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树桩上一道道的圆圈,一圈就是一年。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2)从文中我又知道了三种大自然的语言。 A B C
2. 阅读古诗并答题。
元 日
________________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入屠苏。
________________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补全古诗。
[2]《元日》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________,
即农历_________月_________。
[3]我会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一岁除(_______) A.去掉 B.过去
(2)曈曈日(_______) A.初升的太阳 B.太阳正当日头
[4]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红日高照,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气氛。 [5]“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更贴春联,请你摘抄一副对联,表达对新年的祝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
[1]补全古诗《夜书所见》。
1 / 7
[2]这首诗写的是(秋 春)季的景色? [3]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作者看到________,料想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6]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④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⑤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⑥天阶:露天的石阶。牵⑦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 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 B.秋 C.夕 D.卧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川: 子规: 才了:
[3]理解“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村居
(清)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一选。
A.前两句 B.后两句
① 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② 描写了人物的活动。
(2)诗中的______字把孩子们的兴致勃勃和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 A.“放” B.“忙” C.“散”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诗中的景象。
7. 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________________。
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 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
鱼戏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田田”在诗中的意思是 。 (3)找出诗中的两对反义词。 — —
(4)从这首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地方的哪些物产? (5)请将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译成短文。
江上渔者 [宋]
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诗阅读。
忆江南
__________,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__________, 春来江水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补全古诗。
[2]本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谙”的读音是(____),意思是(____)。
A.yīn B.ān C.黑暗 D.熟悉
[4]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季节)________(地方)的美好风光。
[5]“能不忆江南”这是个________句,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多选)
3 / 7
A.我回忆不起江南。 B.我不能不回忆江南。 C.我怎么能忘记江南? D.我忘记了江南
9.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横线上。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 ②在每一朵小花上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 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2)对诗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10. 课内小阅读。
《春日》 朱熹
1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总是春 3胜日寻芳泗水滨 4等闲识得东风面
[1]请把打乱了顺序的诗句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解释:
胜日: 光景: 等闲:
11. 课内阅读。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 / 7
[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1)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___________________ (3)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行》描写了美丽的枫林景色,如果让你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那么画上至少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近——(____) 恨——(____) 早——(____) 黑——(____)
[4]“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主要是写( ) A.霜叶 B.二月花
[5]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 B.夏 C.秋 D.冬
[6]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是你所选择的那个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
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1]解释词语。
半轮秋: 影: 发:
[2]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词是________。 [3]诗中用到了五个地名,它们
是 、 、 、 、 。
[4]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7
[5]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诗吗?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理解。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寒食: .柳: . 宫: 五侯: .
[3]抓住“飞花”和“柳斜”这两个词语,和这两个词语中所隐含的
“________ ”和“________”两种色彩,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
[4]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候 ,后两句则是写______________时候。
[5]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按要求做题。
( ),歌声振林樾。 ( ),( )。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牧童:(_______) 欲:(________) 立:(________)
[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诗句回答) ___________
[5]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________擎雨盖, 菊残犹________傲霜枝。 ________君须________, ________橙________橘________。
(1)把诗补充完整。
荷 擎雨盖,菊残犹 傲霜枝。
6 / 7
君须 , 橙 橘 。 (2)诗中写了 、 两种花。 (3)诗中写了 、 两种水果。 (4)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 ) A.荷叶 B.荷花
(5)诗中的“傲霜枝”指的是( ) A.花枯后留在枝头上
B.花凋(diāo)谢后落下枝头 (6)后两句诗写的是(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