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病生存十年以上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无病生存十年以上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无病生存十年以上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王晓莉1罗敏智 1 程洪波1

江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330006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观察并分析13例生存十年以上的AL患者的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发病时的临床特征及化疗方案。结果:AL生存10年以上女性3例,男性10例;平均年龄为34岁,类型以M3、M5为高;化疗以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 (H +A)为主的联合方案占多数;发病时白细胞在4.0-16.0与血小板20.0-60.0者生存时间长(其中>20年以上的两例;分别27年及23年,前者早已结婚生子;>15年<20年的3例;≥10年<15年8例)。结论:AL长期生存与年龄成负相关系,白血病类型以M3、M5比例最高;诱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治疗成功的第一步(以H +A为主联合方案);其次强化治疗时间4-6年,并定期鞘内注射甲氨喋呤+地塞米松(MTX+DEX)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长期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 键 词: 白血病; 长期生存

[中国分类号] R 73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2806(2007)06-0369-02

急性白血病(AL)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放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联合化疗方案已使AL的诱导治疗获得显著的疗效。但10年以上无病生存率(DFS)比例极低。我院1979年以来收治AL 907 例,其中存活10年以上的13例,现将13例无病生存10年以上的AL患者情况分析如下:

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长期生存的13例中,男10例, 女3例;男女比例为3.33:1, 年龄17-54岁,平均发病年龄34岁,大于50岁的仅1例。而非长期生存者男性562例,女性345例;男女比例为1.63:1, 平均发病年龄 34.9岁(6 -- 71 岁),老年比例较高。

1.2 白血病类型

长期生存的13例AL,其中M1 2例,M2 2例,M3 4例,M5 3例,ALL 2例,其中M3及M5为主。

2 结果

2.1 诱导缓解方案和缓解后治疗

13例AL中诱导方案为全反式维甲酸4例,HA(高三尖杉酯硷加阿糖胞苷)为主方案诱导缓解8例,DA(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及CA(环磷酰胺加阿糖胞苷)各1例。8例为1个疗程化疗后缓解,5例为2个疗程后缓解。

2.2 缓解后治疗

缓解后13例均坚持巩固化疗〉3年,其中6例采用原方案巩固化疗,其余7例均采用交替联合化疗(阿霉素、吡喃阿霉素、米托蒽醌、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柔红霉素、足叶乙甙、环磷酰胺加阿糖胞苷)。

2

2.3缓解后的无病生存情况

13例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中2例(分别M3及ALL各1例)在10年及11年后复发,经再诱导治疗效果不佳,最后分别死于出血和感染。第13例(M3)于第7年、第9年分别两次复发,经三氧化二砷再诱导获得完全缓解,现仍存活。其余10例仍处于无病生存期,大多在从事正常的劳作。

3讨论

AL10年长期生存率极低,特别是成人AL5年生存率仅20~40%,故找出影响白血病长期生存的因素,有望使更多的患者延长生命,达到治愈的目的。

患者的发病年龄与长期生存有关,13例10年以上生存者,发病年龄平均为34岁,〉50岁仅1例,年龄越大预后越差,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并发症较多,易在化疗早期死于感染出血、器官功能衰竭有关[1]。有资料报道FAB亚型中以M2、M3预后较好[2],而我们13例中除M3为最高,其次为M5,与报道不完全一致,可能与我们的例数少有关。M3在诱导缓解期容易出现维甲酸综合症、DIC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如及时处理得当,一旦获得完全缓解长期生存的可能性极大,这可能与该类型具备特有的生物学特征有关(4例M3患者均为t(15:17),RA-ra融合基因)。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10年以上生存者与10年以下生存者实验室指标比较说明:低白细胞数与高血小板计数其长期生存率更高(P<0.5),而发病时血红蛋白和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差异却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白血病治疗中,诱导化疗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故诱导化疗方案的选择、获得缓解的疗程以及缓解后的治疗均与长期生存有关。有资料统计DA与HA方案比

3

较,其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本文中13例10年以上生存者,HA为主的联合诱导化疗占8例,且最长的已无病存活27年,并结婚生子。这可能是由于高三尖杉酯碱即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3]又有抗血管新生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白血病效应。其次强化治疗时间4-6年,并定期鞘内注射MTX+DEX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长期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1987年全国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3]临床治愈者应是:停止化疗5年或无病生存达10年者。我们认为:长期存活的因素故然很多,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坚持巩固 和强化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达3年以上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根据我们的体会化疗方案中以HA为主的联合治疗是值得基层医院推崇和易行的一个主要方案,即经济又能取得长期生存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荣,刘晓力,杜庆锋,等。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6):323-327.

[2] 叶锦,林茂芳.高三尖杉酯碱抗血管新生潜能的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5)296—298.

[3] 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 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J].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88,9:183-184.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