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经营与管理策略

来源:二三娱乐
 浅谈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经营与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旅游酒店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酒店进行品牌建设尤为重要,我国酒店业应探索适合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品牌建设模式,树立中国知名品牌旅游酒店的企业形象,走出一条与国际接轨的管理道路。通过对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经营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现有酒店经营、以及我国在旅游酒店方面存在的一些现状进行详细的分解,从中找出应对品牌经营与管理的对策建议,以达到提高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知名度的目的。

一、研究背景

我国旅游业是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起步的,作为旅游业发展四大支柱之一的酒店业也随着市场需求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纵观历史,我国旅游酒店应该说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涉足的,至今已有多年的发展历程。1978年,我国能够接待入境旅游者的酒店仅有137个。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许多渠道使得旅游的接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旅游产业的实力达到了一定高度。到1989年,我国已有星级酒店135家,到1992年突飞猛进增加到1028家,1999年已经上升到3856家。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全球各大饭店纷至沓来,短短几年使得我国旅游酒店行业被卷进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了。在这种有压迫感的环境下,一个旅游酒店的好品牌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经营好旅游酒店品牌将是出奇制胜的一招。

二、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经营与管理中的问题

在我国旅游酒店空前繁荣发展的同时,其品牌的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

问题。透过我国旅游酒店品牌经营与管理的多年发展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理念差距

1、品牌意识差距。在西方,品牌是综合素质的标志。无论是服务人员个人、企业,都讲究品牌,并积极为自己塑造品牌。相比之下,我国旅游酒店的品牌意识还相差较远,突出表现在员工个人的品牌意识较弱,企业全方位保护品牌尤其是在网上保护品牌的意识淡薄。

2、服务观念差距。世界名牌酒店不仅牢固树立了以客为尊的服务观念,而且树立了增值服务的观念。而我国酒店企业以客为尊的观念不牢固,尤其是管理者为内部顾客服务的观念很淡薄,不能很好地将服务的思想根植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二) 经营规模小

自我国进入WTO后,外资酒店不断涌入,使得我国本土酒店遭到了巨大冲击,为了增强本土饭店实力,我国许多酒店纷纷采取合并策略。但是目前国内个体酒店还是居多,我国旅游酒店总体规模还是很小,而且有些酒店没有认识到酒店品牌的重要性,甚至是淡漠。不仅如此,很多酒店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注重长期发展规划,使得我国旅游酒店在国际竞争中显得实力不够强大,其品牌也未能做大做响。

(三)经营成本过高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旅游酒店在住宿饮食和环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经营

成本上升。但是,在估算成本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在追求高质量好品牌的时候,往往将其经营成本不能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从而导致经营利润下降、酒店经济效益不好。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很多酒店为提高其知名度,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耗费大量财力物力。

我国最新的旅游酒店经营成本统计数据显示,他们的平均食品成本率为43.76%,平均酒水成本率为36.27%,平均人工成本率为35.68%,平均能耗成本率为13.47%,平均员工流失率为6.55%。另外,2009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的利润为10.43%,比2008年度百强企业下降约3个百分点。

(四)人才稀缺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济济的世纪,然而也造成某些产业人才流失与严重稀缺的局面,我国大部分旅游酒店正在遭遇这种困境。由于国际酒店的经营体系比较完整,使很多经营与管理的人才垂涎,使得国内酒店的人才大量流失,造成酒店品牌的经营受阻,酒店经营也由此遇到障碍而出现经营不善。旅游酒店的品牌实质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很多酒店因为人才稀缺而无法设想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品牌。而老一辈的酒店管理人员只是凭经验、传统观念在办事,不能适应现在的顾客需求和市场需求,导致旅游酒店品牌停止不前、没有创新能力、跟不上时代步伐,与国际酒店的距离越拉越远。随着酒店竞争力由酒店质量提升到酒店品牌的竞争这个高度,导致很多缺乏品牌文化内涵的旅游酒店也由此大受冲击。

到2009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852所,比上年末增加42所,在校生49.84万人,增加5.8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81所,比上年末减少84所,在校学生45.41万人,增加4.95万人。2009年,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397.1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8.83万人次,增长17.4%。虽然在校的人数和高校的

数量在增加,但是质量却不能令社会和饭店行业满意。

三、旅游饭店品牌经营与管理的策略

鉴于上述差距,酒店应该注重进行品牌建设。每一个酒店都希望拥有一个知名的品牌或者是品牌系列,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品牌价值到底由哪些关键因素构成,如何进行品牌定位并构建自己的品牌优势,如何对自己的品牌加以管理和广泛传播等。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经营现状、行业特点及市场竞争力充分研究自己的品牌,重塑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对自己的品牌进行管理、维护和传播,从而提高酒店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酒店打造一个优势品牌。

酒店品牌建设可通过品牌意识、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延伸等过程进行。

(一) 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组建信息平台,做好品牌服务

品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感,一种联想;而品牌的名称、标识、标签则是引发这些情感和感觉的工具。品牌的意识,源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要为旅游饭店创造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基层人员根据市场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得出准确有用的信息,将其完整地反馈给饭店管理层人员,通过管理层人员的商议,制定符合新趋势的需求和客人偏好的方案、设计合适的服务产品。

其次,酒店的经营者要通过学习现代商业知识,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树立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

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

最后,酒店管理者对基层员工应实施监督和激励战略,以做到既保证员工工作到位,也能激发员工更上进,使服务工作质量上一个台阶。在此基础上,不妨在服务上做出创新举措,例如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族风俗、生活习惯、服饰艺术、名族节庆等融入到服务之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满足顾客求新求奇的消费需求,让品牌服务给客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价值。

(二) 扩大饭店规模,提高其品牌知名度

较之于国内酒店,国际化酒店之所以处于上方,其知名度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鉴于此,我国旅游酒店可以借鉴其经营之道,学习其可取之处,而非东施效颦、一味地模仿。把一些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低的酒店兼并重组组合,剔除非核心业务,这样既可将其分散度降低,也便于集中经营管理,提高其知名度。当其品牌较响亮时,不妨再推进其连锁化进程,使集团化和连锁化内外兼修。同时要注重追求建筑外观、装潢设计等方面的中国特色,但不能一味地追求豪华材料的堆砌来强调高档,而是要实而不华,继承中华名族特色,将民族文化传达出来,做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高科技与传统科技相融会。

(三)合理规划,降低成本

我国旅游酒店要降低成本,一方面需做好调研以加强消费者喜好的业务的关注度,提高其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非本饭店的消费者做详细的调研,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群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经济来源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为寻求更多的客户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海纳百川,礼贤下士

酒店品牌的核心是注重文化内涵,创造自身特色。因此,现代酒店要创建有个性、有内涵的品牌,必须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开展文化性的管理,并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酒店经营的全过程。

品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未来的憧憬,这需要有才之士将这种意境恰如其分地融入酒店品牌中去。品牌的名称、标识、标签是引发这一系列情愫的导火线,这就要求人才富有创新意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现代商业知识的了解,通过国内外酒店发展的趋势,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树立强烈的品牌开发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将酒店品牌的特色彰显出来,将我国酒店品牌推向国际舞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旅游酒店的品牌经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真正地将酒店的品牌与经营理念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的旅游酒店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打下知名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