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溶液单元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溶液单元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溶液》

《溶液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壱、 课前预习与准备设计】

学生: 根据预习学案完成相关内容的回顾复习;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节内容的重难

点。

教师:设计学生的课堂导学学案与课堂达标检测习题;制作多媒体课件;

复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基本特性、微观过程及能量变化,知道乳化现象认, 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条件。 2.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相关计算。 3.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定量表示溶解性的方法——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会使用溶解度曲线并能判断结晶的方法及使用对象。 4. 通过复习,熟悉研究物质的一般过程: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学会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构建微粒观。 复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再识溶液活动 1:【问题思考】 1. 说出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组成、微粒构成? 2. 从微观角度描述氯化钠溶液的形成过程? 3. 如何从回收的食盐水中获得溶质?溶液状态发生怎样的改变? 4. 如何判断实验中我们配制的食盐水(50g4%,)是否是该条件下最浓的溶液? 5. 思考在水中加入食盐后对水的性质的影响有哪些? 【链接中考】 1、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 食盐水 B、黄泥水 C、空气 D、不锈钢 2、一定条件下,一容器内含有三种微观离子,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且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当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这个过程属于 A.结晶 B.蒸馏 C .溶解 D、过滤 【链接中考】 水 20℃ 40 ℃ 109g 129g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 活动 创 设情境 2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实验技能考试完毕后,在整理回收药品的 时候,老师发现了烧杯的标签脱落了,可能是“回收稀 盐酸、4%的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你有办法识别它们吗 ? 交流鉴别 方法,叙述鉴别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相互补充。 思考并回 答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分 析 尝 试 , 并 找 到 鉴 别 的 本 质 是 因 为 水 中 所 含 物 质 不 同 , 引 出 本 节 的 主 题 以 及 本 单 元 的 复习目标。 这三种液体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这就是溶液的魅力所在,因为水中含有了不同的物质 阅读并了所 解 以表现出各自的特性。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溶液,先来 了解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再 根 据 提 出 的 问 题 进 先来看学习任务一,再识溶液。小组内讨论思考如下问 行 自 主 思 问考 并 小 组 交 流 有 疑 题问的问题, 思 然 后 进 行 集体展示。 考 题: 学习任务一、再识溶液 带 着 问 题思 考 并 回顾“ 溶液形成” 的主要知 识 , 有的 放 矢 有利 于 提 高学 生 的 思考 能 力 和归 纳 整 合能力 识 三 种 混 合物 形 成 对照 , 得 出混 合 物 的特 征 并 能进行区别。 观 察 回 顾针对不熟悉的问题,进行巩固。生活中我们还能接触到与 溶 液 的另外的液体,如试管中的两种,你能说出它们与烧杯区 别 , 得中的溶液的区别吗? 出乳浊液、悬 浊 液 的 特征 溶 链 在中考中,该部分知识的考查方式如下,我们通过链接 接 中考去体验,完成学案中的链接中考习题 液 中完成学案中相关问题的解答 考 体 会 在 中考 中 是 如何 对 该 部分 知 识 进行考察的学会应用。 归 边板书边总结 从溶液的定义中我们知道溶液的组成、特征、类别、通纳过对食盐水、盐酸溶液的分析我们也回顾了溶液形成的总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过程包括扩散和水合,知道了在 一 结 定条件下,溶液可以形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它们 存在的前提是什么?那你能给出将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 饱和溶液的方法么? 对 知 识 的 串联整合 提 高 应 用 和 实 践 能 力 是 复 习 学生思考 的 主 要 目的 , 这 个步 骤 旨 在 加 强 学 生 对 知 识 内 涵 的 理 解 和 内 在 关 系的挖掘 形 成 调 理 清 晰 的 知识网络。 小组交流 达成共识 看来无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我们掌握了变化的 条件就能控制变化向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进行。而溶液 的形成也体现了混合在改造物质中的应用。 二溶液 学习任务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加 强 对 溶 液 定 量 组 成的理解, 同 时 会 进 行 溶 液 的 稀释计算 组问成题的思定考 量表示 由问题展 定性的知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还远远不能满足生 开思考, 产 形 生活的需要,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溶质的含量, 成答案, 因 并 为即使是两份组成相同的溶液,也可能因为某种成分写出计算含 式个人完量不同而导致其性质迥异。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定量表示成并小组 溶液组成的方法,即溶质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以满 交流讨论。 足 : 生活生产的需要. 思考如下问题 链 学会了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就能根据不同的需要 接配制出需要的溶液来也能确定一定量的溶液中溶质的中含量。我们来看一道中考题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考 完成链接中考 通过中考习题的再现,体会溶液稀释和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巩固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如量筒的使 用)。 归纳总结 与 老 师 一起 完 成 对学 习 任 务二 的 归 纳总结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研究物质的一般过程。 边总结边板书: 看来不但要会相关的计算,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 问 题,我们还得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规范的实 验操作,才能达到我们的实验目的。你能说出配制食盐 水的步骤,和概括浓溶液稀释的步骤么? 三 问 学习任务三: 定性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从 定 性 描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定题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受哪学 生 思 考述 物 质 的溶 解 性 到并回答 性思些因素的影响呢? 定 量 表 示定考 溶 质 的 溶解 性 , 让量学 生 找 到表影 响 固 体气 体 溶 解示性的因素, 物 质溶 解 性 学 生 小 组讨 论 并 交流 以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为 核 心 展 开 的 , 从 定 量 的 角 度 分 析 溶 解 限 度 及 其 影响因素, 认 识 溶 解 度 曲 线 ; 了 解 结 晶 对 物 质 进 行 分 离 提 纯 , 加 深 对 溶 解 度 及 其 应 用 的理解。 板书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并启发学生思考回顾总结。 链独 立 完 成链 接 中 考的 习 题 解生活生产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完成学案问题 答 , 并 交流答案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有着比较频繁的考查,在的解答。 与 中 考 考查相联系体 验 知 识的 应 用 考查。 接中考 归 复习的意义在于对知识不断的积累串联和内涵的挖掘, 与 老 师 一本部分知识的内在关联,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进行知识 起 对 知 识纳进 行 关 联的 链 接 , 总让 结 的构建。 用 框 图 的形 式 形 成网 络 , 有利 于 对 知识的归纳提升。 学 习溶液的意义及其用途 学习任务四: 学习溶液的意义及其用途 溶液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思考下列 问题: 思 考 并 回 引 导 学 生答问题 学 习 化 学要 从 生 活 中 来 到 生活 中 去 , 理 论 联 系实际。 总 结 提 与 老 师 一起 对 本 单元 的 知 识进 行 总 结提升 从 教 材 的作 用 到 学习 方 法 , 实 验 操 作要 求 , 定量 实 验 得的 设 计 , 化 学 观 念的形成等。 升 知 识 根据这节课的复习,根据提供的思维导图的例子,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串联整合,然后构建本单元的思维回 顾 导图,体现个性化。 构 建 本 单 元 的 思 维 导图 学 生 观 看 构 建 知 识网 络 , 采学习,并 用 效 率 比较 高 的 学 习方法 盘点收获 达标 检测 独 立 完 成通 过 达 标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解答: 并 订 正 答检 测 , 评1.下列物质:①牛奶;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水; 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的液案 , 针 对估 学 生 的体;⑥锌溶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属于溶错 误 的 题掌握情况。 进行讲解。 液的是 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将 36gNaCl 溶于 100g 水中制成饱和溶液,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② 20℃时, 100 克 NaCl 饱和溶液中含有 26.5 克 NaCl,因此,NaCl 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26.5 克. ③在 20℃时,100 克水最多能溶解 31.6 克KNO3, 而 200 克水最多能溶解 63.2 克 KNO3,因此,KNO3 的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大而增大. ④在 20℃时,100 克水中溶解了 NaCl20 克,因此 NaCl 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20 g. ⑤在 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 克. ⑥在 20℃时,100 克水中溶解 36 克NaCl 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 在 20℃的溶解度为解度为 36 克A.①②④ B.②⑥ C.③④⑤⑥ D.⑤⑥ 3、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 C. 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 50g D. 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 4、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 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 ℃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 图 2 中甲、乙 两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 ( 3)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 课 后延伸 板 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完善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 完成学案问题的巩固 完成 对 课 堂 知识 的 考 查与 完 善 知识体系 附:学后检测题

