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教学总结4篇
小班教学总结 篇1
在忙忙碌碌中一学期很快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去年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孩子们马上要升中班,成为哥哥姐姐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有苦、有累、有烦、同时又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在这一学期中,我对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踏实地完成了这一学期的工作。现将我们这一学期的工作做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班级情况
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易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围绕这一纲要精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和其他两位老师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针对我班幼儿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二、教学工作方面
根据各阶段的目标及幼儿的兴趣、季节的特征,我们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活动,使其与领域活动相互渗透,互相补充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1)开展了各类主题活动。
如《地球家园》主题活动,主题是以地球妈妈我爱你,我要保护地球妈妈和地球妈妈生病了等几方面线索来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地球、热爱地球,培养幼儿养成保护家园的强烈意识。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使幼儿逐步学会关注周围生活,乐意亲近大自然,会欣赏自然界里美好的事物,感受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2)开展“庆六一”的文艺演出
丰富了幼儿的生活。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友好交往,,互助互爱。并分享彼此的快乐。 (3)教室环境的布置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老师们选择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同时为节省纸张,还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动手去制作,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三、卫生保健及常规教育 1、卫生保健
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因为我班幼儿刚入园,所以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一向也较为细致。我们老师每天都兢兢业业、细心、耐心的观察记录。如:晨检时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幼儿有不舒服现象及时通知家长,因小班幼儿还不能及时的表达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及表情及时了解她的要求。
2、常规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入厕、洗手喝水、等都有秩序的进行。此外,我们还教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过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科研工作
1、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开学初认真制定计划,日常结合结合对本班幼儿进行试验、观察、研究,期末认真分析。
3、积极参加并主动承担教学科研活动,通过学习、交流、观察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好教科研水平。 五、家长工作方面:
家长是我们与社会连接的直接窗口,他们关注着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本学期我们本着帮助家长消除一些顾虑,使他们能更好、更主动的配合教育的原则,对每个幼儿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使家长们直观的了解到了我班的教养工作的内容及幼儿的常规要求,同时也便于家长有目的的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高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时间利用率。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断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我们平时工作中注意了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我们利用电话与家长保持联系,还利用接送孩子时与家长交谈,了解在园在家的孩子的生活习惯。
主动与家长沟通,详细介绍本学期开展各项工作的意图,耐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让家长们全面深刻地了解本学期幼儿园班级老师工作目标及工作方法。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心愿,在以后的保教工作中,我们会随时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1、学习时间不足,今后还要抓紧时间读书学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2、这学期出现过幼儿在活动中受伤的现象,因此我要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绝对不能放松。 3、在教学当中还得努力探索教法,学习课件制作及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在与家长沟通方面还得加强。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是我们老师的心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随时的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小班教学总结 篇2
学校“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的实施又经历一个里程,近年来,我们树立了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我们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走小班化的改革之路,收到了一定的办学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优化教学的外在环境 1.校园布置
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我校这样性质的学校来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活动,我们经过多方考虑研究,把教室定位成“孩子们成功的学园、开心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 2、教室布置
教室的左面墙上安装了软木板,老师们将那里布置成评比栏或荣誉角、学习园地,学生优秀的作业包括写字、作文、数学、绘画、手工等等都展示出来,孩子们可以随时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各班教室后面还增加了图书柜,摆放着各种少儿读物,供学生阅览扩大视野;有的班还开辟了生物角,摆放着花草虫鱼,供学生观察增加生机……
小班教室的空间也给教师的办公方式带来了变化。为了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我们在教室里给教师安排了办公角,这样的安排明显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及时,师生关系也就更为融洽。教室里有了办公桌,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可以面批,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知识上的缺陷,并给予辅导,这样一来对学生更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无疑效果是明显的。
在环境的布置过程中,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格外融洽。可见,小班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除了以上教室等设施及布置所构成的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所形成的教学氛围及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 1 .师生关系的定位
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认识、相互间信息交流而形成的。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师生都是课程的资源,也是课程的建构者。因此我们要求每个老师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 小班的组织形式不同于大班,因此,无形间给师生彼此的认识提供了更多时空。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关心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教师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传递。 小班空间上的宽松是为了更大程度实现师生心理上的宽松。我们的班主任将自己的办公桌搬进了教室,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良好的教师形象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多年来,我们一直强化师德建设,我们提出的办学目标
之一是“让每个家长都感到满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学校办学一直稳步发展的基石。我们的老师以朋友、大姐姐等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有更多亲近感,甚至产生某种依恋。我们考虑到学校的性质,每个班级不但有班主任,还有副班主任,小班学生人数少,教师配备足,所以“教育的关照度”就高得多。 2.教学气氛的营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创设各种教学氛围,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时常会表现出满意、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也是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间优势,随时调节着课堂气氛。我们经常看到语文课、数学课以及其他学科课上,孩子们不拘一格尽兴表现的场面。课堂上孩子们或小组讨论,或即兴表演,而老师则穿行其中或参与、或点拨,灵活的教室布置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空间;老师亲切的话语,平等的姿态拉近了距离,课堂上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班的条件下能发挥得更突出。如采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创意练习、影视欣赏等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教学。
