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整合策略部编本

来源:二三娱乐
第五单元整合策略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有2篇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次交流平台(围绕“想象”展开讨论),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和一次习作(奇妙的想象)。

本单元是个“特殊”单元——习作专题单元。因此本单元没有传统的“语文园地”,课文数量较少,还有两篇习作例文。综上所述,本单元的课文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语文要素”——作者是如何通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来表达清楚、表达好自己的想法的。习作例文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指向于此。

作为习作单元,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想象”。想象,也需要教吗?如果需要,从哪里教起?这些,需要我们对两篇课文、两篇习作例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课题 小真的长头发 想象的内容 长头发的作用:能钓鱼、套牛、当被子、晾衣服…… 洗起来不麻烦:让妹妹帮着洗头发,让河水冲洗头发…… 也不会拖地上:烫起来……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一棵树→树上有鸟窝→小动物们住鸟窝→妈妈住进鸟窝→妈妈请小动物们吃东西→我肚子饿了,哭了→我的秘密被发现了 一支铅笔的梦想 梦想1:到山坡上发芽,开花。 梦想2:到荷塘里当荷叶。 梦想3:躲到菜园变蔬菜。 梦想4:到小溪里当船篙、木筏。 梦想5:到运动场当撑竿、标枪。 尾巴它有一只猫 猫是尾巴的,尾巴天天骑着猫跑。 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不能有一只猫? 1 / 3

想象的缘由 小叶和小美有长头发,而小真却留短短的妹妹头。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妈妈却叫我吃饭。 铅笔老憋在抽屉里。 为什么会有奇妙的想象?从上表中可以得知,在现实生活中有缺陷和不满,所以我们可以用想象来“填补”它。那么,什么样的想象是奇妙的?从几篇课文中可以看出:想象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展开,如《小真的长头发》《一支铅笔的梦想》;也可以顺着一条思路往下想,如《我变成了一棵树》;还可以把“主宾”位置倒过来想,如《尾巴它有一只猫》……老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示这些,以使之为习作服务。

二、图书分析

《语文主题学习》图书3《多彩的童年》中,有一个单元“想象的世界”是与本组课文相匹配的。共有7篇文章,分别是《捕梦的少年》《最美的花园》《美梦打印机》《奇怪的树》《我和云朵做朋友》《找个精灵做爷爷》《变形记》。

这几篇文章,有许多是从整本书中节选出来的,有的属于童话,因此不一定都能感觉出“现实的需要”,但都能体现出“想象的奇妙”。因此,它们可以与教材结合在一起进行阅读,从而使语言的建构更为牢固。也可以进行广泛阅读,从而感受更多更丰富的想象。

三、学习目标

(一)学会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读准音,认清形,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能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取文章的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能感受文中人物奇妙的想象,并透过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五)能借助提示,展开大胆的想象,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四、教学实施建议 课时 1 单元预习课 《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 课型 课题 语文要素 素养点 确定依据 拓展内容 1.会读生字词,将课单元导语 文读正确、读流利。 语文园地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 精读引领课 《小真的长头发》 1.能提取文中的信 2 / 3

单元导语 《找个精灵

息,并用自己的语言课后练习 叙述。 2.感受想象的奇妙。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1 精读引领课 《我变成了一棵树》 1.能说出想象的有意思之处。 2.能展开奇妙的想象。 1 略读实践课 《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 1 组文阅读课 感受想象的奇妙之处。 仿照课文的样子,展单元导语 开奇妙的想象。 课后练习 交流平台 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 课后练习 做爷爷》 《美梦打印机》 《捕梦的少年》《最美的花园》《奇怪的树》《我和云朵做朋友》《变形记》 1 习作指导课 奇妙的想象 能把想象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 单元导语 习作要求 单元导语 1 习作讲评课 奇妙的想象 是否能把想象的内 容有条理地写下来。 习作要求 1

整本书阅读课 苹果树上的外婆 感受想象的奇妙。 单元导语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