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标、新高考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来源:二三娱乐


新课标、新高考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于7月17号到7月23在青岛举办的“新课标、新高考”研修培训。我们走进青岛二中、五十八中等多所名校,聆听了多位一线专家学者的讲座,有 理论、有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本次培训涉及到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社团建设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通过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

1、高考改革使教学发生新变化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下中,“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统一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以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走班制”的实施在空间和时间上造成了班主任、教师与班级学生的“分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做好教学追踪,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2、 高考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高考制度的改变,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教师现有素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丰富、加强、改进: (1) 教学理念要改变

新的高考制度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录取机制,取消文理分科,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应试教育模式走出来,要从单一的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磨练,突破旧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以不同视角广泛地解读课程,将原有从既定知识的展开到既定知识的总结的教学思路,变为知识的各种生成、联系及拓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 教学方式要改变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建构学习共同体。要形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当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科的价值,强化应用意识,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

(3)班级管理要改变

“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与“育”的分离,班级管理难以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教师需通过引领学生参与班规修订,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突破传统管理模式。

二、问题及对策

随着浙江、山东等地新高考的推进,新高考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学科教师的需求量出现“潮汐现象”、硬件设施不足、教师队伍准备不足、课程开发不充分等问题。结合我校实际,为了迎接即将开始的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课程顶层设计,引导课程建设。开发更加丰富的校本课程,适应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需求。全力构建学校课程分层结构,引导学科分层课程的建设。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自我加压,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关注时政,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学校需要为教师队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开阔视野,及时跟进高考最前沿。

3、高度重视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从学校层面统筹谋划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组建专职生涯规划教师专业队伍,真正做到生涯教育进课堂。建立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职业体验,了解职业,了解社会。

4、加强社团建设。社团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重要措施。多渠道整合资源,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加强社团活动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志们,虽然眼下我们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抓好特色办学,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打造学校名牌,学校的明天一定很美好!

最后,祝给各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学校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