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恩师
作者:韩涛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年第09期
编者按:以职业命名的节日仅有三个,教师节是其中之一。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传承是它的使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两篇文章,主人公是老师们的老师。从文章里两位老先生身上,读者可以看到那个讲台上的“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因由,也可以看到在教师这个行业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可贵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的传承,是将人类文明的精华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有力保障。
1986年9月,我入小学一年级,任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我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是教我时间最长、科目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
任老师教我时已有50多岁,个头不高,身材很瘦,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镶边眼镜,一看就是很有学问的样子。任老师是地主家庭出身,在那个“红黑”分明、讲究家庭成分的年代,任老师因出身不好,一辈子没有娶妻成家。村里有了小学后,任老师作为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成了一名民办教师,家也搬到了学校又阴又暗的宿舍里。“臭老九”一干几十年,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拿着两块钱的工资,承担着几个班的复式教学。
任老师教学非常认真,对我们的学习抓得非常紧。 八十年代实行五年制教育,那时候农村教学条件差,教师配置少。一二年级都是任老师一人包班,教授全部课程。到了三至五年级时,任老师除了数学不教,其他课程全代。 低年级我们班语文、数学在全乡都是名列前茅。那时候穷,我们没有课外辅导材料。进入三年级后,任老师就找来一本《语文一课一练》,每天在黑板上抄练习给我们做。他在黑板上一字一句地抄写,连课外阅读也会一字不漏,待我们做完后,任老师就在讲台上不厌其烦一道题一道题地讲解,直到我们学会为止。从三年级到五年级,任老师一抄就抄了三年六个学期,抄了整整六本习题,数不清抄了多少块黑板。到现在想起,我还能依稀记得任老师站在黑板前抄题的身影。那时候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还埋怨老师放学补课。许多年后,当我自己也走上教学岗位时,才深深地体会到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任老师是多么令人尊敬。
任老师是个严厉的老师,对待学生一律平等,从不偏袒成绩好的学生。记得上五年级的时候,乡里逢庙会,我们十几个好学生中午时间赶庙会去。结果一贪玩,就误了下午上课时间。当我们抱着侥幸心理跑到教室门口的时候,任老师已经上课了,我们无一例外地被罚站在门口。任老师那堂课正在检查毛泽东《长征》的注释,全班同学能背下来的很少。担任学习委员的我站在门口高高地举起手,可是老师却严厉地告诉我,你迟到了,没有资格背诵。当时我的脸火辣辣的,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后来,老师教导我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我也牢牢地记在了心底。从此我再也没有因为贪玩而耽误学习,一直到我中师毕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任老师不苟言笑,对学生的爱也从不露于言表,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冬天天气严寒,简陋的教室挡不住北风的侵袭。任老师早早就在教室里生好炉子,还用纸箱把窗户糊上。破旧的课桌椅,不时会有钉子刮破学生的衣服。任老师就拿着一把小锤子经常检修班级的课桌凳。任老师住在学校,哪个学生没有吃上饭,他在下课后会给拿块煎饼卷大葱。 我们小学毕业后,任老师就退休了。任老师任教四十多年,我们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他把最后的光和热都给了我们。幸运的是任老师离岗前,民办教师得以转正,待遇水平提高了,退休后能拿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退休后,任老师住在乡里的教师集体宿舍,再后来宿舍拆建教师公寓。七十多岁的任老师,孤寡一人,就住到了乡里的敬老院。前年回家,闻得噩耗:任老师出车祸,失去了双腿。仅一年后,任老师离世,享年80岁。闻讯后,我们非常悲痛。任老师命运一生坎坷, 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家庭,也没有自己的房子,有的都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和关怀。
难忘恩师。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当长大后我也成了老师,才更加理解任老师的艰辛与不易。尊敬的任老师,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寄思,向您致敬,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