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营市2016年语文周末作业(九)

来源:二三娱乐
东营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第九周周末作业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积累运用(共21分)

语文答题卡(得分: )

1. 2. 3.

文绉绉(zhōu) .穈先生(méi) .

4.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 )(4分)

A.畸形(qí) 滞留(zhì) 眼翳(yì) ...B.诱惑(yîu) 胡髭(zī) 诘责(jí) ...C.解剖(pāo) .

黝黑(yǒu) 颔首(hàn) ..D.锃亮(zènɡ) 粲然(càn) 脊背(jǐ) ...

一绺绺(liǚ) .

庶祖母(shù) .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

B.东营市2015年初中生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5.(2015·杭州学业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__________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语文周末作业(九) 第1页(共2页)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6.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4分)

7.“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应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6分)

8.“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里的“确”和“但”表现了什么?(2分)

9.“实在标致极了。”你怎么理解“标致”一词?(3分)

10.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分) (二)(2015·南京学业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12分)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后父的一本书——大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书是看不懂的,我合上它,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一本讲鲁滨逊的书。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在严寒的一天,在课间休息时,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小孩轻蔑地说:

“童话,狗屁,鲁滨逊才是真正的故事呢!”

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逊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逊,为了也能够说一句:这是狗屁!

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里有鲁滨逊,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们破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

“在中国,一切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也是中国人。”我记得,这一句话,由于它的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我在学校里没能把《夜莺》读完,因为时间不够。我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站在炉台旁,手拿着煎锅把儿,正在煎鸡蛋,她用奇怪的、遏制的声音问道:

“你拿了一个卢布?”

“拿了;这不是买的书„„”

她用煎锅把儿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在不知什么地方,这比挨打更令人悲伤。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第十二章,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1.为什么“我”本想买讲鲁滨逊的书,却买了安徒生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周末作业(九) 第2页(共2页)

东营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第九周周末作业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1分)

1.D(A项中的“畸”应读jī,B项中的“诘”应读jié,C项中的“剖”应读pōu。)

2.B(A.复—覆;C.乱—滥,诟—垢;D.暗—黯。)

3.C(A.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于“观光购物的人”不合适。B.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成绩优秀并不罕见,用在这里不合适。D.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做事圆滑。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C[(1)是将“樱花”比作“轻云”,运用了比喻修辞;(2)“正人君子”加引号,是反语;(3)将没有受教育之前的“我”比作“大雾中的航船”,是比喻;(4)将大自然拟人化,运用了拟人修辞。] 6.(1)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2)示例①: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因为有些年轻人不习惯当面表达感情,且因为各种原因缺少陪伴时间,微信晒爱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形式。

示例②:这是年轻人作秀,是表演。且不说母亲们能否看到微信,即使能看到,这种通过网络表达的情感也比较虚幻,不如实实在在多陪伴。 解析:(1)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微信晒孝心”这一举动引起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过渡句子就可以从“争议”入手来写,让两段自然衔接。(2)可以针对“微信晒孝心”这一举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肯定或者否定一个方面入手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去答。 二、阅读理解(共29分)

7.主要写“我”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解析:这个选段节选的是《藤野先生》中的前三段,写了“我”刚到东京时的见闻和感受。

8.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后面两段的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解析: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要注意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境来理解。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我”对东京的失望之情。这句话领起下文“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种种丑行,为下文“我”去其他地方看看埋下伏笔,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9.“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解析:“我”来到东京,看到东京的樱花确实很漂亮,表现了一种证实后的肯定。但“清国留学生”在这美景中的丑行丑态,却让“我”感到作呕。

10.“标致”的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解析:鲁迅先生写作时喜欢用反语来讥讽丑恶的现实。用“标致”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显然是反语,表达了“我”的厌恶之情。

11.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其对东京失望,为下文他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做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从而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 解析:正是由于“我”在东京的所见,令“我”失望,“我”才离开东京去仙台,从而能够见到藤野先生。

12. 因为安徒生童话的表面让人觉得可爱;也因为“我”本不喜欢讲鲁滨逊的书,想买这书只是为了读后反驳同学;还因为外祖母常给“我”讲童话,“我”对童话有很深的感情。

解析:本题针对前四段而设,做此题需要逆向抽丝剥茧,先根据题目要求,从第四段末提炼出“因为安徒生童话的表面让人觉得可爱”一条;再顺着往上找,从第三段提炼出“因为‘我’本不喜欢讲鲁滨逊的书,想买这书只是为了读后反驳同学”一条;然后继续往上文找,结合原著,从前三段中提炼出“因为外祖母常给‘我’讲童话,‘我’对童话有很深的感情”一条。 13.“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从“我”拿了一卢布后买书、读书与书被没收后的难过可以看出;“我”也是一个大方的孩子,“我”把书籍和食品与同学分享;“我”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母亲问起一卢布的时候,“我”坦然承认是自己拿的。 解析:本题针对全文而设,通读选文,找出写“我”的行为的情节,发现写得最多的是读书的情节,如开头的“闷得慌”翻《医生札记》,想用一卢布买《使徒传》和讲鲁滨逊的书,但最后买了《使徒传》和破烂的安徒生童话,并把它们带到学校读。结尾被母亲狠狠揍了一顿,不觉痛苦,反为书被没收而伤心,通过对比,写出了“我”对书的痴迷热爱,从这些可以提炼出“‘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另外,“我”把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与同学们分着吃,还一起分享书籍,突出“我”的大方。篇末母亲质问

语文周末作业(九) 第3页(共2页)

一卢布哪儿去了的时候,“我”坦然承认是自己拿的,表明“我”的诚实。 14.此事让“我”受到母亲的责罚,安徒生童话被没收了。此事被后父传扬,“我”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我”不想上学了。 解析:仔细审题,“哪些后果”表明要归结的答案不止一条;再读题,发现答案并没有蕴藏在选文中,这是一道拓展的名著阅读题,答案在名著中。根据日常阅读的高尔基的《童年》这一名著积累的知识,根据采分点确定答案有两条:受到责罚,安徒生童话被没收;在后父的传扬下,遭到同学们耻笑,“我”因此不想上学。

语文周末作业(九) 第4页(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