(三)优化课程的设置
小班化教学由于资源上的优势,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我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开设一些兴趣课程(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课程的实施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界限,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 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班教学总结 篇3
小班简洁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班化教学的应运而生,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学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大容班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小班化教学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本学期在领导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摸索着小班的教学之路。
1、在环境设置上力求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教室的环境设计是以适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的不在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让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摆放,经常变动,既有小组式的集中摆放,又有分散式
的摆放,在空间的上使学生感觉到不受约束,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其次,把讲台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局限于孩子中间和孩子之外。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台,因此教师应没有讲桌,拓宽教师的活动范围。其他电教、生活设施也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主导思想,让学生看着舒服,用着愉快。
2、教学力求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参与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新策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个别指导。
小班化教学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的“互助、合作”实际活动,师生互动,不断的转换师生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在此我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
时,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个别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学生,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3、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我还注意分析学生的个性,分析潜能没有发展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自己对自己不满,自己和自己“打架”在“打架”中不断发展自己。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那些成绩平平,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①、当小老师的习惯②、问的习惯③、记的习惯④、读书的习惯⑤、复习的习惯⑥、考自己的习惯⑦、检查的习惯⑧、时间运用的习惯。
2、对学生激励与批评并存 3、教学方法力求有新意 4、关注后劲生
小班化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致力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个人的独创和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在课堂教学的心理水平上,我们力求达到的是探究性理解水平和创造性水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较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在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小班化教育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保障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班教学总结 篇4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我们小班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模式,认真贯彻《纲要》的精神,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小班组每位成员努力进行探讨、研究、前进,在教研的能力与水平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树立正确教育观:
继续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以儿童为中心,以教研为先,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研形式:
立足本园,结合实际,本学期将继续以《纲要》工作为指南,围绕园务总目标,开展了“如何创设小班支持性环境”这一教研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形势,调动每位教师的教研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实施情况: 1、理论是基础:
理论学习是基础。在一开始确立“如何创设小班支持性环境”教研内容时,我们组成员都对“什么是支持性环境?”表示疑惑,于是大家在业余时间利用不同的渠道寻找到有关资料,对“支持性环境”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接着,我们便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而我也将外出学习到的相关内容和老师们一起分享。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组成员对于“什么是支持性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也为我们以后的教研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践是关键:
单单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小班组还通过“现场研讨会”的形式加深自己对“支持性环境”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里面,我们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这不仅体现在老师自身的教养方式和所创设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上,而且在环境和材料的提供上,更能体现出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支持。在“娃娃家”这个主题背景下,当时,虽然娃娃家的玩具没有到,但是甜甜班的老师们仍然想尽一切方法,寻找可替代的物品,为孩子们创设了他们最喜欢的娃娃家场景,里面的摆设以及内容的选择都顺应了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推动了孩子的发展。而乐乐班的老师,除了考虑到大环境以外,对于小环境的创设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喂娃娃吃饭”这个区角中,对于小年龄孩子来说生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配合不同层次孩子的不同发展,老师在提供材料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豆,有小的绿豆、赤豆,大的白扁豆、蚕豆等,而对于用具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有不同质感的勺子(塑料的、金属的)、筷子、镊子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能力进行选择,这完全体现了“支持性环境中材料的层次性”这一特点。
在支持性环境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到了环境材料的多样化。而我们小班组的老师在这方面也各具创意。例如在“学本领”主题活动中,原本我们所共同设计的“小小动物园”是让孩子用现有的木质积木为小动物搭建一个家,可是没想到,在后来我们相互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老师们除了运用已有的积木外,还将很多的废旧材料运用到里面去,比如甜甜班的老师将卷筒纸纸芯、养乐多塑料瓶、可乐瓶运用到里面。乐乐班的老师把月饼纸盒、蘑菇
面油瓶、各种类型的饮料瓶投放到里面,不同的材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触摸觉的发展,很好的体现了《纲要》中小班 幼儿的年龄特点。
空间的利用也是支持性环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司机》主题活动中,乐乐班的老师将窗台很好的利用起来,把幼儿搭建的房子放置在窗台边,然后老师贴上马路,通过创设一个小小的情景激发幼儿对小汽车的兴趣。而甜甜班的老师在《学本领》主题中,用一次性塑料杯所做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通过悬挂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又不乏美观。
四、反思及调整: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交流,我们教研组对于“如何创设小班支持性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但在这中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希望在下学期中我们以这些不足为重要研究对象,进一步加强对“如何创设小班支持性环境”进行探究。 1、缺少私密角。
2、在主题背景下,我们只注重教室内部的环境创设,而忽略了走廊的环境利用。
3、环境的创设中要以幼儿为主体,减少老师制作的痕迹。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最高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每一项工作,未来是很美好的,我们组仍将继续立足本职,踏踏实实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乘势而上,再创佳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