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科病房护患沟通的技巧.

来源:二三娱乐


[ 10-02-06 15:31:00 ] 作者:陈霞 编辑:studa090420

【关键词】 护士 儿科患者 沟通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纠纷发生的原因,均与护患沟通不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微乎其微。为此,如何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

1 护士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1.1 护士与患儿的语言沟通技巧

1.1.1 与患儿初次见面的交谈 儿科护士与患儿第一次接触时,首先应作自我介绍,然后向患儿及家长介绍住院环境,疾病宣教,再询问患儿的一般情况,使患儿和家长明确你将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同时,在沟通开始时,护士应善于表达自己对患儿的关心,对患儿要使用合适的称呼。

1.1.2 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护士与患儿交谈时,要平视面对患儿,不要使用患儿不熟悉的医学术语和词语,说话清晰、简洁、确切,符合患儿的年龄。

1.1.3 不要说谎,做到言而有信 护士要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减轻患儿的痛苦。

1.1.4护患沟通的语言方式 我们应以知识和智慧去解开病人的心结。工作中与病

人进行语言交流要学会全神贯注倾听病人的意见,在注意语音、语速、语调的同时注重应用如下语言: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赞美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告知性语言、询问性语言、形体语言。

1.2 护士与患儿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1.2.1 文字图片沟通 制作色彩鲜艳、易于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发给患儿,也可将宣传册、入院须知、探陪作息制度等发给年长儿。

1.2.2 转移注意力 当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时,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一位高级执业护士给听诊器上挂了一个小小玩具熊,在给患儿检查耳道时让患儿帮助听心脏的声音,并告诉患儿当我看耳朵时,哪个小朋友最安静,就能听到美妙的音乐。患儿注意力在玩具熊上,检查时就容易很多。

1.2.3 接触 身体的接触能起到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还可缓解患儿的“皮肤饥饿”症状。特别是婴儿,在沐浴后、午睡后及晚睡前在病房一边播放优美的音乐,一边抚摸患儿的身体,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和智力的发育,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1.2.4 娴熟的技术操作水平 护士在为患儿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一针见血”或熟练地完成操作,可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使患儿对你更加信任。

1.2.5 游戏的技巧 可以给患儿一套玩具针筒或听诊器,让患儿玩医生看病的游戏,扮演医生或给病人打针的护士,以减轻恐惧心理。在空闲时间,也可以召集轻症、恢复期的患儿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给患儿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鼓励他们战胜疾病。

1.2.6 适当的学习辅导 对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患儿,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给患儿做适当的学习辅导。 [ 10-02-06 15:31:00 ] 作者:陈霞 编辑:studa090420

1.2.7 理解、接受并尊重患儿 12岁以后的儿童思维逐渐成熟,此期的患儿具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护士应用倾听的技巧,通过感情移入,表达对患儿的理解和接受。允许患儿参加疾病抉择,避免专制的做法和评判。在询问特殊病史、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应尊重患儿的隐私。

2 护士与儿科陪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2.1 首诊护士与陪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从接诊开始,护士就以微笑面对患儿及陪护人员,以亲切的话语介绍医院、科室的环境及规章制度、探视陪护制度,用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诱导、感染陪护人员,为他们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打下基础。

2.2 理解、同情、尊重陪护人员 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陪护人员的角度为他们着想。当陪护有生活不便时,主动伸手帮忙,将给护患沟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护患关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关系,平等与尊重是护士与陪护人员达到有效沟通的前提。护士在工作中应一视同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避免造成信息的歪曲与改变。

2.3 努力解决陪护人员对经济方面的担忧 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护士要耐心与陪护人员沟通,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及住院要求,对一次性交付住院押金有困难者,允许缓期缴纳。对少数确实有困难者也要及时救治,并汇报上级领导,力争减免部分医疗费

用,尽量减轻陪护人员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2.4 与病情危重患儿陪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首先,护士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以同情和积极的心态与陪护人员一起制定患儿的各项护理、治疗措施,以及解决临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答陪护人员的各种疑惑,关注患儿的病情发展;其次,做好陪护人员的心理疏导,与他们共同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为患儿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2.5 与心理不稳定型陪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首先平衡他们的心态,对他们发表的见解要理解、关心、尊重,允许他们全程参与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责任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耐心解释患儿的病情,细心观察,及时与陪护人员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他们对患儿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正确对待病情变化。

2.6 与过分溺爱型陪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首先,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以过硬的穿刺技术赢得患儿及陪护人员的信任与尊重。其次,用充满亲情的话语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与陪护人员沟通,努力与患儿的陪护人员达成共识。把掌握的理论和实践化作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一种智慧,把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理想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在护理过程中。

3 出院时的沟通技巧

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护士应耐心解释住院费用的各项清单,使陪护人员感觉到每一项费用都合理、满意,并诚恳地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查找护理人员与患儿陪护人员沟通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4 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家属的叙述,不要中途打断话题,对病人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不要搪塞应付,不懂的应请求医生或护士长解释;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不要讲与穿刺无关的内容,以避免穿刺不成功时家属认为是心不在焉而产生矛盾;避免强求家属接受自己的意见;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语言;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解释应与医生的意见一致,避免医护意见不统一,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