1.下列物质:①牛奶;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水;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 化碳后的液体;⑥锌溶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① 将 36gNaCl 溶于 100g 水中制成饱和溶液,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② 20℃时,100 克NaCl 饱和溶液中含有 26.5 克NaCl,因此,NaCl 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26.5 克.

③在 20℃时,100 克水最多能溶解 31.6 克KNO3,而 200 克水最多能溶解 63.2 克 KNO3, 因此,KNO3 的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大而增大.

④在 20℃时,100 克水中溶解了 NaCl20 克,因此 NaCl 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20 g. ⑤在 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 克.

⑥在 20℃时, 100 克水中溶解 36 克 NaCl 达到饱和状态, 因此, NaCl 在 20℃ 的 溶 解 度 为 解 度 为 36 克 A.①②④ B.②⑥ C.③④⑤⑥ D.⑤⑥

3、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 C. 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 50g D. 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

4、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 ℃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_。

(2) 图 2 中甲、乙 两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三、学习效果评测工具与方法设计】

依据课标的要求,对学习效果的评测主要有以下方式:

1、课堂即时评价——教师赞美、鼓励的话语,能让学生形成对自己的鞭策,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

2、课堂检测评价——利用课前或课后 5—8 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测验。检测及时地反馈学生 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适时地进行教学调整,也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目标的达成度,更好的落实和巩固所学知识。

3、表现性评价——学生通过《导学案》上的探究提纲,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部分,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展示自己。每个环节都能确知自己的探究结果如何。这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4、课后作业评价——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 习的自信心。

5、小组合作评价——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鼓励 学生携手并进。

(1) 我校制定了小组合作制度,在分组、评价标准、奖牌榜实施方法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设计个人和小组量化计分表,随时记录每节课的小组合作情况。实行“捆绑”式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补、互帮互促。

(2) 强调评价的落实效果。每节课结束时表扬优胜小组;每天晚点进行汇总,公布当天优

胜小组;每周班会时表彰周优胜小组,并将优胜小组的照片张贴在“班级星级奖牌榜”和“年级优 秀小组公示榜”上,每月全校进行一次大总结,为优胜小组和优秀学员颁发奖状。

在以上五种方法的评价过程中,要将“自评、他评、师评”有机的融入其中,充分体现评价主 体的多元化。

本节课,依据“评价设计优先于教学设计”的理念,主要设计了两种评测活动: 【第一种是学习过程的即时评测】

主要是通过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完成对学生学习目标完成度的评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评测设计如下:

1. 通过“任务一”,评价目标 1 2. 通过“任务二”,评价目标 2 3. 通过“任务三”评价目标 3 4. 通过“任务四”评价目标 4

【第二种是课堂学习效果小组评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