然气、煤气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