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铁矿选矿厂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来源 1
1.2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目的和任务 1 1.3 编制论证报告书的依据 2 1.4建设项目取水规模、取水水源和地点 3 1.5建设项目论证范围的确定 3 1.6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 3 2 建设项目概况 4 2.1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4
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4 2.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4 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 4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4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6
3.1基本概况 6
3.2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7 3.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9 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1
4.1取水合理性分析 11 4.2用水合理性分析 12
4.3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分析 12 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4 5.1水源论证方案 14
5.2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4 5.3地下水资源分析 15
5.4地下水可开采量确定 15 5.5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16 6建设项目取水影响分析 17 6.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17 6.2 取水对其它用户的影响 17 6.3取水影响分析结论 17 7退水影响分析 19
8水资源保护措施 20 9补偿方案 22
10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23 10.1 结论 23 10.2 建议 23 1 总论 1.1项目来源
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矿选矿厂(以下简称红光铁选厂)工程是本 溪县中等规模的铁选厂建设项目,设计年处理磁铁矿25万吨,年产铁精矿11.148万吨。为解决红光铁选厂生产和消防用水,现需寻找适宜的供水水源。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2002年3月24日联合以布的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辽宁省水利厅及辽宁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告,该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取水许可办理,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为此,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本溪分局受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1.2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目的和任务
对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矿选矿厂工程进行水资源论证,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对调水区、受水区其它用水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证项目建设用水的可行性、合理性,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的综合目标得以实现。
本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区的用水要求,在区域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建设项目合理的取水方案,以达到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编制论证报告书的依据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3 (二)规程规范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 员会第15号令)2002.3
(2)《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02]145 号)2002.4
(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 (4)《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5)《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6)《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460 号令) (三)采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四)参考资料
