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
的形象,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 教材分析:
《卡罗纳》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该组课文围绕“人间有真情”的专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安慰他,默默的关心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二是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3.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即边默读,边批注,边体会。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再加上学生与主人公卡罗纳年纪相当,也就更容易产生心理和感情上的共鸣,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理解与体验。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查字典、查资料书、请教家长等自己喜欢的方式 认识“遭、悯、咛、咐、啕”5个生字,理解“恍然大悟、号啕大哭”的意思。
2、在相互交流与反复朗读能表现卡罗纳悲伤和大家对卡罗纳关心的句子的基础上,能够体会卡罗纳的悲伤以及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学会用行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评价任务
任务一:针对目标一,设计三个活动:
1. 认读屏幕上的5个生字。(自己组一个词) 2. 将生字放在新词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3. 理解“恍然大悟、嚎啕大哭”的意思。
任务二:针对目标二,设计两个问题。
1. 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用“___”画出来. 2. 面对遭遇到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 用波浪线标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
批注自己的体会。
任务三:针对目标三,设计一个爱心传递活动。
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要怎么去关爱他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1. 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2. 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环节一 歌曲导入 激发情感 师:是呀,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曾有一位男孩儿在他妈妈生日那天为向他母亲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给他母亲写了一封长达8页纸的信,在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朵。(稍停顿)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这个才四年级的男孩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这个可怜的孩子名字就叫“卡罗纳”。(出示课题,齐读) 学生准确认读生字词,理解“恍然大悟、嚎啕大哭”的意思。 (评价目标一) 评价要点 环节二 检测自学生字词 1. 2. 3. 认读屏幕上的5个生字。(自己组一个词) 将生字放在新词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这些词语中,你有那个词语不理解吗?(重点理解“恍然大悟、嚎啕大哭”的意思。)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卡罗纳,走进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用“___”画出来. 1.交流感受:我体会到了一个( )的卡罗纳,是从( )感受到的。 2. 师:同学们,人的一生或许会经历很多痛苦,但最令人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失去母亲,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体谅的孩子,一定能把卡罗纳的伤心读出来,先试着正确地读读这些句子,再选择一句读好它。 环节三 走进内心 感受伤痛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爱的那份伤,那份痛! 面对遭遇到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 用波浪线标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先自学,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 (一)、来自老师的关爱。 1、“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请读读。(“!”——非常严肃、命令) (2)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3)老师对卡罗纳充满同情和关爱,她怀着热切的希望,要我们郑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让我们一起读。 2、课件出示:“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1)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带着感受朗读。 学生能自主安静而比较准确地找出相关句子。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学生能够积极交流,并读出悲伤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能主动积极流,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带着关爱的语气朗读句子,体会到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评价目标二) (2)感悟:“拉到、孩子”,再来读。 (3)师小结:伟大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再来安慰他一次。(齐读) (二)、来自同学们的关爱 1、生汇报:“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2、生汇报:“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这是多么关切的目光啊! 3、课件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1)细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感受,不要放过一个字,你会突然发现有几个词跳进你的眼帘。(“放 贴 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 (三)、来自长辈的关爱 1、出示:“卡罗纳站在??所以母亲把我推开了,她怕??” (1)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2)是啊,此时他正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他看到我的母亲来(接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他彻底崩溃了,他仿佛在说:??(生想象说)看到这情景,我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我恍然(大悟),没有再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了卡罗纳的手一起(回家去了)。 师: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卡罗纳》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 的教育。 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要如何去关爱他呢? 环节四 献爱心 深化情感 (配乐:《爱的奉献》) 师小结:同学们在你们的行动中,老师能够感受到你们已经学会了用行动去关爱卡罗纳,相信在所有人的关爱下,卡罗纳一定能从悲痛中走出来,乐观的面对以后的生活。老师替卡罗纳向你们说一声谢谢。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的这份关爱之情不光只对卡罗纳,还有那些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帮助的每个人。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学会用行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评价目标三)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每次教学略读课文,我都把它当成是一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训练。在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渗透,以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开展教学。
教学中,我原本想要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面对卡罗纳的悲痛,大家是怎么做的?谁最让你感动?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写出自己的体会。”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的积极投入,在学习“悲痛”的部分,学生展示积极,体会较多,再加上我注重学生的朗读体会,花费时间较多,所以在“关爱”部分,学生展示机会相对较仓促,朗读感悟也就被忽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遗憾。
整堂课下来,学生能做到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人物的主要情感,受到了关爱他们帮助他人的教育。所以在最后“爱心传递”活动中,学生表达关爱的方式都很真诚实际,再加上背景音乐《爱的奉献》的烘托,我也深受感动,我相信,这节课,给学生的启发与触动也是深刻的。只是时间关系,没能让每个学生站起来送上自己的关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