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电子经过汇集成束。具有高能量密度。它是利用电子枪中阴极所产生的电子在阴阳极间的高压(25-300kV)加速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至很高的速度(0.3-0.7倍光速),经透镜会聚作用后,形成密集的高速电子流。.电子束焊是用会聚的高速电子流轰击工件,将电子束动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实现焊接。电子束焊正因为它的高能量密度,焊接速度快,加热范围窄,
热影响区小,加热冷却速度极快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电子束加热过程贯穿整个焊接过程的始终,一切焊接物理化学过程都是在热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焊接温度场决定了焊接应力场和应变场,还与冶金、结晶、相变过程密不可分,使之成为影响焊接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电子束焊温度场进行研究,这也是进行焊接冶金分析、应力应变分析与对焊接过程进行控制的基础。
电子束焊接作为一种高能束加工方法,在生产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电子束焊温度场决定了焊接应力场和应变场,是影响焊接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电子束焊温度场模型,在分析了点热源、线热源模型的基础上,指出点热源模型仍是研宄焊接温度场的基础,同时介绍了其它几种考虑电子束小孔效应的温度场模型。讨论了计算温度场的热源模式,给出以高斯函数分布和双椭圆体能量密度分布的两种热源模式。列举了热物理参数、相变潜热、熔池流动等影响温度场的因素。认为基于解析解法的复杂性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值解法将在温度场研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电子束焊温度场模型对于焊接热过程的研究早在40年代就已经开始。Rosenthal分析了移动热源在固体中的热传导。之后,苏联的雷卡林又进行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如下的数学物理模型:
(1)热源集中于一点、一线或一面; (2)材料无论在何温度下都是固体,无相变; (3材料热物性参数不随温度变化;
(4焊接物体的几何尺寸是无限的。
然而这些都是系统性的论述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论述此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及其原理方法首先电子束焊热源模式焊接热过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立合理的热输入模式。在高能束焊中用于预测温度场的最广泛的模型是点热源和线源模型,尤其是点源模型是迄今为止焊接温度场分析的基础。但是电子束焊作为一种高能束焊与普通电弧焊有明显的不同。电子束焊中束孔的形成,使得焊接加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的的公式原理来源:
高斯分布热源模型
高斯函数的热流分布是一种比点热源更切实际的热源分部函数,应用广泛,它将热源按高斯函数在一定范围内分布,以往建立的许多温度场模型中都采用了高斯分布这种热源分布模式,其函数为[8]:q(r) = 3Q exp (—3r2/a2)Kaa)式中,(r)为半径r处的表面热流;为热流分布函数;Q为能量功率;r为距热源中心的距离。电子束功率并非总是满足高斯模式,有些研究者在高斯模式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增加电子束斑点加热中心区的比热流,相应改变加热边缘的比热流,同时保持热源输入的总能量与高斯模式相同。
随着世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焊接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在飞机制造领域,作为下一代飞机制造的主要连接方法,先进焊接技术替代铆接技术已经成为了趋势电子束焊接主要用于变速箱齿轮、行星齿轮框架、
后桥、汽缸、离合器、发动机增压器涡轮等部件的焊接目前各国在飞机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这几项技术。尤其在飞机制造领域,作为下一代飞机制造的主要连接方法,先进焊接技术替代铆接技术已经成为了趋势。首先是航空航天材料的革新。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化和高环境相容性是未来航空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飞机、太空船等使用要求的提高,飞机机体和发动机材料结构经历了4个阶段的发展,正在跨人第五阶段即机体材料结构为复合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钢结构(以复合材料为主)、发动机材料结构为高温合金、钛合金、钢、复合材料。飞机制造中采用了各种焊接技术。焊
接结构件在喷气发动机零部件总数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焊接的工作量已占发动机制造总工时的10%左右。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电子束焊接主要用于变速箱齿轮、行星齿轮框架、后桥、汽缸、离合器' 发动机增压器涡轮等部件的焊接。焊接热处理强化或冷作硬化的材料是接头的力学性能不发生变化。同时,可以焊接内部需保持真空度的密封件、靠近热敏元件的焊件、形状复杂且精密的零部件,也可以同时施焊具有两层或多层接头的焊件,这种接头层与层之间可以间隔几十毫米。激光焊技术主要用于车身拼焊、框架结构和零部件的焊件。激光拼焊是指在车身设计制造中,根据车身不同的设计和性能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的钢板,通过激光裁剪和拼装技术完成车身某一部位的制造。