(1)《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矿选矿厂初步设计说明书》 (2)《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尾矿库初步设计》 (3)《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务操作手册》 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4建设项目取水规模、取水水源和地点
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提出的取水方案为:生产用水量223.46 m3/h,尾 矿库回水188.82 m3/h,选矿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5%。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同一时间火灾次数1次,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厂区内设有1000m3高位水池。
取水水源为距厂区东北侧约200m的四道沟,河边建蓄水池。取水规模为88.64m3/h,年取水量为27.53万m3。取水地点本溪县高官镇红光村,具体位置见下图。
1.5建设项目论证范围的确定
根据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选厂初步设计说明书,取水水源为距厂区东北侧约200米的四道河小沟,年取水量为27.53万m3。因取水地点为太子河支流上,结合项目区所在位置,取水水源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取水合理性分析的需要,故本次确定项目区四道河小流域做为分析范围,总面积8.5km2。
根据该工程的取水规模和当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确定该项目论证范围北起本溪抚顺交界,南至法台村河口的五道河流域,面积133.84km2。取水对象为地表水。
论证现状水平年为2009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 1.6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
受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委托,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本溪分局承担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选厂生产消防用水水源水资源论证报告。本项目的委托书见附件。
2 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项目名称: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选厂
建设项目性质:为新建工程
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选厂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为高官镇红光村,厂区总用地面积约22000m2,内设破碎间、磨矿矿仓、选矿主厂房、皮带通廊和配电室。尾矿库建设在选矿厂北侧400m的山沟内,汇水面积0.1037km2。矿山位于厂区西北侧约2.5km的红光铁矿。
2.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红光铁选厂工程设置2个磨选生产系列,设计年处理磁铁矿25万t,年产铁精矿11.148万t(预留废石量约占矿石总量的10%),主要工艺设备遵循“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易操作、维护简单、性能指标稳定、低能耗”的原则。
建设范围为自铁矿石运输至铁精矿出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设施、办公设施。
原矿品位TFE35.98%,铁精矿品位66.0%。 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
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以厂区东北侧四道河做为主要供水水源,采用取水泵站取水。生产用水取水工艺流程如下: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建设项目采用循环用水系统,触尾矿库少量蒸发和渗漏损失外,无退水。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1基本概况 3.1.1区域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本溪县高官镇红光村东北,属太子河流域,该区域地处辽东低山丘陵区,山多地少,其中山地面积占80%,耕地面积占8.7%,水域及其他面积占11.3%,
大体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格局,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海拨200米?550米,相对高差在350米左右。
论证区土地总面积为133.84km2,区内涉及高官镇的4个行政村,分别为新农村,西麻户村,红光村,法台村。人口62500人,人口密度为2450人/ km2。GDP为13.36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77亿元。,无耕地及大牲畜。
3.1.2气候特征
太子河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低山丘陵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的影响,年平均气温6?7?,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5%左右,平均无霜期在140天?160天左右。
太子河流域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24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331mm,远远超过辽宁全省平均水平。 3.1.3河流水系
