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5期 2013年10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I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o1.27 No.5 Oct.2013 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读《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樊泽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16) 摘要:将全面质量管理科学应用于高等教育,关键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全面质量管理在提升高等教育教学 质量中的可行性;运用TQM改造(创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基于TQM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 路径选择问题。国内外高校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以及管理本身的性质证明了其可行性, 关键在于要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特点,创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全面改造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 式。应从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构建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真正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性, 强化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性和全要素性,采用全面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等层面形 成高等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3)05—0114—04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Effective Path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pretation of Management Patter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Based 0 TQM FAN Ze—he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in higher education depends on three crucial elements,i.e.the feasibility of TQM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QM in reforming or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 er education,and the selection of improvement path of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QM.Its feasibility has been proved by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nature of management.It is of importance to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4, ̄eform the manage— ment pattern of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aws and features of higher educa— tion.The effective path for TQM of higher education can be formed by establishing an overall outlook of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quality,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standard for educational and teach— ing quality,realizing all—member participation in TQM,strengthening the complete process and all factors of TQM in higher education,and managing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quality with comprehen— sive and diversified methods. Key word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improvement path 收稿日期:2013—03—29 作者简介:樊泽恒(1963一),男,安徽桐城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第5期 樊泽恒: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115 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争议不断,特别是实行高教扩招政策以来,规模的扩大引发出一系列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折射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问,如何提高高等 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和最高领导层关注的重要问题。 当下,高等教育界理论和实践者应该认真反思,群策群力谋求如何推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然 而,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的日趋复杂,使得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客观性和规律性、 分析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寻求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路径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如何提 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从哪些方面来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人们研究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时必须要 回答的,进一步说即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问题。尽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 程,提升路径多样化,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则是人们在思考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时必须直面的重 要要素,这也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学者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路径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 本人有幸拜读王章豹教授著的《基于TO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版)一书,认为该书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路径和方法等方面,对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OM)提升高 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给予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对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同时也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活动。高等教育引人全面质量管理是否可 行、能不能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怎样有效提升质量,这是其核心的问题。全面质量管理能否作为提 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笔者认为关键需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一是全面质量管理在提升高等 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可行性问题;二是运用TQM改造(创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问题;三是基 于TOM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问题。 一、关于全面质量管理在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可行性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发源于工商企业活动过程,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20世纪8O年代,西方高校特别是 英美高校就逐渐把起源于工商业界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并且得到迅速推广,到 1994年,美国有四百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实施TQM。从这个事实过程来看,西方高等教育界在将TQM 引入高等教育之前是做过缜密论证的,是在分析其可行性之后才付诸实践的。美国高教界认为,美国教 育问题部分原因在于学校的结构和管理方式,他们相信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可以成功地移植到教育 中来[1]7。。尽管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TOM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走下坡路,但人们并没有怀疑TQM 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研究的可行性,而是提出应该根据高等教育过程的特征,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引入 TOM改造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而不能照搬企业的TOM模式。 从管理本身来看,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规律对于所有组织都是适用的,管理是没有行业界限 的Ⅲ1]6 。全面质量管理创生于工商业企业,国内外企业长期实践证明其是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全面改进 和持续提高质量的新途径。就高等教育活动而言,从高等教育产业属性、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 主体以及质量管理发展的历程和质量管理实践等多方面分析LI]6 。,也不难发现它在高等教育教学活 动中应用是可行的。关于这方面,王章豹教授在他的著作中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在此不予赘叙。 二、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改造(创新)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2O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企业界掀起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热潮,TOM作为一种先 进的质量管理思想、模式和实践在企业生产领域应用极其广泛、深入,对企业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从美国和日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便很容易得到佐证。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领域日趋扩 大,不仅在企商业界广泛应用,而且在金融等第三产业乃至政府和学校等事业领域也得到应用。TOM 被引入高等教育管理已有时日,特别是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里推行较早,许多国家的大、中、 小学都还开展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高等教育某些领域(如课程计划、学校基本建设、教育 116 合// ̄.y--,Jk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O月 培训机构等)的应用也取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并不像它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那样经久不衰,而是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到20世纪9O年代末期,TQM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正在 从兴盛走向衰落 。究其原因,尽管影响因素复杂,但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人士并没对全面质量管理应用 于高等教育的可行性持怀疑否定的结论,关键在于如何将发源于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科学应用于 高等教育。众所周知,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有着质的区别,因此,全面质量管理 要引人到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改造。