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冠疫情下对医学免疫学教学理念的思考

来源:二三娱乐
邵摇菁等摇新冠疫情下对医学免疫学教学理念的思考摇第22期·2783·

doi:10.3969/j.issn.1000鄄484X.2020.22.019

·教学园地·

新冠疫情下对医学免疫学教学理念的思考淤

邵摇菁摇汪长中摇官摇妍摇吴大强摇王摇艳摇汪本凡摇(安徽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合肥230012)

摇摇中图分类号摇G642郾4摇摇文献标志码摇A摇摇文章编号摇1000鄄484X(2020)22鄄2783鄄04

[摘摇要]摇在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疫情影响下,医学免疫学由原来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授课感悟,从4个方面介绍了新冠疫情对医学免疫学教学理念的启示,即以新冠疫情为契机推进医学免疫学的思政教育、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交叉融通、免疫整体防御观的构建和中西医对免疫认识的相互融合。这些教学理念的思考有助于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摇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新冠肺炎;教学理念

Thinkingonteachingcoronaviruspandemics

philosophyinMedicalImmunologyuponnovel

SHAOJing,WANGChang鄄Zhong,GUANYan,WUDa鄄Qiang,WANGYan,WANGBen鄄Fan郾Anhu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DepartmentofPathogenicBiologyandImmunology,Hefei230012,China

munologyhasbeentransferredintoonlineteachingmodel郾Duringthisteachingprocess,theauthors,basedontheirteaching

[Abstract]摇UndertheimpactofSARS鄄CoV鄄2inducedCOVID鄄19disease,theconventionalclassroomteachingofmedicalim鄄

experiencesandinspirations,introducedfouraspectsofnovelcoronaviruspandemicsinducedenlightenmentofteachingphilosophyinmedicalmicrobiology,theconceptestablishmentofintegraldefenseandtheinterconnection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sinimmuneunderstandingwithCOVID鄄19pandemicasachance郾Theseenlightenmentsofteachingphilosophycanbehelpfultomotivateourmedicalundergraduatesduringonlinestudy,improvingthequalityofteaching郾

[Keywords]摇MedicalImmunology;Onlineteaching;COVID鄄19;Teachingphilosophy

medicalimmunology郾Boosting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medicalimmunology,theintegrationofmedicalimmunologyand

摇摇医学免疫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涉及基础生物学、临床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医学专业基础课,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免疫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为人类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医学免疫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这既使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12底至2020年1月初在我国武汉地区爆发的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鄄CoV鄄2)所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鄄19)不仅肆虐了整个荆楚大地,也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严重的疫情迫使

各高校纷纷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以期减少疫情对教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高校教师也参与了所在高校的线上集体授课过程中。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尽管笔者对线上教学模式还相对陌生,但经过几个月的教学磨合后,笔者不仅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对疫情之下医学免疫学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现将一些个人思考总结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1摇思考一:以新冠疫情为契机推进医学免疫

学的思政教育

摇摇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相关举措,我校从2019年即着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目的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文化、网络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

淤本文为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校级重点支持学科项目作者简介:邵摇菁,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抗真菌宿主免疫方

面的研究,E鄄mail:ustcnjnusjtu@126郾com。

(DC18100014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84·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年第36卷

人机制,为构建“十大冶育人体系打下牢固基础。在这一重要举措的指引下,笔者去年在所授班级的医学免疫学课堂上也加大了相关正向引导,比如通过列举国内外近现代免疫学领域的大家事迹来激励学生投身到祖国的医学事业,通过深入分析三大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分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协同互助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等。从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情况来看,笔者发现不同的引导事例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状态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即学生在没有切身感受的情况下很难产生普遍共鸣。

然而在过去的3个多月内,新冠疫情对每一位中国医学生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这种感受要远比课堂上的任何例子都来得直接而又深刻。虽然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与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如何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本身,在抚慰这次疫情对学生心灵造成冲击和伤痛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坚定学生对医学专业和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于做“逆行冶的白衣战士的信心,笔者认为这将是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机。3月2日的第一次医学免疫学线上授课中,尽管当时的网络由于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有些不够通畅,但当笔者在话筒里讲述着1~2月份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冶驰援湖北、辛勤奋战在抗疫一线拯救生命的真实故事时,隔着屏幕笔者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医学专业的无限自豪感和对守护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发自肺腑的崇敬之情。笔者认为,新冠疫情这一特殊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使我们的同学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自身的医学使命,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可能也是第一次将自己的专业与人民的健康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毕竟我们国家上一次经历如此大范围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即2002冬季~2003春季的非典疫情)距今已有17年。尽管此次新冠疫情从医学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医学生已经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医学免疫学授课教师来说,我们还需要提高站位,从一个更广阔更长远的国家战略角度来看待这次疫情所提供的思政教育机会。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向全党明确提出“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冶的理念。正如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大流行需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共同应对一样,面对抗原入侵宿主也需要机体所有的免疫器官、细胞、分子共同参与,构建起“宿主免疫共同体冶。新冠疫情让世界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冶的重要意义,笔者也在线上教学中不断地强调“宿主免疫共同体冶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教学理念的改变,笔者发现我们的同学不仅对国家大战略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宿主免疫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摇思考二:以新冠疫情为契机推进医学免疫

