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兽医管理制度的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33卷第7期 牧业论坛 我国兽医管理制度的研究 谢云鹏 (凌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凌源[摘122500) 要]兽医工作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我国兽医管理制 度出发,分析目前我国目前兽医制度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先关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提高我国兽医管理水 平,促进畜牧业全面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兽医管理 法规,对畜禽产品的加工和质量安全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 监督管理。在动物产品加工行业,由于养殖最求利益的最大化, 兽医是用科学方法为动物进行疾病预防、疾病诊断和疾病治 疗的医生,其主要的职责在于为乡村动物提供疾病预防、治疗、 保健工作,尤其是在家禽病毒的预防控制和食品安全保障方面, 兽医在研究病毒的检疫、杀灭病毒病和切段病毒的传播途径,检 疫食品安全,确保流人到餐桌上的食品的健康。由此可见,兽医 在不仅在解决各种动物疾病,对畜牧业的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同 时对国家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中流抵住的作用。 1 我国兽医管理制度 1.1 我国兽医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兽医制度发展较晚,起源于2O世纪5O年代,提出的“看 槽保畜”制度,养殖户用槽米作为兽医的报酬,对提高了兽医的 积极性和保证养殖的户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60年代提出“猪病 防治保险”,养猪户根据其养的猪的数目向农村合作社缴纳一 定的保证金,兽医对养殖户的猪尤其是种猪进行免费的检查。70 年代提出了“畜病合作防治制度”,农户按照家畜的数量或者农 户的户数缴纳防治费,由生产队兽医对家畜进行免费或部分免费 检查,如果农户家畜意外死亡,生产大队还适当地给予一定的补 偿。80年代,对兽医制度提出了较大的改革,增加了畜禽防治技 术条例,加强了对疾病的预防,极大地提高了养猪户的积极性。 到9O年代提出了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是我国兽医改革 路上的重要突破;其中一轨为行政,政府将部门提高预防工作, 解决义务人员的分配;二轨为业务,兽医防疫部门保证免疫服务 质量。 1.2我国兽医管理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兽医管理制度实行的分层次管理制度,设立 了不同的管理机构,按照层次级别可分为中央、省、市、县四 级,和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两类,其中兽医局是我国兽医行政管 理的最高行政单位。兽医局主要的作用在于负责拟定我国兽医行 业发展以及兽药、兽医器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起草有关兽医、 兽药、畜禽检疫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政策,并指导其实施 和落实。其中对动物的防疫、检疫、动物产品的监测和审批也是 其主要的职责。目前兽医局下设五个职能单位,分别为检疫监督 处、综合处、防疫处、医政处以及药政药械处。 2我国兽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机构设置不健全 在我国,缺少集中统一管理兽医工作的机构,动物卫生工 作分散到不同的部门,导致了管理机构混乱、权责不清、效率低 下等问题。例如: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商业部门管理卫生监督, 防疫部门管理动物的买卖流通工作,这种管理机构混乱和职责不 清,使得我国兽医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麻烦。 2.2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在我国目前兽医立法方面制定了《兽医行政管理条 例》、《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但在动物食 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疾病检疫方面的法律仍然不完善,与西方国家 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缺乏有关执业兽医管理方面的法律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3缺乏财政支持 重大疫情的防疫,检测,治疗,扑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 力的支持,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较差,政府对兽医的财政支持力度 不够。使得出现疫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和治疗,导致进 一步的扩散和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兽 医工作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持较少,导致了兽医工作对疫情的防治 和判断出现偏差,扩大疫情的影响。现阶段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进 一步发展,已成规模化企业,但现有的兽医管理体制和兽医水平 较低,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兽医行业。为此,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投 入,积极对现有的兽医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3我国兽医管理的建议 3.1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主要目的是将政府兽医管理结构的责 任主体明确化,中央政府和地方兽医机构之间的关系清晰化,将 责任主体进行落实。将中央级别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纳入到农业 部,省级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由省级人民 政府根据本省各城市和乡镇的具体家禽养殖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 政策。各省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支高效、精简的兽 医工作队伍。要进一步完善不同级别之间的行政管理机构,规范 各部门的职能,保障其专门性和独立性。 3.2加强兽医法律制度建设 加强兽医法律制度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 面要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要积极的借鉴《国 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动物防疫法》有关健全的法律法规,逐步 建立起高效、统一、科学的兽医管理的法律法规;第二方面要积 极推行执业兽医制度,对从事兽医疾病治理、诊断和护理的所有 兽医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实行执业 上岗,保证兽医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动物疫情的防 治能力。 3.3加大兽医财政投入 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兽医工作的财政预算,保 证兽医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兽医机构及兽医从业人员的经费充 足,日常兽医工作正常周转。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等经 费全部纳入预算,及时拨款;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和财政部门要 加强对经费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使用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对兽 医事业部门收取的有关的检疫、防疫费用要及时、准确的上缴财 政。 参考文献 [11】 顾洪娟,邢军主编.兽医行政执法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9. 【2】 张艳.探讨农村兽医办公共服务体系【J1.魅力中国,2010, (19):15.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