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下册

来源:二三娱乐
健康教育授课教案 1、怎样才算健康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行为良好。

教学用具:彩图、课件(测试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那么,怎样才算健康呢?

二、板书课题: 《1、怎样才算健康》 三、出示教学目标:

1、 现实生活中,你常见到那些心理现象?你是怎样对待和处理这些现象

的?

2、 什么是健康?

四、针对目标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五、教师小结: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行为良好。 六、课堂练习。

1、说一说人体生长发育的含义是什么? 2、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促进人体的生长与发育?

,自己的行为、思想、情感、能力、性格、生活习性、兴趣爱好和理想等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以及和别人交换看法来寻找答案。认识自己越多,就越能掌握自己,与他人融洽相处。进而使自己生活的更愉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使自己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八、课堂练习。

1、 谈一谈怎样才算健康? 2、 如何才能获得健康?

2、人体的生长与发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影响人体生长与发育因素有那些。 2、知道环境因素与人体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教学用具:彩图、课件(测试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影响人体生长与发育因素有那些呢? 二、板书课题:2、人体生长与发育 三、出示教学目标:

影响人体生长与发育因素有那些?

四、针对目标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五、教师小结:

影响人体生长与发育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六、课堂练习。

1、说一说人体生长发育的含义是什么? 2、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促进人体的生长与发育?

3、 大脑和神经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大脑和神经的位置、作用。教育学生保护大脑。 教学用具:彩图、课件(测试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脑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二、板书课题:3、大脑和神经 三、出示教学目标:

了解大脑和神经的部位和作用。

四、针对目标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五、教师小结: 六、课堂练习。

1、 填空:

大脑位于--------内,是人体的-------,统帅着人体的各个-------和-----。大脑最外一层叫------,能够产生-----、------和------等活动。

4、 科学用脑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科学用脑的好处。教育学生保护大脑。 教学用具:彩图、课件(测试题)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什么是科学用脑?科学用脑有什么好处? 二、板书课题: 4、科学用脑 三、出示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用脑的方法和好处。

四、针对目标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五、教师小结: 六、课堂练习。

说一说:

1、 2、 教学目标

什么是科学用脑? 如何科学用脑?

5、

骨骼与关节

1、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2、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3、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4、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5、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6、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7、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 生 互 动 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 二、建立骨骼1、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概念 里面也有骨头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有多少呢? 4、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 (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5、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吗? 6、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三、认识骨骼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作用 的吗? 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上台来制模型举例说。 四、认识骨的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构造 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3、你们知道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猜猜看。 4、学生解剖观察 5、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6、你能给同学们来讲解一下吗? 7、通过阅读课本第4页的知识,你发现有些骨头还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关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 生 互 动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 2、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二、认识关节1、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功能 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2、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3、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 4、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 5、学生活动 6、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7、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8、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9、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10、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6、肌肉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2、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3、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4、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德育目标:

1、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2、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3、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准备: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 生 互 动 1、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2、还缺少什么? 3、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认识肌肉1、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功能 2、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3、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4、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5、学生汇报。 6、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可结合录像) 7、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8、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三、制作手臂1、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活动模型 模拟手臂的能动。 2、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评价。 7、耳朵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耳的构造,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耳的构造)。

3.向学生进行耳的卫生保健教育,使学生知道保护耳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人是靠什么器官收听声音的?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耳的构造

(1)讲述:耳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有能收听声音的构造。要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了解耳的构造。 (2)出示耳的构造图。

(3)观察:耳的构造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4)汇报观察结果。

(5)讲解: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部分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连着大脑的听神经相连。这些构造都与收听声音有关系。 2.指导学生认识耳各部分的功能 (1)认识耳廓的作用

②讲解: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①讨论:猜一猜,鼓膜有什么作用

⑥讲解:鼓膜非常薄,在声波的作用下可以相应地振动起来——声音高,振动得快;声音低,振动得慢;声音大,振动得范围大;声音小,振动得范围小。

(2)学生复述: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4.向学生进行耳的卫生保健教育

③要预防鼻炎、咽炎,因为鼻、咽与中耳相通,如果鼻、咽发炎,病菌有可能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会损伤听小骨或使鼓膜穿孔。 六、课堂练习:

(1)耳的构造可以分为几部分?

(2)鼓膜在耳的哪部分?它有什么作用?

8、我们的肺

目的要求:

让学生理解呼吸道的作用。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教学过程:

1、出示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请学生分小组自学书中内容—呼吸系统组成,辨认各器官的形态及位置,并提问名学生,让讲台在挂图上指出各器官的位置。 (1)呼吸道(由上→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等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这是为什么?

