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最新K122018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二三娱乐
小学+初中+高中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答案: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2)不断地运动着 (3)有间隔 (4)化学变化中 (5)原子 (6)新分子 (7)分子 (8)原子 (9)原子 (10)没有发生变化 (11)发生变化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比如把1亿个氧分子排成一列,仅有1.48 cm长;1滴水

21

约含1.67×10个水分子。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a.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酚酞溶液变红 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现象 原因 酚酞溶液遇 烧杯B中的氨气分子进入到烧杯A解释 浓氨水会变红 中,使溶液变红 结论 — 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b.举例 性质 具体事例 分子总是在 湿衣服晾干;春暖花开,缕缕花香扑鼻而来 不断地运动着 温度越高, 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干得更快;敞口容器中的水,运动速率越快 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 辨误区 能用分子的运动来解释尘土飞扬吗 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 ③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性质 具体事例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a.5 mL水与5 mL酒精倒在一起的体积小于10 mL; 分子之 b.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间是有 的体积不同; 间隔的 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辨误区 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体积是否变化 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例1】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

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答案:A

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的概念

①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如水变为水蒸气,变化前后均为水分子,故水与水蒸气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单个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理性质,因为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后的表现。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来的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改变,如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分子就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故性质也不同。

(2)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例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直接聚集成汞。

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但氧原子和汞原子没变化。 释疑点 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原子也能保持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上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否说“原子不可再分”?

不能,“化学变化”是限定条件,原子 是可以再分的,只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3)化学变化的实质

【例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加热

解析:由图知反应为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D可吸入颗粒物

3.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区别 再分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粒子间有间隔;相同点 ④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⑤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 联系 原子分子 辨误区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是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与其他原子无法比较大小。 【例3—1】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A项错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项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项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项正确。

答案:D

【例3—2】(综合题)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只是重新组合了。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且都能构成物质。

答案:C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概念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或原子)的种类没变化。只是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原子无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2)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例4】(创新题)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解析:由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体积、数目没变化,分子间间隔变大,B正确;气体受热,分子运动加剧,但不会跑到容器的任一端。

答案:B

5.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科技及生产中的问题

分子是微观粒子,体积小,质量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压强越小,分子间隔越大。利用分子的性质可以解释多种现象,例如,扩散现象,气体比固体、液体容易压缩,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物质的热胀冷缩等现象;还可以解释并解决科技及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例5】(创新题)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向气球中充入氢气,随着气球的上升体积逐渐变大。

(2)贮存气体的容器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不渗漏,而贮存氢气的容器要达到这一条件却非常困难。

解析:分子间的间隔与外界压强有关。外界压强越小,分子间隔越大。高空处,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压强逐渐变小,氢气球内外出现压强差,导致氢分子间隔发生变化。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容器壁也由粒子构成,粒子间都存在间隔。氢分子非常小且总在不断地运动着,很容易通过容器壁中微粒间间隔而钻出来。

答案:(1)随着气球的上升,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压强逐渐变小,气球内压强逐渐减小,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于是气球的体积逐渐变大。(2)由于氢气是已知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因此氢分子非常小,又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所以,氢气分子很容易钻出来,造成氢气渗漏。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 、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2.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间隔变小 B.分子数目变多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C.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了

3.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 B.硫原子

C.氧原子和硫原子 D.二氧化硫分子

4.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5.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6.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住。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④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2011山东日照)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33C 25 m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 m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二、填空题 8.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

9.微观模拟题: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1)乙、丙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C

2.C 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了改变;分子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3.D 解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4.D 解析:要说明分子可分,其实就是说要发生化学变化。 5.A 解析:“热冰”其实就是水,只是状态不同,是纯净物。

6.D 解析: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了甲溶液中形成稀氨水使溶液变红。 7.B 解析:热胀冷缩现象,其本质都是分子之间间隔的改变。 8.ACD B AD C

9.(1)混合物 (2)分解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