那么,改造的对象是谁?是改造全面质量管理还是借 助全面质量管理来改造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要改造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全面 质量管理之所以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不尽人意,原因是复杂的,究其主要原因是:①缺乏在 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理论体系;②缺乏推行TQM的意识和动力;③缺乏推行TQM的制度环境;④缺 乏推行TQM的资源条件;⑤缺乏推行TQM的文化氛围_】j7 。因此,要有效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在高 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就必须重视化解这些影响因素。要辩证地看待TQM在高校的应用性,要结合高校 教学管理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推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L1J8。。要融入全面 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创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服 务质量观;②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③根据事实管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④系统集成,实行 全校、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⑤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⑥预防为主,加强全过程教学质量 控制;⑦加强沟通,与供方建立互利合作关系_1lg。 ∞。高等教育理念创新是先导,先进的新理念必然要 引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高等教育理 论和实践界专家学者们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正因为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还受 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因而我们必须汲取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不要盲目地急于在高校推行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开展ISO9000质量认证以及实行程序化、文件化管理 等,而应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模式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管 理领域,这也是王章豹教授的基本观点和撰写该书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该书用“基于TQM的高校 教学质量管理”而不是用“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或“高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作为书名。事实上,该书 后七章“模式篇”的理论框架主要体现在一个“全”字上,而很少采用“产品”、“程序”、“文件”、“质量检 测”、“质量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等企业化用语。王章豹教授在深人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根据高 等学校教学过程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TO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七全”模式,即:全 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的教学质量标准,全员的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全要素的教 学质量管理,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及全面教学管理方法。这为我们有效应用全面质量管理于高等教 育教学质量管理或进一步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方法路线。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问题 研究高等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怎样通过实施高等 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来达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便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找寻和选择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如何选择路径,基于拜读王章豹 教授著的《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一书后的感悟以及本人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 个主要方面切人: 第一,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要落实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首先应该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来执行全面质量管理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根据高等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 内在特性,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即多样化质量 观、全面素质质量观、大教学质量观和以‘顾客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观”_1]1 。 第二,构建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质量与标准永远结伴而行,离开标准谈质量是空谈。因此, 我们在开展高等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建构一系列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 第5期 樊泽恒: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117 教学规律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众所周知,人才培养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高等学 校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不能照搬企业质量管理标准模式,应该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标准化成 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过程的特征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种类等特点,“认真 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内涵、特征、价值取向、制定依据、结构体系等基本问题,建立基础性与多 样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多元化的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1]”。。 第三,真正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性。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是教师的责任,而且也是管理人 员、服务人员、学生的责任。或者说,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事关施教者(教师)和服务者(管理和服务人 员),更重要的是事关教学对象(学生)。这与产品生产过程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实施高等教育教 学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要调动所有人员(包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营造全 面质量管理氛围,培育全面质量管理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 和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强化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性和全要素性。人才培养是一个较长时间跨度的过程, 涉及不同学习阶段、各个培养环节、方方面面的人与物的因素,因此需要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各个培养 环节、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过程和全要素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实现从招生入学到学生毕业的每一过程的 卓越化,最终达到目标的最优化,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只有在认真调查分析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的主要因素(如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学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等)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抓好教 学质量要素的改革、建设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落到实处。 第五,实施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是实施高等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 重要环节,是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TQM原理,应该建立全方位的教育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由各部门和各方面人员组成的质量监控网络,对教、学、管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监 督和控制,以保障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六,要采用全面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管理方法 的全面性,它倡导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质量管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与企业存 在某些相似之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高等教 育13益大众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者必须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主动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提 高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除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普遍的哲学方法以及新、老“三论”方法之外,还有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方法以及质 量管理与质量统计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管理方法等[1]3 。只有采用多样、科学适用的教育教学 管理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以上是作者在细读《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之后生发出来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但悟 之不全、思之不深,权作抛砖引玉,以期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之道。 总之,《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这部59.2万字的著作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等特点,正如该书作序者所说的那样:“本书紧扣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时代脉搏,以在工商企业界取得巨大 成功的TQM理论和方法为借鉴,结合高校教学实际,对基于TQM的高校教学‘七全’教学质量管理模 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全书用‘七全’这条主线,将高校教学质 量管理以及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方方面面问题串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从而为当下探索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行的操作路径。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EM3.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E23黄启兵,毛亚庆.从兴盛到衰落: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全面质量管理[J].比较教育研究,2008,(3):56—6O (责任编辑蒋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