太子河是辽河重要支流,有南北两个源头,北支发源于抚顺市新宾县红石砬子山,南支发源于本溪县东草帽顶子山,南北二支在南甸子镇马城子村汇合为太子河干流。太子河总流域面积13883km2.河长413km,其中本溪市境内面积4364km2,河长168km。太子河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北沙河、细河、清河、小汤河、小夹河等,本项目分析区中四道河为太子河比较小的支流。太子河属山溪性河流,河床比降1.25‰。
3.2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3.2.1水资源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1、水资源量
论证区属山丘区,故采用地表水资源量代替水资源总量。
太子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受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变化比降水剧烈。通过选用本溪站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比值分析,太子河
径流量年际间变化率较大,代表站本溪站最丰年水量是最枯年的4.37倍。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可以反映系列离散程度,从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中查得论证区的变差系数Cv值为0.46,说明年际间变化较大。
境内太子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44569×104m3,折合径流深为331.29mm。太子河支流五道河流域为论证区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27×104m3,折合径流深为256.07mm。
由于分析区域属于五道河流域一部分,因此选择其为参证流域,按照相 似流域模比法计算,分析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17.6×104m3,折合径流深为256.00毫米。区域内统计参数及不同保证率地表水资源量见下表:
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表
区域 计算面积km2 统计参数 不同保证率地表水资源量 (104m3)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104m3) 多年平均径流深mm Cv适线值 Cs/Cv 20% 50% 75% 95% 五道河 133.84 3427 256.07 0.46 2.0 4524 3256 2399 1508 计算区域 8.5 217.6 256.00 0.46 2.0 287.3 206.7 152.3 97.75 根据地表径流模数图,查得该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255毫米,由此可算得该区年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为:1000×255×8.5216.75×104m3。由此可见,上面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2、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24.2mm,受温带季风气候及特定地理位置影响,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0 %以上,最大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7%左右,具有汛期降水量大而集中,冬季降水少的特点。地表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地表径流的年
内分配与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极为相似,并兼有融雪水影响,6?9月地表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0 %以上。
3.2.2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源
论证区位于太子河上游支流五道河上,根据历年监测结果,论证区无废污水入河,农药施用量4.9t,化肥施用量184t,在安全使用范围内,无面源污染。
河流水质评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表水质量标准》
(GB3838-2002),选择PH值等16项参数,采用单指标评价法,五道河评价河长23km,全部为?类以上。
3.2.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对论证区进行实地调查,2009年论证区供水总量为277.4万m3,其中引水工程81.4万m3,提水工程196万m3。按供水对象划分,总用水量277.4万m3,其中农村生活9.6万m3,一般工业196万m3,水田灌溉71.8万m3。 论证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表单位:万m3
论证区 农村生活 一般工业 水田灌溉 小计 引水工程 9.671.8 81.4 提水工程196196
合计 9.6 196 71.8 277.4 3.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区整体水资源量相对丰富,本次以地表水资源利用率、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消耗利用率来反映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论证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8%,开发利用率相当低;论证区地下水开采率几乎为0,无大型地下水利用工程。
论证区耗水量104.1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在3%左右,远远低于辽宁省25.5%的平均水平。