② 为什么吃饭不能高声谈笑?

③ 咽部如被东西堵塞,怎样急救才可挽救生命?(“T”形切口外插人工

呼吸管) 讨论2—3分钟后,请2~3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让学生理解呼吸道

的作用。

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面来看肺的结构。 2、出示肺的内部结构模式图结合模型,边观察边讲解:

肺的位置: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

板书:肺泡的特点:(1)数量多:约8亿;(2)面积大:约100平方米;(3)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有弹性:肺泡壁外具弹性纤维;

(5)外包毛细血管网。 小结: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关系。

9、运动场上的安全

教学目标:

1、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穿好运动服装和鞋袜。 3、戴防护器具。

4、在运动项目中采用自我保护法。

课件准备:护膝、护轴、手套、头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在运动场上怎样确保运动安全呢?

、出示课题运动场上的安全和学习课文内容。 2、找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说明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四种:

(1)滚动法(2)滚翻法(3)护头法(4)缓冲法 思考与练习:

选择合适的场地,练习四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10、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教学目标:

1、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穿好运动服装和鞋袜。 3、戴防护器具。

课件准备:护膝、护轴、手套、头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在运动场上怎样确保运动安全呢?(作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出示课题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学习课文内容。 2、找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说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的作用:

(1)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 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 (3) 避免运动损伤。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要 作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2、准备活动的作用:———————— ———————— ——————————。

11、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教学目标:

1、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2、穿好运动服装和鞋袜。 3、戴防护器具。

课件准备:护膝、护轴、手套、头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为什么要做整理活动呢?

出示课题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和学习课文内容。 2、找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3、说明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的作用:

(1)积极消除疲劳;

(2)及时偿还“氧债”

思考与练习:

3、为什么要 作好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4、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的作用:

(1)———————— (2、)——————————。

12、营养与健康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营养缺乏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足或摄取的比例不合理,不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教学准备:五谷、油脂类挂图、蔬菜、水果类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让学生熟读课文中内容,找出重难点。 3、说明食物摄取营养,得到均衡膳食的五类。 (1)五谷、淀粉、根茎类 (2)鱼、肉、奶、蛋、豆类 (3)油脂类 (4)蔬菜类 (5)水果类 思考与练习:

1、说一说:什么叫营养缺乏?

2、人体需要的营养包括——-——、————、————、————、————、————|————|和——————七大类。

13、蛋白质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七大营养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教学准备:五谷、油脂类挂图、蔬菜、水果类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让学生熟读课文中内容,找出重难点。 3、说明食物摄取营养,得到均衡膳食的五类。 4、熟记:人体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表) 5、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功能与作用:

(1) 更新组织。 (2) 调节代谢。

(3) 供给能量和热量。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1、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功能与作用?

2、蛋白质缺乏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14、糖和脂肪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糖和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以及糖和脂肪 的来源。

教学准备:五谷、油脂类挂图、蔬菜、水果类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让学生熟读课文中内容,找出重难点。 3、说明食物摄取营养,得到均衡膳食的五类。 4、糖类来源(1)五谷、淀粉、根茎类

(2)蔬菜类 (3)水果类

5、脂肪来源

(1)鱼、肉、奶、蛋、豆类 (2)油脂类 大豆油 思考与练习: 1、填空:

(1) 糖类又称————,分为————、————和————3类。 (2) 脂肪又称————,分为——-——和————两类。

说一说:

1、糖和脂肪对人体的作用。

15、预防煤气中毒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煤气中毒是由于人体大量吸收一氧化碳,使人体缺氧

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2、 使学生学会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对课文内容熟读,找出重点难点来。 3、教师说明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1)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 经常检查烟囱是否畅通; (3) 学会正确使用煤气灶

(4) 燃气热水器切不可安装在洗澡间。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 (1) 煤气中毒的原因有那些? (2)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16、不玩危险游戏

教学目标:

1、生了解课玩危险游戏的坏处。

2、培养学生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教学目标展示课件一份,练习题一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现在我们每节课都要安排10分钟休息,并要求大家走出教室,进行活动。这是为什么?(使大脑放松、使脑部供血充分、使全身得到放松。)

二、板书课题:《16、不玩危险游戏》。 三、展示教学目标:

1、你知道课间活动有哪些好处及其作用。

2、我们要养成积极参与课间活动的良好习惯。但是不玩危险游戏。 四、读课文理解内容。

五、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课间活动的方法有哪些? 六、教师总结。 七、课堂练习。

说一说:1、为什么不玩危险游戏? 2、那些游戏危险?