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交叉融通

摇摇在国内教学中,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已经相互独立很多年,教材也早已分开编写,即便是在诸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等相关教材中,二者也是分开编写,自成体系。与此不同的是,虽然我们可以查阅到大量免疫学的国外专著,但是却没有医学免疫学的独立教材,相关内容往往包含在医学微生物学内容之中,随便翻开一本书名带有MedicalMicrobiology字样的英文教材,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章节不等的医学免疫学相关内容。这样的现象可能与医学免疫学脱胎于医学微生物有关,不过此次疫情倒是让笔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要联系此次疫情来分析宿主免疫系统所做出的反应,则自然不能离开对新冠病毒抗原的介绍。虽然几乎所有的医学免疫学教材中都把抗原作为单独一章重点介绍,但本章上完后,笔者发现学生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却是:抗原到底长什么样?这里仅以本校选用的刘文泰主编的《医学免疫学》教材为例,在第三章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与抗原中,被归于抗原范畴的物质仅是名字就多达几十种,有叫某某蛋白,也有叫某某病原体代谢产物等。细想一下,对于从未接触过这些物质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将这么多物质与抗原概念联系起来。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发现,学生对抗原这种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须基于一个实体化的物质,使概念性的文字能够在实体化的物质上找到对应的具体结构或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国外教材会将医学免疫学内容穿插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可以说,医学微生物学中讲解的病原体就是医学免疫学里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实体化的物质冶。虽然课时有限,但笔者在讲解抗原相关内容时通过新冠病毒显微照片,利用约10min介绍了病毒的基本结构,并进一步通过陈薇院士目前所研发的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的腺病毒

运共同体冶的人类社会新理念,这一创新理念的提出在贸易保护主义笼罩的世界范围内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博大胸怀和大国担当。2020年3月11日晚,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时,全世界早已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国是如何践行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邵摇菁等摇新冠疫情下对医学免疫学教学理念的思考摇第22期·2785·

载体疫苗,将S蛋白与学生脑海中的抗原概念联系起来。从课后反馈情况看,相比于抗原的抽象介绍,联系具体病毒的具体成分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理解抗原相关知识的信心。由于本学期授课班级均在上学期学习过医学微生物学,因此通过抗原一章与病原微生物学的交叉融通,不仅帮助学生温习了病毒相关内容,还有效加强了学生对抗原的深入理解。受限于课时,笔者未全程将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进行交叉融通,但是笔者认为今后无论是在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还是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课程的讲解中,都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讲解。从医学免疫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交叉方式可将抽象的免疫学概念与具体的医学对象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免疫学的相关结构和概念;而从医学微生物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交叉讲解可展示具体病原体与宿主免疫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免疫的相关功能。

明这些患者体内不仅同时存在局部和全身性免疫应答,而且应答水平较高;但某些(早期)无症状感染者却没有典型症状,如果不检测核酸,往往和健康人难以区别,这说明这些人群体内免疫应答水平很低,甚至仅从外观很难察觉。

尽管流行性感冒对同学们来说很常见,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而且此次新冠病毒也属于流感病毒,早期的很多症状与普通感冒无异,但是笔者在线上教学过程仍能感受到,相同的症状特点分析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效果。显然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由于举国的关注使得同学们在聆听近乎相同的内容时却有了不同的感受。在学生对免疫整体防御观认识更为清晰和立体的同时,笔者认为在今后若干年之内,免疫学的教学重点仍应该紧紧围绕此次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展开,唯有如此,学生的感受才有共鸣,理解才更深刻。

3摇思考三:以新冠疫情为契机推进免疫整体

防御观的构建

摇摇既然我们将宿主免疫看成是一个“共同体冶,就应该让学生对宿主免疫的防御有个整体认识。具体来说,免疫的整体防御观包括两个层面(图1),即物质层面上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的相互协调(由于免疫器官是由免疫细胞构成,故不做讨论),以及功能层面上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既相互独立发挥作用,彼此之间又相互依赖,二者的独立性好理解,而二者的依赖性则需要深入分析。比如笔者在讲授免疫分子分类时指出,无论分泌型还是膜型免疫分子的产生不仅与免疫细胞密切相关,而且二者还能直接/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典型例子如活化T细胞分泌的IL鄄2可以再作用于其自身,进而促进活化T细胞的增殖。

对于固有/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中需要着重掌握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免疫的整体防御观,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能有意识对患者抵抗力进行全面而又实时的评估。事实上,通过此次疫情,我们可以发现一线医护人员在拟定具体救治方案时都要对患者的免疫力做全面的考虑。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也在多个场合强调:固有/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平衡牵涉到免疫应答范围和强度的平衡,这在此次疫情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重症患者往往既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也有高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全身性症状,这说

