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925141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7.03
(21)申请号 201920259310.3(22)申请日 2019.03.01
(73)专利权人 商洛学院
地址 726000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
10号(72)发明人 汤引生 何尚彦 郭琳 (51)Int.Cl.
G09B 23/1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0925141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
隔板和面板,所述箱体的应演示装置,包括箱体、
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的上方通过合页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一侧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一侧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板上方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一侧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三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板、支撑杆、箱体、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三托板、第一托盘、第二托盘、箱体、隔板、搭扣结构,解决了无法立体直观的使学生观看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过程和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不方便收纳整理携带的问题。
CN 21092514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包括箱体(4)、隔板(5)和面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内部安装有隔板(5),所述箱体(4)的上方通过合页(3)安装有面板(17),所述面板(17)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托板(2),所述第一托板(2)一侧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一托盘(6),所述第一托盘(6)一侧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二托盘(7),所述第一托板(2)上方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二托板(10),所述第二托板(10)一侧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三托板(16);
所述第一托板(2)的上方放置有电池组(1),所述第一托盘(6)的上方放置有电流表(9),所述第二托盘(7)的上方放置有灯泡(8);
所述第二托板(10)的上方放置有开关(11),所述第三托板(16)的上方放置有线圈螺线管(15),所述线圈螺线管(15)上方的面板(17)内侧粘接有指南针(18);
所述第三托板(16)一侧的面板(17)内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表面安装有U型滑块(13),所述U型滑块(13)的表面卡接有永磁体(14);
所述面板(17)的上端面安装有卡块(21),所述面板(17)后侧的箱体(4)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的上方通过支撑杆(22)与卡块(21)连接支撑固定;
所述箱体(4)的表面安装有把手(24),所述把手(24)上方的箱体(4)表面安装有搭扣(19),所述搭扣(19)上方的面板(17)表面安装有搭片(20),所述搭扣(19)与搭片(20)互相卡接锁紧固定。
2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背景技术
[0002]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法拉第发现产生在闭合回路上的电动势(electromotiveforce,简称EMF)和通过任何该路径所包围的曲面上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这意味着当通过导体所包围的曲面的磁通量变化时电流会在任何闭合导体内流动。这适用于当场本身变化时或者导体在场内运动时。电磁感应是发电机、感应马达、变压器和大部分其他电力设备的操作的基础。在物理课堂上教学电磁感应现象时,往往需要教师做出电磁感应实验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便更加直观的加深学生的记忆,而现有的课堂实验在演示时非常不便,无法使所有的学生观看清楚,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
[0003]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0004]1、现有的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实验,在进行演示时,由于课堂人数较多,而讲台又处于平面结构,实验器材较多,无法使学生更加立体的观看到电磁感应实验的演示效果;[0005]2、在进行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后,由于实验器材较多,不方便归纳整理,更不方便教师携带,非常费时费力,增加劳动强度。实用新型内容[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解决了无法立体直观的使学生观看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过程和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不方便收纳整理携带的问题。[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包括箱体、隔板和面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的上方通过合页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一侧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一侧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板上方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一侧的面板内侧安装有第三托板。[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板的上方放置有电池组,所述第一托盘的上方放置有电流表,所述第二托盘的上方放置有灯泡。[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的上方放置有开关,所述第三托板的上方放置有线圈螺线管,所述线圈螺线管上方的面板内侧粘接有指南针。[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托板一侧的面板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安装有U型滑块,所述U型滑块的表面卡接有永磁体。[0013]优选的,所述面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卡块,所述面板后侧的箱体上端面设置有限位
3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2/4页
槽,所述限位槽的上方通过支撑杆与卡块连接支撑固定。[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方的箱体表面安装有搭扣,所述搭扣上方的面板表面安装有搭片,所述搭扣与搭片互相卡接锁紧固定。[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板、支撑杆、箱体、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三托板、第一托盘、第二托盘,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电磁感应实验演示所需的所有实验器材呈现于立体式的空间内,方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整个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连接电磁感应的过程,帮助加深记忆,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无法立体直观的使学生观看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过程的问题,在进行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时,打开面板,将面板以合页为中心旋转,利用支撑杆的上端抵接在面板上端的卡块内,支撑杆底端插接入箱体上方的限位槽内,实现对面板的稳定支撑,进而,在面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三托板、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将电磁感应所需的实验器材中的电池组放置于第一托板上,电流表放置于第一托盘,灯泡放置于第二托盘上,开关放置于第二托板上,线圈螺旋管放置于第三托板上,指南针直接粘接于第三托板上方的面板内侧,从而将所有的实验器材呈现出一个垂直面的展示状态,避免讲台上的平面演示无法使所有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试验的演示过程,从而使教学效率更高。