综上,项目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水资源量的贫乏,而是在开发利用中如何避免盲目开发,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随着项目区工业用水的增加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开发会日益增多,因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当地水资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4.1取水合理性分析
(1)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本溪市是以钢铁产业为支柱的重工业城市,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红光铁选厂就是利用自备矿山?红光铁矿开采的磁铁矿,生产出铁精矿外销,所以该项目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根据本溪市政府打造东北亚有影响力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的相关政策,红光铁选厂设计规模为年处理原矿25万t,生产铁精矿11.148万t,必将为本溪市钢铁深加工产业链增添新的亮点。
(2)项目取水水源的水质、水量能满足生产、消防用水要求
兴隆煤矿地表年取水量27.53万m3,分别占P95%保证率下地表水资源量的28.16%,因此取水口断面可供水量满足取水要求。根据多年水质监测的结果,五道河流域水质类别为?以上标准,满足生产、消防用水水质要求。
(3)项目取水符合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要求
红光铁选厂地表取水水源为太子河的一级支流五道河的汇水支流四道河。根据《辽宁省水功能区划》,四道河属于五道河开发利用区,允许符合条件的合理开发利用,取水口现状水质为?类。
综上所述,本溪县红光铁选厂取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区域水资源条件,取水口水量、水质满足取用水的要求,项目取水是合理的。
4.2用水合理性分析
根据本溪盛源矿业有限公司红光铁矿选矿厂提供资料显示,其用水流程为2.4图中所示。
室外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1次,灭火延续时间2小时,一次来火冷却水流量15升每秒,一次火所总需水量108 m3,因在厂区内设有高位消防水池,所以消防用水按高位消防水池容积1000 m3估算。
根据选矿工艺要求,生产用水量为223.46m3/h,尾矿库回水为188.82 m3/h,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5%,其中新水补充量34.64 m3/h。
建设方提出的88.64t/h的取水规模,符合上文分析的消防和生产用水规模,该取水规模基本合理。
根据《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CJ42-1999及《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93,计算红光铁选厂的相关用水指标:
年总用水量:V总=1000+223.46×24×330=177.08万m3 年总耗水量:V耗=1000+34.64×24×330=27.53万m3 年生产总耗水量:Vcn=34.64×24×330=27.53万m3 吨矿用水量:总用水量?年产矿量15.88m3/t 吨矿耗水量:总耗水量?年产矿量=2.47 m3/t 耗水率:总耗水量?总用水量=1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
综上所述,红光铁选厂取用水合理,单位产品用水量、耗水率均满足《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CJ42-1999及《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93,说明铁选厂用水是合理的。
4.3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分析
通过分析桓仁县人民医院取水合理性所知,虽然医院用水总体上基本合理,但作为新建水源,应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的现实情况,利用好现有水源,在符合铁选厂生
产消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采取先进的用水工艺和生产装置,充分挖掘节水潜力。
该项目为钢铁加工项目,建议节水措施如下:
(1)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用水工艺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
(2)对水量、水质、水压、水温应按时进行监测和调整,使之符合用水标准。 (3)加强生产用水管理。大力堵塞跑、冒、滴、漏,降低输水管网漏损,鼓励节约用水。
(4)严格控制尾矿库渗漏问题,避免因防渗措施不到位而产生的水量渗漏损失。 通过以上节水措施,可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约水资源,减少社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5.1水源论证方案
红光选矿厂工程拟从四道河直接取水,该取水口来水主要受四道河上游来水的影响,分析范围为取水口以上8.5km2的流域面积河段,根据论证范围内径流量考虑论证现状水平年与规划水平年的取水水量与水质是否满足该项目用水需求,根据河流河势分析确定取水口设置是否合理。
5.2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5.2.1 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本次取水水源论证工作深度为二级,根据要求,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查勘,根据调查,**河上游除**水库外无其他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取水口,在该项目竹冲站取水口下游约18km处有娄底一水厂取水口,取水流量为32867m3/d,年取水量为1.2×103万m3,规划建设的斗笠山水厂从也从竹冲站处取水水,取水规模为4100m3/d,年取水量为149.65万m3,**河下游设有石安水文站,具有1961~2001年共41年的实测流量资料,根据水源论证二