17、小外伤的处理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小外伤的处理,但是如果不懂得知识,不注意安全,就发生事故。

教学准备:讲授用课本中的插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17、小外伤的处理》,并释题的重要性。 2、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找出本课的中难点。 3、教师 说明六种常见小外伤的处理措施: (1)切伤——冲洗、消毒、上药。 (2)扎伤——挤出赃物、消毒。 (3)擦伤——冲洗、上紫药水 (4)挫伤——冷敷24小时 (5) 指、关节扭伤 (6) 鼻出血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 :

(1)小外伤的处的方法。

18、出血与止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无论是内伤还是外伤都会引起出血。了解出血急救的原则;和常用止血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出血与止血》,并解释课题。

2、使学生深入课文内容熟读,找出重点难点来。 3、提出:出血急救的原则; 4、常用止血的方法。

(1) 直接加压止血法; (2) 强屈患肢止血法; (3) 止血点止血法; (4) 止血带止血法 。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1、出血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2、常用止血的方法有那些?

19、引用水卫生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饮用水卫生要注意那些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板书课题19、引用水卫生

并解释课题。

2、对课文内容熟读,找出重点难点来。

3、教师说明为了确保引用水的安全,要作到4条:

(1)使用净化和消毒的自来水;

(2)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要使用井水;

(3) 在在没有自来水和井水的地方可使用河水 (必须经过过滤、消

毒、沉淀)

(4) 饮用开水,不喝生水。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

1、饮用水卫生要注意那些问题? 2、为什么要饮用开水,不喝生水?

20环境美与健康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环境美与健康的关系;教育学生注意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讲授环保知识和课本的插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 20环境美与健康

并讲解课题的意思。

2、阅读本课内容,找出重点和难点。

3、教师说明家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 家庭卫生环境 (2) 学校及公共卫生、

(3) 细菌、蚊 、蝇等传染疾病。 思考与练习:

1、说一说:

环境美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2、 做一做:

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1、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维生素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和参与新陈代谢的作用。

教学准备:五谷、油脂类挂图、蔬菜、水果类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让学生熟读课文中内容,找出重难点。

3、说明食物摄取营养,得到维生素有两大类:A、B、C、D 4、维生素B又分为卫生素B1、B2、B6、B12 5、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功能与作用:

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和参与新陈代谢的作用。更新组织。

6、钙、铁、钠3种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1、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功能与作用?

3、、铁、钠3种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 3、人体缺乏矿物质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23水和纤维素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具有调节体温、排谢废物、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润滑的作用。纤维素是一种特殊营养,具有保健功能。 教学准备:、蔬菜、水果类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

2、让学生熟读课文中内容,找出重难点。 3、介绍水的作用:

动植物及成年人体内水分的比较

4、介绍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功能与作用: 纤维素是一种特殊营养,具有保健功能。

思考与练习:

说一说:1、水在人体内的作用?

2、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功能与作用?

24、人为什么会生病

一、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的原因 2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24、人为什么会生病

2、题解

3、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题) 4、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教师讲解:人为什么会生病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因素 (2) 化学因素 (3) 社会心理因素 (4) 营养缺乏或过剩

(5) 遗传因素和先天性原因 5、课堂练习: 说一说

1、人为什么会生病的原因有那些? 2、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25、细菌、病毒、寄生虫

一、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细菌、病毒、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2、怎样预防细菌、病毒、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二、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书课题细菌、病毒、寄生虫 2题解

3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题) 4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教师讲解

细菌、病毒、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6、课堂练习: 说一说

1、什么叫病菌?

2、细菌、病毒、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26、肺结核病

一、 目的要求

肺结核病是怎样传染的 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怎样预防肺结核病 二、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肺结核病 2题解

3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题) 4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教师讲解: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6、肺结核病的预防方法 四、作业

1、肺结核病的预防方法是(1) (2)-----------

(3)----------------------------------(4)------------------------------------

2、怎样预防肺结核病?

27、病毒性肝炎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

根据类型的不同,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2、了解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特点,及预防措施。 一、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 病毒性肝炎 2题解

3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题) 4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教师讲解: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特点,及预防措施。 6作业

(1)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28、细菌性痢疾

一、 目的要求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2、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二、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28、细菌性痢疾

2题解

3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题) 4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教师讲解: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必须注意: (1)搞好饮食卫生. (2)搞好环境卫生 (3)隔离病人。 6作业

(1)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