焊接作为一种传统技术又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一方面,材料作为21时间的支柱巳显示出:5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即从黑色金属向有色金属变化;从金属材料向非金属材料变化;从结构材料向功能材料变化;从多维材料向低维材料变化;从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变化。新材料的连接对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先进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从信息化、集成化、系统化、柔性化等几个方面对焊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先进焊接技术将逐步实现上述要求,提升整个制造业水平。国外最早先将电子束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核心机部件的制造,如美洲虎攻击机的阿杜尔涡扇发动机钛合金压气机转子采用了7条环形电子束焊缝; 作为一种精密焊接工艺,电子束焊接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多种零部件的加丁.中,如飞机的结构件(起落架、框、腹鳍等)和发动机转子部件、燃烧室机匣髙压涡轮组件以及航空继电器及波纹管的焊接等。现在,电子束焊接技术已经成为大型飞机制造公司的标准配置,是制造飞机主、次承力结构件和机翼骨架的必选技术之一,也是衡量飞机制造水平的一把标尺。
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电子束焊的理论建模以解析模型居多,这些模型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假设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电子束焊熔池的热力学、动力学特性。尽管如此,因热物性参数实际是温度的函数,是一个高度非线性问题,解析求解常常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解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地重视,它对实际问题有很大的适应性,一般稍复杂的热传导问题,几乎都是通过数值解法求解。许多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发成功,使有限元方法在温度场计算日益增多,但需对它们进行二次开发,在有限元模型中实现对流增强、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以及相变与温度场的耦合。
对电子束焊物理机理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给出正确的物理模型,进而给出可靠的数学模型。因此,电子束焊温度场研究还将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搞清楚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建立合适的束孔能量吸收模型;考
虑熔池内液态金属以对流为主(也有液态导热)的传热过程和熔池外以导热为主的传热过程;丰富材料在高温时热物性参数和性能数据,在高温时特别是接近熔化时材料参数很难获得,所以许多材料的高温热物性参数一般是通过已有的数据外推获得;改进温度场测量方法及设备来检验计算结果。
随着电子束的应用日益广泛,必将推动电子束温度场研究发展,为生产实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其实电子束虽然发展时间不长应用领域已经很广泛医疗领域也已经有所涉及比如:呈现剂量测定的研究和评价剂量交付给皮肤肿瘤采用二极管检波器总电子疗法(TSET)。方法:总皮肤电子辐照(TSEI)技术被用于治疗十患者组织学证实蕈样根据斯坦福分期系统放射治疗部门,国家癌症研究所,埃及开罗大学。高剂量率较低的电子束电子能5伏从西门子直线加速器被用于治疗。还有增减材制造即现在时兴的3D打印技术,其电子束扫描速度之快,有些技术都无法企及,所以其未来的应用领域必将是极为广阔的,焊接技术领域的应用上面所述已经甚详,不在综述,还有些领域不是很成熟,不过事业还是很广阔的,需要我辈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潘际銮;二十一世纪焊接科学研究的展望[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 1999年.
[2]唐伯钢;我国焊接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关注的问题[J];焊接技术;2002年06期.
[3]张文钺;21世纪我国焊接材料的发展前景[J];焊接技术;2000 年04期.
[4]Jones G, Wilson LD, Fox-Goguen L Total skin electron beam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ho have mycosis fungoides.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2003,17:1421-1434.
[5]Giedt W H. Prediction of electron beam depth of penetratiopPj]. Welding J .,1988,67:299 —305.
[6]ReedR C,StoneG J,Roberts SM,Robinson J M.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odel for the electron beam welding of aero—engine component[[j] . Proc. instn. mech. engrs.,1997,211:421 —428 .
[7]ZENG Da —w en(曾大文),XIE Chang —shenp(谢长生).Review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fluid flow万方方nfger cladding melted pool(激光熔覆温度场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 Materifl science &engineering(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5(4):1 - 8.
[8]曾大文;谢长生激光熔覆温度场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9]凌泽民;周上祺;徐楚韶;郝金玺,程雄文电子束焊功率密度分布与温度场关系的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