级论证精度要求,水文资料系列一般要求30年以上,最低不低于15年,因此,工程取水口处来水情况根据下游石安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进行面积比拟得出。
该项目取水口位于**河上,**河发源于新邵县潘家岭,流经新邵县的椅子桥、三江口、孙家桥,于**市白马镇进入涟源,流经**市的老屋桥、杨梓江、石湾园、枧埠函、金盘湾,从西南侧的百亩乡进入**市区,流经娄星区的肖家洲,入**市城区犁头咀汇入涟水河,全长95km,流域面积807.2km2,河流评价坡降0.998‰,**河下游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1.6m3/s。
**河竹冲站取水口以上流域面积726.6km2,河流长72km,其中**河**水库以下至竹冲站取水口区域的流域面积为521.6km2,该段河流长度42.4km。一水
厂至竹冲站取水口段流域面积为78.4km2(一水厂以上流域面积为805km2),该段河流长度为18km,一水厂至犁头咀处流域面积为2.2km2,该段河流长度5km,**河上游有**水库,大坝控制流域面积205.0Km2,坝高28.5m,水库正常水位178.0m,正常库容550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防洪的中型水利工程。根据**市政府与**水库协议,**水库枯水季节放入下游**河的流量为3.0m3/s,合计9500万m3,本项目用水不取用这3.0m3/s的流量。
本流域下游设有石安水文站,站址设在**河富公亭至落花洲之间,控制**河流域面积806Km2。站址稳定,有1961~2001年共41年**河实测水位~流量资料,该站为国家基本站,观测精度高,整编合理,且与取水口处至**水库流域面积相差不到10倍,因此采用面积比拟法直接推求取水口处流量是合理的,本次设计直接引用刊印成果,选取1962~1994年33年的资料。因**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因此**水库以上流域面积不能用于计算取水口处的来流量。
5.2.2 来水量分析
本工程拟建2个1000m3的生产清水池调节,根据建设项目对取水设计保证率的要求,电力工程取水保证率通常取97%,一般工业用水工程取水保证率为95%,为保守
起见,水泥厂工程取水保证率采用97%(取水保证是一个保证程度,水文统计中的是一个统计的概念),根据水资源论证可供水量的分析计算要求,要求对丰、平、枯、特枯等四个年份进行典型分析计算,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选取枯水年(1974年)和特枯水年(1963)年进行典型年计算。(一般讲25%以上保证率的为丰水年,50%以上保证率的为中水年,75%以上保证率的为枯水年,90%以上保证率的为特枯水年,选取特枯水年更趋于保守)。石安水文站年平均流量频率表见5.2-1。
表5.2-1石安水文站年平均流量频率表 序号 年平均流量(m3/s) 年份 频率% 备注 1 40.11 1984 2.94 Q多年平均 =683.09/33 20.70m3/s
2 35.71 1970 5.883 27.75 1993 8.824 26.60 1982 11.765 25.10 1973 14.716 24.90 1981 17.657 24.59 1990 20.598 24.50 1992 23.539 24.30 1962 26.4710 23.90 1969 29.4111 23.48 1964 32.3512 22.50 1975 35.2913 22.00 1979 38.2414 21.80 1966 41.1815 21.76 1971 44.1216 21.70 1977 47.0617 21.10 1991 50.0018 20.10 1972 52.9419 19.90 1967 55.8820 19.90 1980 58.8221 18.90 1968 61.7622 18.60 1998 64.7123 18.50 1983 67.6524 16.80 1989 70.5925 16.59 1976 73.5326 15.10 1974 76.4727 13.80 1984 79.4128 13.40 1985 82.3529 12.80 1978 85.2930 12.50 1987 88.2431 11.70 1963 91.1832 11.70 1965 94.1233 11.00 1986 97.06 采用石安水文站年径
流系列,按式5.2-1进行验算而得出1962~1994年33年取水口处(取水口处径流
只计算取水口至**水库流域面积的产水,下同)年径流系列。 5.2-1 式中:
Q取水口:为取水口处径流系列(m3/s) Q杨:为石安水文站径流系列(m3/s) F坝址:为取水口控制面积(km2) F杨:石安水文站流域控制面积(km2) n=1,a=1:雨量修正系数;地处同一流域。 表5.2-2取水口处年平均流量频率表 序号 年平均流量(m3/s) 年份 频率% 备注 1 25.95 1984 2.94 Q多年平均 =282.90/33 8.57m3/s
2 23.11 1970 5.883 17.96 1993 8.824 17.21 1982 11.765 16.25 1973 14.716 16.11 1981 17.657 15.92 1990 20.598 15.85 1992 23.539 15.73 1962 26.4710 15.47 1969 29.4111 15.19 1964 32.3512 14.56 1975 35.2913 14.24 1979 38.2414 14.11 1966 41.1815 14.08 1971 44.1216 14.04 1977 47.0617 13.66 1991 50.0018 13.00 1972 52.9419 12.88 1967 55.8820 12.88 1980 58.8221 12.23 1968 61.7622 12.04 1998 64.7123 11.97 1983 67.6524 10.87 1989 70.5925 10.74 1976 73.5326 9.77 1974
