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中二级公路改建工程C1合同段项目部
水 土 保 持 管 理 汇 报
福建省闽西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龙中二级公路改建工程C1合同段项目部
2017.04
龙中公路C1标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汇报
一、工程概况
国省道干线横九线永福龙车至新罗中甲二级公路起于漳平市永福镇龙车村红尖山隧道进口(K42+568 ),终点为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中甲村 (K59+343.511),路线全长16.77km,线路途经红尖山,火德坑村、经杨村、十里华、鲜邦村,止于龙岩市新罗区中甲村。
工程主要由主体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取土场、弃渣场/表土场、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等项目组成。工程总造价为4.09亿元。
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双向二车道;路面结构形式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线共设置桥梁10座,涵洞32道,分离式单洞两车道公路隧道1座。 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管理措施
为加强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工作,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我项目部在2016年8月29日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丘添茂任组长,项目副经理、环保工程师为副组长,由各专业工程师、各施工工区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对本合同段内的环境保护制定如下管理措施:
1.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提报有关环保计划,待有关部门批复后,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由项目经理部和施工班组建“环保领导小组”,对本合同段的环保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制定措施,认真执行。
2.重视环保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生产和环保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认真贯彻执行。严格遵守业主的环境保护政策,为了确保环境得到保护,不管任何时候都接受监理工程师、业主的环保人员及政府有关环保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检查,认真按照监
理工程师的指令工作。诚恳接受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和批评,并积极改进。
3.对弃土、石的处理:场地废料、弃土石方按文明施工有关规定运到业主指定地点,防止水土流失,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的影响和破坏;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作好水土保持工作,对易出现失稳和滑坡的弃土场,要采取支挡防护及完善排水系统,同时,必须对弃土场和施工便道进行植被覆盖;各种运散料的运输车辆,进出城区时要采取措施,如拍实、遮以盖面等,防止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按废土用来造田、废石用来填坑的原则,对不能利用的废土应按业主指定的位置予以填埋,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弃土堆放、管理。
4.对泥浆处理:作好水污染防治,有效利用水资源,坚决杜绝乱排乱放污水;按照《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要求,配备了专用的泥浆车、泥浆输送管泵、泥浆沉淀池、泥浆循环池,采用循环沉淀过滤的方法分级处理,禁止随地排放泥浆,桩基施工完毕,循环池和沉淀池应清淤回填,分层碾压后恢复原地貌,对泥浆进行合理处置,保证周围环境整洁。
5. 加强施工生产的环境保护工作:针对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环境破坏。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尽量不破坏植被。已破坏的将给予恢复。采用有效措施,消除施工污染。施工废水、生活废水妥善处理。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废水采用集油方式自行处理,免得污染水源及耕地。强化环保管理体制,健全环保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并与当地政府的环保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加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知识,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环保成为参建职工自觉行为。
6.保护生态:施工中注意保护自然和生态。水资源的开发,要持许可证并报有关部门备案,临时用地要恢复原貌。不随便拆废水利
设施,保护好河渠,不乱砍乱伐树木。施工使用袋装水泥时,及时将废纸袋收集管理,不可随地弃放或焚烧。开工前已明了的文物古迹,积极同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妥善的保护方法。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文物,及时加以保护,并主动报告文物部门及业主,在文物部门处理后,同意继续施工时,方可复工。 三、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部工程已基本全面开工建设,逐渐进入施工高峰期。 1、我部对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督导施工班组在施工中及时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做到“三同时”。
2、我部以往所承担工程建设中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意识,优化施工方案,施工中做好土石方合理调配,减少地表扰动,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我部由环保工程师及时对已完成的路基边坡实施骨架护坡、洞脸防护、截排水沟,以及临时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以及撒播草籽、TBS植草等植物措施。 四、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一)主体工程完成情况
1、路基工程:完成路基挖方81.82万方,占工程总量284万方的28.8%;完成路基填方67.44万方,占工程总量283.7万方的23.8%。 2、桥梁工程:完成桩基22根,墩柱18个,桩系梁9个。 3、涵洞、通道:完成4道,占工程总量26道的15.4%。
4、红尖山隧道:累计开挖、初支1468.5m,占工程总量4323m的34%;二衬累计完成1229m,占工程总量4323m的28.4%。 (二)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况
1、工程措施:边坡植草防护完成19200m2,骨架边坡防护完成38940m3,路堤边沟及截排水沟完成11840m3,M7.5浆砌石排水沟完
成420m,截水沟完成633m,挡土墙完成1490m,表土剥离11.50hm2。 2、植物措施:本季度撒播草种5000m2,累计完成14431m2;TBS植草13000 m2,累计完成14000 m2。
3、临时措施:临时围堰完成2810m3,临时排水沟完成3800m,三级沉淀池完成4个,在建1个,简易沉淀池完成1个,钻浆沉淀池完成1个,土工布覆盖28130m2,编织袋装土挡土墙完成55m3。 五、扰动土地面积情况
根据的《国省道干线横九线永福龙车至新罗中甲二级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20.93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为70.66hm²,直接影响区为50.27hm²。 截至目前,工程项目建设区扰动土地面积43.34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26.63hm2,直接影响区面积16.71hm2;尚未扰动项目建设区面积44.03hm2,已治理项目建设区面积7.10hm2。详见表1。
表1 项目区扰动面积情况表
防治分区 一、主主线工程 体工改沟工程 程防治区 改线工程 项目建二、施工场地 设区三、取土场 (hm2) 四、弃渣场/表土场 五、施工便道 小计 直接影响区(hm2) 合计 方案设计防治责任范围 57.80 1.71 1.48 4.82 0.65 1.96 2.24 70.66 50.27 120.93 累计扰动面积 20.86 1.02 0.37 2.92 0.53 0.93 26.63 16.71 43.34 尚未扰动面积 36.94 0.69 1.11 1.90 0.65 1.43 1.31 44.03 33.56 77.59 已治理面积 5.97 0.46 0.12 0.33 0.14 0.08 7.10 7.10
六、 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情况
我项目部在使用弃土场和施工便道前办理了审批手续,同时,同镇、村签定了临时用地租赁协议,明确了我方在退场时负责场地所有临时设施的拆除、地面平整、污染治理、山地植被恢复的义务,为此,项目部已采购了宽叶雀稗草种300公斤,计划于2017.02至05月份在各个弃土场播撒种植,对几个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的弃土场,在下游坡脚进行垒坝防护;施工便道弃用时,将用机械刨松表土,植草或种树绿化防护;对设计要求改沟砌坝防护路段,均已处理完毕。 七、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工程涉及河道改道。目前,上游段改河已修建至林汀桂铁矿渣场处,但却因渣场征地等问题改河被阻。该渣场占地及堆渣较大,系附近林汀桂铁矿场堆弃的弃渣,该渣场占用河滩地堆放,导致河道改道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只能通过临时排水涵管流经渣场至河道下游。但雨季汛期即将来临,由于该河道上游集雨面积较大,经常洪水爆发,若无法及时排出,上游将会瞬间形成堰塞湖或泥石流,危及渣场下游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市政府执法部门、汇通公司介入及时解决,确保河道改道工程顺利进行。
2、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路基施工扰动地表面积将逐渐加大,由于十里华征地问题导致现场绿化防护施工进度缓慢,进而影响了相关地段的植被恢复工作的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