4摇思考四:以新冠疫情为契机推进中西医对

免疫认识的相互融合

摇摇虽然现代免疫学起源于西方,但中医早在先秦时期的医药典籍中就记载了朴素的免疫学思想,如虽然中西医对免疫认识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如西医但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其中如连花清瘟胶囊等一批中药抗病毒药物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抗疫前线。

有了学生的关注,也就有了上课的思想准备。笔者在这次线上教学中,以自身研究领域为例,结合一些文献谈了中西医对新冠肺炎继发真菌感染下宿主免疫的认识及潜在的治疗药物[1,2]。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由于本校是中医药类大学,所以很《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冶。强调靶点的精准性,而中医更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1摇免疫的整体防御观示意图

Fig.1摇Diagramofholisticviewofimmunedefense

(下转第2790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790·

2015,523(7559):177鄄182郾

Res,2016,18(1):90郾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年第36卷

[21]摇NgL,WanTM,ManJH,etal.IdentificationofserummiR鄄139鄄

3pasanon鄄invasivebiomarkerforcolorectalcancer[J].Oncotarget,2017,8(16):27393鄄27400郾

[27]摇EichelserC,St俟ckrathI,M俟llerV,etal.Increasedserumlevelsof

circulatingexosomalmicroRNA鄄373inreceptor鄄negativebreastcancerpatients[J].Oncotarget,2014,5(20):9650鄄9663郾

[22]摇YanS,HanB,GaoS,etal.Exosome鄄encapsulatedmicroRNAsas

2017,8(36):60149鄄60158郾

circulatingbiomarkersforcolorectalcancer[J].Oncotarget,

[28]摇ChenIH,XueL,HsuCC,etal.Phosphoproteinsinextracellular

vesiclesascandidatemarkersforbreastcancer[J].ProcNatlAcadSci,2017,114(12):3175鄄3180郾

[23]摇WangJ,YanF,ZhaoQ,etal.CirculatingexosomalmiR鄄125a鄄3p

2017,7(1):4150郾

asanovelbiomarkerforearly鄄stagecoloncancer[J].SciRep,

[29]摇王晓丹郾外泌体中CD82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8郾

WangXD郾CD82inExosomeasabiomarkerforearlydiagnosisof

[30]摇LiMH,ZhouY,XiaTS,etal.CirculatingmicroRNAsfromthe

miR鄄106a鄄363clusteronchromosomeXasnoveldiagnosticbiomarkersfor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ResTreat,2018,breastcancer[D].DaLian:DaLianMedUniv,2018郾

[24]摇KrawczykP,Powr佼zekT,Olesi俳skiT,etal.EvaluationofmiR鄄

506andmiR鄄4316expressioninearlyandnon鄄invasivediagnosis1057鄄1060郾

ofcolorectalcancer[J].IntJColorectalDis,2017,32(7):

[25]摇XiaoY,LiY,YuanY,etal.Thepotentialofexosomesderived

490:186鄄193郾

fromcolorectalcancerasabiomarker[J].ClinChemActa,2019,

170(2):257鄄270郾

[26]摇HannafonBN,TrigosoYD,CallowayCL,etal.Plasmaexosome

[收稿2019鄄05鄄09摇修回2019鄄07鄄04]

(编辑摇周文瑜)

microRNAsareindicativeof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

(上接第2785页)

加努力思考,在居家隔离中更加勤奋学习医学知识,有一种向一线医护工作者看齐的良好精神面貌。事实上,此次疫情中大部分一线医疗工作者都是80后和90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00后医学本科生们必定能接过前辈的旗帜;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学免疫学授课教师,也将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继续努力奋斗。

多同学不太能理解为何大一大二期间穿插较多的西医课程,比如医学免疫学,这也是限制上课效率的原因之一。基于此次中西医联手控制新冠疫情的大背景,笔者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多次强调,中西医对免疫认识的相互融合既是人类健康的福音,也是构建生肩负着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理念的责任,只有掌握医学免疫学等现代西方医学知识,才能做好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建设。虽然笔者有较浓厚的西方医学背景,但此次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开始更多地从中医角度看待传统的免疫学教学,既完善了教学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冶的重要一环。中医专业的医学

参考文献:

[1]摇潘炜华,廖万清郾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继发侵袭

性真菌感染[J].微生物与感染,2020,15(1):7鄄11郾

PanWH,LiaoWQ郾Paycloseattentiononsecondaryfunugal2020,15(1):7鄄11郾

infectionsofcoronavirusdisease2019[J].JMicrobesInfect,

5摇展望

此次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而线上教学又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加上课时和通讯设备等限制因素,笔者未能把本文的全部思考都付诸实践。但通过一些教学理念的转变,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有了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面对突发的疫情,同学们不仅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慌乱和迷茫,反而在疫情中更

[2]摇刘摇伟,李若瑜郾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真菌感染的思考

[J].微生物与感染,2020,15(1):58鄄61郾

LiuW,LiRY郾PotentialsecondaryinvasivefungalinfectioninInfect,2020,15(1):58鄄61郾

coronavirusdisease2019secondaryinvasive[J].JMicrobes

[收稿2020鄄05鄄09摇修回2020鄄08鄄05]

(编辑摇苗摇磊)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