76.4727 8.93 1984 79.4128 8.67 1985 82.3529 8.28 1978 85.2930 8.09 1987 88.2431 7.57 1963 91.1832 7.57 1965 94.1233 7.12 1986 97.06 通过分析计算,该取水
口97%来水保证率的年平均流量是7.12m3/s,年径流量为2.25亿m3,**河是娄底
城区生活用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根据现有规划,在取水口上游暂无规划取水口,因
此,规划水平年(2010年)认为上游来水条件变化较小,规划水平年来水条件可以 采用现状水平年的来水条件进行计算。
考虑到建设项目对取水保证率的要求较高,本论证报告选取典型年1974 年与1963年逐日来水条件进行分析,统计时段按照日与连续最枯3天、7天、15
天等四种情况分析来水条件,取水口断面处日来流情况根据下游石安水文站采用
面积比拟法得出,典型年取水保证率采用P-?型曲线进行分析。 表5.2-3取水口处75%枯水年(1974年)保证率年逐日来水情况表 单位:m3/s
序号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 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合计
1 2.78 3.84 3.84 2.78 13.27 8.67 73.13 7.83 2.95 7.31 3.31 2.63 11.03
2 2.17 5.22 3.84 2.63 13.91 7.57 38.12 7.83 4.21 6.54 3.49 2.78 8.19
3 2.47 7.05 2.47 2.78 8.67 7.05 22.97 7.83 4.58
6.54 3.49 2.47 6.53
4 3.31 28.60 3.31 2.95 6.80 7.83 14.63 7.57 4.21 6.33 4.03 2.32 7.66
5 2.47 23.43 3.13 2.95 56.50 7.31 12.23 7.05 4.21 7.05 2.63 2.32 10.94
6 2.47 10.42 2.78 2.47 45.04 5.42 10.68 6.54 4.40 6.80 2.95 2.47 8.54
7 2.47 6.80 2.95 2.47 14.30 5.00 12.55 7.05 5.64 6.10 2.95 2.95 5.94
8 2.47 6.10 2.78 2.02 33.39 4.21 10.68 7.57 5.00 5.42 2.17 3.31 7.09
9 2.47 5.22 2.78 2.02 37.60 4.40 9.25 7.57 5.42 5.22 2.17 3.31 7.29
10 2.32 4.80 3.31 2.63 19.35 4.80 7.05 6.54 5.42 5.22 2.95 3.31 5.64
11 2.17 4.58 5.42 3.13 11.91 7.83 6.33 6.54 5.00 5.42 2.02 2.95 5.28
12 2.02 4.21 5.00 2.63 9.25 7.57 165.02 11.65 5.42 4.58 1.89 3.31 18.55
13 2.78 4.03 4.21 3.31 8.35 6.80 263.39 11.33 5.42 4.80 2.17 4.03 26.72
14 2.95 4.21 5.00 6.33 11.65 7.57 64.71 8.67 5.00 4.21 2.32 3.31 10.50
15 2.63 4.40 5.64 6.80 8.93 8.09 51.77 7.31 3.66
3.13 1.89 3.13 8.95
16 2.63 4.40 6.33 6.10 7.83 9.25 32.42 6.33 4.03 4.03 3.13 3.49 7.50
17 3.13 4.40 5.87 5.22 6.33 8.35 16.05 4.58 5.00 4.21 3.49 2.78 5.78
18 4.40 4.21 5.00 4.80 5.64 6.80 10.10 4.58 4.80 4.21 3.66 2.95 5.10
19 4.58 3.66 4.40 28.86 5.87 16.76 26.86 8.09 5.64 3.13 3.13 2.78 9.48
20 4.21 3.49 3.66 66.66 5.22 82.83 21.81 8.09 10.10 3.49 3.31 2.95 17.98
21 6.54 3.49 3.31 28.60 7.05 53.07 16.05 6.80 11.91 3.13 4.03 3.49 12.29
22 5.22 3.49 3.31 12.55 7.31 18.64 11.65 7.31 10.10 2.95 3.13 2.95 7.38
23 4.21 3.31 2.95 8.67 6.80 12.55 10.68 5.64 8.67 3.66 2.47 2.78 6.03
24 3.66 3.66 2.17 8.67 6.80 38.12 9.25 5.42 8.35 3.84 2.95 2.78 7.97
25 4.03 4.80 2.95 10.10 8.93 73.13 12.88 4.03 7.57 4.58 2.95 2.78 11.56
26 4.40 3.71 2.32 6.80 10.42 40.38 12.88 4.21 6.80 3.49 3.13 2.63 8.43
27 4.03 4.03 2.63 11.65 8.93 23.43 10.10 5.00 6.80
2.95 3.31 2.47 7.11
28 3.49 4.03 2.95 13.91 42.78 31.90 9.25 4.80 5.87 2.95 2.78 2.95 10.64
29 3.31 3.31 7.57 28.15 120.37 8.09 3.66 5.42 2.78 2.32 2.63 17.06
30 3.49 3.13 7.05 16.05 97.07 7.31 3.66 6.10 3.13 2.32 2.63 13.81
31 3.66 2.78 9.84 7.31 3.49 3.13 5.03
平均 3.32 6.20 3.66 9.17 15.58 24.43 31.78 6.60 5.92 4.53 2.88 2.92 9.77 均值 Cv Cs/Cv 95% 97% 9.77 2.09 2 2.32 2.17
由P-?型分析曲线可知,取水口处在枯水年取水保证率(保证程度)为
97%的流量为2.17m3/s,最枯一天的平均来流量为1.89m3/s,连续最枯三天的平 均来流量为2.13m3/s(分别为11月11,12,13),连续最枯七天的平均来流量为 2.16m3/s(分别为11月11,12,13,14,15),连续最枯15天的平均来流量为 2.6m3/s(分别为11月6~20)。
