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企业 R&D投入中的作用与定位 张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摘要:文章以国家创新系统为背景,分析了政府资助企业R&D投入的必 扣。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公共品的部分特性,当缺乏严格的制度保护 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资金投入对企业R&D的影响,即 时,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工艺R&D的成果,很容易被其竞争 讲的外部性问题,即一个企业的工艺(或产品)R&D的努力给其它企 业也带来部分利益,甚至增加了竞争对手的实力,这种现象在产业链 0引言 中表现尤其突出;换句话说,R&D企业的私人收益小于R&D的社会 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中,R&D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 收益。于是,那些私人成本大于社会利益的R&D项目就可能没有被 素。特别是在从资源导向型经济到知识导向性经济转换的时代背景 执行,创新和发明的数量就低于社会需求的水平,这就是政府资助企 下,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方面,国家不能单纯依靠大学和科研 业R&D项目的主要原因。公共支持减轻了私人投资者的成本,因而 机构的研发投入,企业部门的研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产生更多的发明和创新以达到社会均衡水平。 的角色。为了鼓励和刺激企业创新,政府通常提供范围广泛的资助: 2政府科技投入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如研发补贴、税收信贷、技术咨询等。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来源 根据Mansfield(1981)、Griliches(1979,1984,1992)、Mohen 于其自身的R&D投入,一方面来源于其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在 (1989,1990)Nadiri(1980,1993)等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发现R&D 发展中国家,政府给予企业R&D活动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是其中最 的社会报酬率是私人投资报酬率的几倍。如下表所示: 为普遍的手段(Tassey,2004 o在我国,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 表1 R&D投资的社会报酬率估计 大战略的提出,公共R&D支出不断增长,政府给予企业R&D 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从1997年到2007 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由409亿元增加到21 14亿元。《国家 “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幅增加财政科 技投入,确保各级政府在年初预算分配和财政超收分配中,财 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并制定了使我国 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 资料来源:John,C and Williams J.Measuring the social rate of re- 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的远景目标。 urn to R&D【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 998,voI1 1 3:1 1 9-1 35。 但是,相对于不断增长的R&D资助和补贴,中国企业具有重大 t突破意义的独立研发活动并不活跃,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比较低 括号内为标准差。 我们假定企业研发投资为i(含政府资助),其收益函数为:R(i) 下(安同良,2003 o特别是获得了绝大部分政府R&D补贴的国有企 。其中V(i)为企业研发投资i的社会价值,V(I)为增函数并 业,其R&D成果却远不及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因此,政府在企业 =yV(i)R&D投入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政府如何在R&D活动中做好自己的 且是边际报酬递减的,即 ,一 >0, ”: <0;y∈(0,1)表 定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示企业对研发成果的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即研发活动的企业报酬 1政府R&D投入的必要-眭 率低于社会报酬率。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又称研究与开发)是科学 C(i,g)为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成本函数,g是政府由于研发投资 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简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三类科 的外部性而对企业提供的研发资助。政府资助可以使企业承担的研 技研究活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的主要源泉, <o;Hall(2003)认为,对企业的外部投资 市场结构(准确地讲,是市场竞争度)是影响企业R&D动力的首要 发成本降低,即c关键词:R&D政府资助创新主体角色定位 替代效应和诱导效应。由此得出,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 对手所模仿,此即溢出效应。R&D的溢出效应产生了信息经济学所 发挥的作用和定位。 因素。尽管Schumpter曾指出,垄断性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 者而言,政府资助意味着该项目市场前景看好,企业可以降低研发融 担者,是技术变革的发动机。而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行为而言, 资成本,即c = <o。假定c = 赳>0,并且研发投资i的 R&D私人市场存在“市场失灵”,这也就为企业R&D活动中政府的 dldg ng 介入提供了恰当的理由。理论界认为造成“市场失灵”的源于R&D 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即c” = 的以下几个特性: 1.1不确定性 监 <0。企业研发活动的利润函数 为Tr=R(i)一C(i,g),那么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我们可以 。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R&D活动是开发新的未知的市场和技术,是对未知领域的探 确定企业R&D投资i的最优数量iR 一C =0对g求偏导数为: 索,其首要的特性就是在R&D过程中蕴含着巨大的、多种类型的不 确定性。这使得一方面企业从研发项目中占有和获利能力受到了局 R ”譬:ug 掌+c ng ” 限;另一方面企业在寻求重大技术进步的研发活动中要承担极大的 风险。所以,只有在政府引导项目投资和分担风险的情况下,才能达 到社会最优水平的私人研究开发。 所以, 三>O 1-2公共产品特性 昭 公共产品的属性:是排斥市场的形成,在消费上无对抗性,难以 由此可见,若O< 三<1,则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投入起 或不可能组织搭便车,建立和履行公共产品的所有权代价很高。因 dg 此,由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可能出现供给不足,这是政府公共政策选择 替代作用,若垡>1,则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投入起诱导作 的理论依据。而私人产品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形成私人产品的所有 权代价较低,很容易建立产品分配的市场。因此政府的作用就是保证 用。3政府资金投入对企业R&D的影响实证分析 市场的顺利运行。 1.3外部性 R&D的外部性使得竞争性市场结构对R&D的激励效能大打折 40 等= ,而c ”<0, <0 3.1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3.1.1政府资金投入的变量选取 政府对企业的资助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政府直接投资是一种事 研究具有如下的政策含义。4.1合理配置政府R&D经费资源 前支持的方式,如直接拨款。