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文学经典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九年课外的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给教育者以启示,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日本重视课外阅读,很早就着手课外阅读推广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用“不止一年”的时间在思索:为什么少年这么不愿意阅读有趣的科学和文艺书籍,而那些轻松读物和低劣的惊险小说反而能吸引他们。这促使他去评价学生“真正的阅读”方面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可以理解为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的自觉能动性。
面对如此的境地,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诵读文学经典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的研究”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诵读文学经典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原生性动力,感受课外阅读乐趣。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依托学校诵读课堂,促使课内外有效衔接,让学生养成“依托诵读课堂阵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3、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4、适时地开展读书活动,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探索、总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合的有效策略。
5、重视积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给教育者以启示,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日本重视课外阅读,很早就着手课外阅读推广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热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苏霍姆林斯基用“不止一年”的时间在思索:为什么少年这么不愿意阅读有趣的科学和文艺书籍,而那些轻松读物和低劣的惊险小说反而能吸引他们。这促使他去评价学生“真正的阅读”方面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可以理解为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的自觉能动性。
我校是新成立的学校,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经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有喜有忧。喜的是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阅读;忧的是学生的阅读面窄,大部分学生经常看的书是漫画卡通类或者校园小说,患有严重的“阅读偏食症”,学生的阅读缺乏指导,实效差;仅有三成的学生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主题拓展阅读,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读物,阅读的随意性较大,总的来说,我校学生不但缺少阅读,而且他们还缺少课外阅读的指导。
我们开展诵读文学经典,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为的是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课外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师生沿着经典诵读这条主线,依托学校诵读课堂进行拓展课外阅读,他们的知识素养、文化视野、精神追求将会由量变而产生质的飞跃。我们认为,这项研究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我校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是提高我校师生素质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任务分工: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原生性动力,感受课外阅读乐趣;
(二)依托学校诵读课堂,促使课内外有效衔接,让学生养成“依托诵读课堂阵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1.根据学校经典诵读课堂要求确定课外阅读主题,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的范围,篇目。
2.教师明确课外阅读练习的具体要求。
3.不同年级、定不同课外阅读主题,教师把握推荐阅读读物的时机选择。 (三)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四)适时地开展读书活动,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探索、总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合的有效策略。
(五)重视积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提高。
开展本课题研究时,我们拟采取先调查后实践,由点到面,边研究,边总结,勤交流,常反思,循环反复,不断促进,总结提高来进行。
2.任务分工:
张盛添 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人员的研究过程,负责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谢梅兰 负责搜集资料,写相关总结并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乐爱萍 负责实验班实践研究工作及个案研究,课堂示范,发表相关论文. 五、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16年9月~2018年8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 - 2016年10月)
① 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
② 组织调查部分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现状,分析学生课外阅读特征,完成调查报告,确立课题,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③ 组建课题组,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高具体任务和要求。
(2)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8月) ① 分工落实。
② 进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研究典型案例。 ③ 通过同课异构、异课同型等赛课及分析完成有关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④ 邀请专家会诊,引领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诵读经典文学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施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① 收集、整理资料。 ②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③ 课题结题大会。
④ 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结果: 1.研究目标:
我们开展诵读文学经典,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为的是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课外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师生沿着经典诵读这条主线,依托学校诵读课堂进行拓展课外阅读,他们的知识素养、文化视野、精神追求将会由量变而产生质的飞跃。通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策略研究具体实现以下研究目的: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诵读文学经典,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具体目标:
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并主动从中汲取营养;能背诵较多的名家名篇(或片断);有摘录好词佳句及文章精华的能力,并学习分类;能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学习制作阅读卡片;能按某种要求剪报。
2.研究成果:
(1)论文 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各级教学论文评比,编印论文集,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2)课例 在县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 5000字左右,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资料汇编 《诵读文学经典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
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1、人力保障 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
2、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研究是以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 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制度保障 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月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论坛,收编教师优秀论文集并组织投稿。
八、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育论文撰写与例举:叶昂龙,宁波出版社,2015年。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5第一版。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尝试 李小娅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 为孩子们导航 ——谈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李冰霖
新课程下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常山县天马一小课题组 鲍一玫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张玉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 李丹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张浇娇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6
课外阅读要注意六结合 福建教育 2006、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