表5.2-4 取水口处特枯水年90%(1963年)保证率年逐日来水情况表 单位:m3/s
序号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 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合计
1 3.90 1.93 3.23 4.25 8.22 32.88 8.48 3.38 0.78 1.56 1.56 12.94 6.92
2 3.55 1.68 3.22 4.41 7.90 39.02 6.34 3.06 0.78 1.56 1.68 14.63 7.32
3 3.72 1.81 2.91 4.25 9.84 21.49 5.64 3.06 0.78 1.56 1.44 12.62 5.76
4 3.90 1.81 2.90 3.55 21.10 14.63 13.27 3.22 0.69 1.56 1.81 10.42 6.57
5 3.55 1.93 2.90 3.22 26.02 10.42 13.27 3.06 0.36 3.50 1.81 9.06 6.59
6 3.55 2.32 2.90 3.22 39.61 7.90 8.48 0.93 0.48 1.81 1.81 7.90 6.74
7 3.90 2.60 2.73 3.72 21.49 5.87 5.87 0.83 0.48 1.56 1.81 7.38 4.85
8 3.22 7.38 2.73 4.25 15.66 4.62 5.40 1.31 0.48 1.81 1.56 6.86 4.61
9 3.22 5.87 2.60 5.01 14.63 4.81 5.01 2.32 0.48 2.32 2.05 7.12 4.62
10 2.90 5.01 2.73 4.25 50.61 4.25 4.25 5.87 0.93 2.46 3.06 11.33 8.14
11 2.73 4.61 2.90 2.90 23.30 3.90 4.25 4.81 1.34 5.20 3.72 9.58 5.77
12 2.90 4.41 3.90 3.22 15.34 3.72 14.24 9.06 0.93 6.34 13.59 8.74 7.20
13 2.90 3.72 9.06 3.55 24.20 3.90 28.47 5.64 0.78 2.22 27.50 7.90 9.99
14 2.73 3.38 11.33 2.60 95.13 3.22 15.34 2.30 1.13 5.34 16.70 7.12 13.86
15 2.90 3.22 9.64 2.90 7.05 20.71 10.10 3.22 0.78 3.72 14.63 5.87 7.06
16 2.60 3.38 7.90 1.13 43.42 21.49 8.48 1.56 1.13 4.81 10.10 5.01 9.25
17 2.60 3.38 6.86 1.24 31.90 9.32 7.90 0.48 0.78 4.61 10.10 4.07 6.94
18 2.60 3.55 5.87 1.44 19.87 6.86 12.94 2.28 0.62 40.71 19.48 4.24 10.04
19 2.60 6.60 5.87 5.40 14.63 6.26 8.48 1.81 1.13 3.55 1.95 5.40 5.31
20 2.46 16.70 5.40 6.34 11.33 4.81 6.10 1.81 2.32 3.22 13.91 5.40 6.65
21 2.60 12.62 5.01 16.37 9.84 4.61 5.87 1.81 2.05 2.90 10.10 4.07 6.49
22 2.05 9.84 4.61 39.61 47.31 3.90 5.40 1.44 2.05 2.60 8.22 4.25 10.94
23 2.32 7.90 4.07 34.30 5.87 5.40 3.90 1.56 2.19 2.60 50.02 4.07 10.35
24 2.19 6.86 3.72 48.92 5.01 8.48 3.55 1.34 3.06 2.32 39.02 4.25 10.73
25 2.05 5.87 2.60 37.99 4.07 35.79 3.55 1.13 1.13 2.32 40.71 1.01 11.52
26 2.32 5.01 2.90 22.39 3.90 52.29 2.60 1.13 1.81 2.05 21.49 4.25 10.18
27 2.05 4.61 3.72 16.70 4.25 25.11 2.60 0.93 2.19 0.78 15.34 3.90 6.85
28 2.05 4.21 12.62 12.62 4.25 24.20 2.19 0.78 2.05 1.81 11.97 3.90 6.89
29 1.81 10.10 10.10 3.90 13.59 1.81 0.85 1.56 2.05 10.10 3.72 5.42
30 1.93 7.38 9.06 3.90 10.42 1.56 0.85 0.78 2.05 9.32 3.90 4.65 31 2.05 6.10 4.25 3.22 0.78 3.28
平均 2.77 5.08 5.17 10.63 19.28 13.79 7.37 2.34 1.20 4.03 12.22 6.70 7.57 均值 Cv Cs/Cv 95% 97% 7.57 1.37 2 0.78 0.77
由P-?型分析曲线可知,取水口处在特枯水年取水保证率(保证程度)为97%的流量为0.77m3/s,最枯一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36m3/s,连续最枯三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83m3/s,连续最枯七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84m3/s,连续最枯15天的平均来流量为1.32m3/s,均出现在8月下旬。
一水厂位置处在枯水年与特枯水年情况下的来流情况计算方法同取水口断面位置处,计算结果如下:
一水厂断面处在枯水年取水保证率(保证程度)为97%的流量为2.50m3/s,最枯一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17m3/s,连续最枯三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45m3/s,连续最枯七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48m3/s,连续最枯15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99m3/s。