企业争取到政府资助的前提是必须投入 政府资助虽然可能存在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挤出效应,但 定量的配套资金,这使政府资金具有杠杆作用;间接支持则以事后 奖励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对R&D投入,是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 在总体上,政府资助政策是有利于企业的,特别是政府资助最终能够 增加全社会的R&D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在这个意义上,政府资助 重要手段,如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 政策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政府资助政策要有明确作用方向和方 3.1_2企业R&D的变量选取 式,以避免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政府资助的方向要集中在 从投入来讲,R&D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从产出来讲,R&D产出一般由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和专利数来衡 技术专有性较弱的领域,即技术外溢较强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资 助的对象上,主要资助专有性较弱的企业研发合作组织,促进其研发 量。 我国企业R&D资金来源一般有三种: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和银 网络结构的形成和新技术的扩散。4.2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 行贷款。同时,企业还向独立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部分R&D经费。 耍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政府在对企业R&D的项目资 因此,企业R&D经费投入即为企业自身R&D投入与企业向独立科 研机构、高校提供经费之和。企业R&D活动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 助中,不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刨新项目进行直接的干预,比如限 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等,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 定项目的规模和实施方式等,而应该通过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去选 政府的作用是 性,我们认为企业R&D活动的直接成果就是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择符合企业自身经营模式和要求的R&D创新项目,同时考虑R&D活动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惯性,我们认为,企业t一1 对企业选择出的创新项目进行评价、监督和补贴支持,针对承担 年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R&D经费的投入都将对t年企业R&D经费 R&D项目的不同治理能力的企业提出不同的治理对策,将“结果管 理”转为“过程管理”。这是政府对企业R&D支持中应保持的角色 投入产生影响。 3.2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定位。 根据分析我们可知,政府公共R&D主要有四个方面:(1)政府对 4.3发掘政府支持企业R&D投入的新途径 企业R&D活动进行财政资助;②政府向国有科研机构拨款进行 由于目前我国的科技体制尚不完善,中介技术市场尚不完备,企 R&D活动;③政府为高校R&D活动提供资金;④为从事R&D活动 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成为制约R&D产 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在了缺乏,我们在本研究中暂不考虑 出效率的“瓶颈”。所以政府部门应在促进官产学研结合方面开展更 第④点,于是,我国政府公共R&D不同方式对企业R&D经费支出 多尝试,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转化机制,把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移和 影响的测度模型如下: 网络化信息平台作为构建R&D环境的重要前提,确保信息的畅通, lnRE,=6诤lnR ̄,^+p lnRC __§8≈InRGt+舀 lnRl t-_p HlnRHt+st 促进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间的联合协同,加速先进技术和R&D 式中,RE为企业R&D经费支出,RC为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成果向企业转移。在这个领域的尝试可以迅速调整R&D不同主体 提升政府R&D投入的诱导效应。 RG为政府向企业提供的R&D经费资助,RV为政府向国有科研结 的结构性不足,参考文献: 构提供的R&D经费,RH为政府向高校提供的R&D经费资助,t为 【1]Aerts,K.&D.Czarnitzki.Using Innovation Su rvey Data tO Evalu— 时间下标,t=(1,2,…,12)(即样本期为1995—2006),E为误差项, icy:The Case of Belgium IJ].European Economic Re- 参数13.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具有杠杆效应(参数系数为 ate R&D Polsearch,2004 正),还是具有挤出效应(参数系数为负) 3.3回归结果及分析 [2]Guellec.D&B van Pottelsberge R&D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Panel Data Analysis Of 1 6 OECD Countries[Jl OECD Economic Studies,2001.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经 ADF检验,各经济变量是平稳的,我们利用Eviews3.1软件对上述 [3]John,C and Williams J.Measuring the social rate of return tO 回归方程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R&D[J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voll 13:1 19—135. InREt:一0 147lnRG一1+0 087laRC 一0 28lnRG 卜0 59InRV ̄+1 046lnRH +t [4]Song.B.The Effect of R&D on F_rms’Productivity G rowth and Survival[A],2004. 注:括号里的数字为t统计量 [5]Tassey,G.Policy Issues for R&D Investment in a Knowl— 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R&D活动进行资助对企业R&D经费支 edge-based Economy[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vol29: 出具有挤出效应,企业上~期的R&D经费支出对本期具有替代效 2. 应,相应的弹性系数分别是一O.28和一0.147,即说明政府每向企业 【6】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03(1). [7】师萍,张蔚虹.中国R&D投入的绩效分析与制度支持研究fM】.北京: 资助R&D经费1元,企业将减少R&D投入0.28元;企业上~期追 2008. 加投入R&D经费1元,今年则减少R&D投入O.147元。而政府对 科学出版社,【8】王小荣,b伟.企业R&D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信 国有科研机构和高校R&D活动的资助将对企业R&D经费支出具 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高校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弹性系数分别为 息化,2008(11]0.59和1 046,即政府对其科研机构每资助R&D经费1元,企业将 (3) 旧】张宝柱,黄辉.考虑政府干预的企业R&D行为研究【J].财经论丛,2009 增加R&D投入0.59元;政府对高校每资助R&D经费1元,相应 【1O】唐清泉,卢珊珊,李懿东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与R&D补贴的政府角色 地,企业就会追加1.046美元的R&D支出。而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定位【J].中国软科学,2008(6). 则没有通过检验,被踢除了回归方程。回归结果同时表明,在我国政 …】文芳.我国企业R&D投资状况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10) 府对R&D活动间接资助要比直接资助有效。总体而言,政府科技投 【12】蔡虹,贾玉健,张小惠.政府研究开发投资对企业R&D投资的影口向效 入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 果【J].宏观管理。2006 4政府在企业R&D投入中的定位 【13】杨华,程华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经济 本文的上述研究结论与近年来国内类似的研究结论比较接近, 论坛,2008.【141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 进一步证实了政府投入对企业R&D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借鉴国际 经验,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视角,站在政府决策的层面上,本文的 究,200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