[00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隔板、搭扣,使本实用新型在电磁感应实验演示完成后,能够方便的对实验器材进行收纳整理,方便教师后续的携带,省事省力,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不方便收纳整理携带的问题,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隔板,通过隔板将箱体内部分成三个大小不一的储存区域,将实验器材分类存放,电池组此类大型器材放置于最大的区域内存放,线圈螺线管和电流表此类器材放置于中等区域内存放,而开关和灯泡此类小型器材放置于最小的区域内进行存放,方便归纳整理,在收集完成后,利用箱体表面的搭扣与面板表面的搭片进行卡接锁紧固定,随之,教师通过把手拿取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携带,非常方便。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生磁现象的演示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生电现象的演示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俯视剖面图。[0024]图中附图标记为:1、电池组;2、第一托板;3、合页;4、箱体;5、隔板;6、第一托盘;7、第二托盘;8、灯泡;9、电流表;10、第二托板;11、开关;12、滑槽;13、U型滑块;14、永磁体;15、线圈螺线管;16、第三托板;17、面板;18、指南针;19、搭扣;20、搭片;21、卡块;22、支撑杆;23、限位槽;2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4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3/4页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6]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用电磁感应演示装置,包括箱体4、隔板5和面板17,箱体4的内部安装有隔板5,箱体4的上方通过合页3安装有面板17,面板17的上端面安装有卡块21,面板17后侧的箱体4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23,限位槽23的上方通过支撑杆22与卡块21连接支撑固定,箱体4的表面安装有把手24,把手24上方的箱体4表面安装有搭扣19,搭扣19上方的面板17表面安装有搭片20,搭扣19与搭片20互相卡接锁紧固定,面板17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托板2,第一托板2一侧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一托盘6,第一托盘6一侧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二托盘7,第一托板2的上方放置有电池组1,第一托盘6的上方放置有电流表9,第二托盘7的上方放置有灯泡8,第一托板2上方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二托板10,第二托板10一侧的面板17内侧安装有第三托板16,在进行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时,打开面板17,将面板17以合页3为中心旋转,利用支撑杆22的上端抵接在面板17上端的卡块21内,支撑杆22底端插接入箱体4上方的限位槽23内,实现对面板17的稳定支撑,进而,在面板17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托板2、第二托板10、第三托板16、第一托盘6和第二托盘7,将电磁感应所需的实验器材中的电池组1放置于第一托板2上,电流表9放置于第一托盘6,灯泡8放置于第二托盘7上,开关11放置于第二托板10上,线圈螺线管15放置于第三托板16上,指南针18直接粘接于第三托板16上方的面板17内侧,从而将所有的实验器材呈现出一个垂直面的展示状态,避免讲台上的平面演示无法使所有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试验的演示过程,从而使教学效率更高,第二托板10的上方放置有开关11,第三托板16的上方放置有线圈螺线管15,线圈螺线管15上方的面板17内侧粘接有指南针18,在进行电生磁现象的演示时,将开关11、电池组1、电流表9、灯泡8、线圈螺线管15利用导线进行串联连接,闭合开关11后,电流表9有读数产生,且灯泡8发光,表明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进而,手持线圈螺线管15在指南针18的正下方平移,观察指南针18中的指针是否发生偏移,若发生偏移,则电生磁实验成功,第三托板16一侧的面板17内侧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表面安装有U型滑块13,U型滑块13的表面卡接有永磁体14,在进行磁生电的实验演示时,将开关11、电流表9、灯泡8、线圈螺线管15利用导线进行串联连接,闭合开关11后,推动U型滑块13在滑槽12上向线圈螺线管15方向移动,直至将U型滑块13上卡接的永磁体14推入线圈螺线管15内部,此时,电流表9有读数产生,且灯泡8发光,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则说明磁生电实验成功演示,在箱体4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隔板5,通过隔板5将箱体4内部分成三个大小不一的储存区域,将实验器材分类存放,电池组1此类大型器材放置于最大的区域内存放,线圈螺线管15和电流表9此类器材放置于中等区域内存放,而开关11和灯泡8此类小型器材放置于最小的区域内进行存放,方便归纳整理,在收集完成后,利用箱体4表面的搭扣19与面板17表面的搭片20进行卡接锁紧固定,随之,教师通过把手24拿取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携带,非常方便。
[0027]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时,打开面板17,将面板17以合页3为中心旋转,利用支撑杆22的上端抵接在面板17上端的卡块21内,支撑杆22底端插接入箱体4上方的限位槽23内,实现对面板17的稳定支撑,进而,在面板17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托板2、第二托板10、第三托板16、第一托盘6和第二托盘7,将电磁感应所需的实验器材中的
5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4/4页
电池组1放置于第一托板2上,电流表9放置于第一托盘6,灯泡8放置于第二托盘7上,开关11放置于第二托板10上,线圈螺线管15放置于第三托板16上,指南针18直接粘接于第三托板16上方的面板17内侧,从而将所有的实验器材呈现出一个垂直面的展示状态,在进行电生磁现象的演示时,将开关11、电池组1、电流表9、灯泡8、线圈螺线管15利用导线进行串联连接,闭合开关11后,电流表9有读数产生,且灯泡8发光,表明其电路中有电流流过,进而,手持线圈螺线管15在指南针18的正下方平移,观察指南针18中的指针是否发生偏移,若发生偏移,则电生磁实验成功,在进行磁生电的实验演示时,将开关11、电流表9、灯泡8、线圈螺线管15利用导线进行串联连接,闭合开关11后,推动U型滑块13在滑槽12上向线圈螺线管15方向移动,直至将U型滑块13上卡接的永磁体14推入线圈螺线管15内部,此时,电流表9有读数产生,且灯泡8发光,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则说明磁生电实验成功演示,在箱体4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隔板5,通过隔板5将箱体4内部分成三个大小不一的储存区域,将实验器材分类存放,电池组1此类大型器材放置于最大的区域内存放,线圈螺线管15和电流表9此类器材放置于中等区域内存放,而开关11和灯泡8此类小型器材放置于最小的区域内进行存放,方便归纳整理,在收集完成后,利用箱体4表面的搭扣19与面板17表面的搭片20进行卡接锁紧固定,随之,教师通过把手24拿取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携带。[0028]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板17、支撑杆22、箱体4、第一托板2、第二托板10、第三托板16、第一托盘6、第二托盘7、隔板5、搭扣19结构,解决了无法立体直观的使学生观看电磁感应的实验演示过程和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不方便收纳整理携带的问题。[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6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7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2
8
2/5页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9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10
CN 2109251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5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