一水厂断面处在特枯水年取水保证率(保证程度)为97%的流量为0.89m3/s,最枯一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41m3/s,连续最枯三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95m3/s,连续最枯七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97m3/s,连续最枯15天的平均来流量为1.52m3/s。
规划水平年情况下,河流无大的变化,规划水平年来流量可以认为是不变 化的。
5.2.3 用水量分析
根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可知,该工程现状水平年用水量为4300m3/d,年取水量为156.95万m3,取水流量为0.085m3/s。工程生产用水比较稳定,在规划水平年将新增一条4500t/d熟料带余热发电水泥生产线,规划水平年(2010年)厂区用水量为8600m3/d,年取水量为313.90万m3,取水流量为0.17m3/s。
现状水平年取水口以上至**水库流域用水量(含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为0.2m3/s,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区域需水总量的平均增长率约为3%(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规划水平年,取水口以上至**水库区域内需用水量为0.23 m3/s,娄底一水厂至取水口区域现状水平年用水量为0.1m3/s,规划水平年为0.12m3/s。
拟建斗笠山水厂现状水平年的取水流量为0.081m3/s,规划水平年取水量为0.139m3/s。
**市一水厂现状水平年的取水流量为0.652m3/s,规划水平年取水流量为0.756m3/s。用水量表见表5.2-5。
表5.2-5各用水项目用水量情况表 单位:m3/s
用水项目 取水口以上区域 水泥厂工程 斗笠山水厂 一水厂至取水口
**市一水厂
现状水平年 0.2 0.085 0.081 0.1 0.652 规划水平年 0.23 0.17 0.139 0.12 0.756 5.2.4 可供水量分析
5.2.4.1 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拟建斗笠山水厂与一水厂的取水保证率均采用97%计算,分析趋于保守。拟建斗笠山水厂的取水流量为0.081m3/s,**市一水厂的取水流量为0.652m3/s。
**水库至取水口段农田大部分由**水库灌溉系统覆盖,通过实地调查,该段有10多处零星取水口用于两岸农田灌溉,取水量为0.2m3/s。
取水口处在枯水年取水保证率(保证程度)为97%的流量为2.17m3/s,最枯一天的平均来流量为1.89m3/s,连续最枯三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13m3/s,连续最枯七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16m3/s,连续最枯15天的平均来流量为2.6m3/s。
取水口处在特枯水年取水保证率(保证程度)为97%的流量为0.77m3/s,最枯一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36m3/s,连续最枯三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83m3/s,连续最枯七天的平均来流量为0.84m3/s,连续最枯15天的平均来流量为1.32m3/s,均出现在8月下旬。
由于本项目取水口与斗笠山水厂取水口处于一个位置,因此,取水口以上区域用水量直接考虑斗笠山水厂进去,即可供水量是上游来流量扣除了斗笠山取水后的流量,可供水量计算表见表5.2-6
表5.2-6 **河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单位:m3/s
名称 名称 来流量 用水量 可供水量 本项目取水量 取水后流量 取水后/可供(%)
枯水年 97%保证率下 2.17 0.281 1.889 0.085 1.804 95.50一日最枯情况下 1.89 0.281 1.609 0.085 1.524 94.72连续最枯3日
2.13 0.281 1.849 0.085 1.764 95.40连续最枯7日 2.06 0.281 1.779 0.085 1.694 95.22连续最枯15日 2.6 0.281 2.319 0.085 2.234 96.33
特枯水年 97%保证率下 0.77 0.281 0.489 0.085 0.404 82.62 一日最枯情况下 0.36 0.281 0.079 0.085 -0.006连续最枯3日 0.83 0.281 0.549 0.085 0.464 84.52连续最枯7日 0.84 0.281 0.559 0.085 0.474 84.79连续最枯15日 1.32 0.281 1.039 0.085 0.954 91.82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现状水平年,在枯水年情况下,水泥厂供水取水全年都是有保证的,取水是可靠的。在特枯水年,水泥厂有一日完全不能取到水,其他日期均能取到水,取水保证率为99.8%。
因此,在现状水平年,水泥厂工程取水是有保证的,取水是可靠的。 5.2.4.2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在规划水平年斗笠山水厂的取水流量为0.139m3/s;**市一水厂的取水流量为0.756m3/s;**水库至取水口段取取水量为0.23m3/s,水泥厂项目取水量为0.17m3/s。
可供水量计算表见表5.2-7。
表5.2-7 **河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分析 单位:m3/s
名称 名称 来流量 用水量 可供水量 本项目取水量 取水后流量 取 水后/可供(%)
枯水年 97%保证率下 2.17 0.339 1.831 0.17 1.661 90.72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