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来源:二三娱乐
第31卷 第1期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1.31 NO.1 2014年3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f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2014 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张春敏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北京100081) doi:10.3969 ̄.issn.1673—9477.2014.01.04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3—9477(2014)01—12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 又在资源占有和社会经济系统中此消彼长;另外, 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 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公共经 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 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作者进一步探索了二者 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论断是我党对社会主 的目标边界、产权边界、规模边界等逻辑界区,这 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标志着 就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两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划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即将进入新阶段。2013年l2月, 了政府和市场作用的理论边界。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王彦林博士的力作——《当 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该著作 从公共经济与民问经济关系优化的视角,深入探讨 了当代中国经济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全 二、从历史和实践角度,考察民间经济、公共 经济及其关系的历史演进 通过历史文献研究,作者考察了民间经济、公 面分析了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中的存在问 共经济及其关系的历史演进。作者研究证明,原始 题,构建了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理论体 社会时期的经济形式“公”、“私”难辨,只是到其 系。作者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运用跨学科综合研 后期才逐渐明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历 究的方法,系统、深入地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提 史中,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都缓慢地增长着,民间 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新观点。 一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产量的增 加、手工业种类的增多和手工品的精湛、商业的不 从理论和逻辑角度,考察公共经济、民间 断扩大和繁荣等,公共经济的增长表现为税赋制度 经济及其关系 、的变革、公共事业的增多、政府“重农”或“重商” 作者界定了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的内涵、特征、 经济干预政策的推行等;资本主义前期,民间经济 功能及其逻辑关系,构建了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 迅速发展,公共经济也逐步跟进;在当代资本主义 基础理论。作者认为,公共经济是社会公共部门为 条件下,民间经济与公共经济基本形成了互补、共 增进公共福利通过政府调控而进行的公共物品的生 进的状态。由此,作者得出结论:民间经济和公共 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公益性 经济及其关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一个 是其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其无偿性、强制性和计 动态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公共经济在社会经济 划性的特征,以及政府配置资源、调整收入分配和 发展中呈现出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结构不断变化 稳定经济的功能。民间经济是个人、企业等经济主 的特点,即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长河中,政府的 体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 作用呈逐渐上升趋势。 行私人物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 三、从正反两反面,分析当代公共经济、民间 的总称,具有私利性、有偿性、自发性的特征,以 及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积累社 经济及其关系的进步与问题 会财富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分析了公共 从建国以来的经济实践和当前的经济现状切 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 入,作者认为,我国公共经济、民间经济既取得了 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统一于 巨大成绩,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取得的成绩是:经 经济实践中,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前者为后 济体制改革使“政府”与“市场”逐步走向“各司  者提供服务和保障,二者同时产生,并有着类似的 其职”:政府职能逐渐转变,民间经济生长空间扩大、 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二者在主体、目的、功能、 增长迅速;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在主体关系上、运行机制、满足需要的性质及客体等方面相互区别,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供给上、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投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张春敏(1972一),男,河北秦皇岛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机制的配合上都有了显著改进。现存的问题是:公 围和个性范围两个方面。共性的公共经济范围包括 共经济失位与失衡并存;民间经济环境约束与自我 维护人民生存、安全、发展、自由与享乐的公共经 约束并存;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在界区上、主体上、 济形式;个性的公共经济范围是为解决我国现阶段 良性互动上以及在区域和产业布局上关系有待优 主要矛盾,实现社会转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化。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经济发 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必须具有的公共经济形式。展水平整体不高且不平衡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共性的民间经济是指即维护人民生存、安全、发展、 转型期政府职能的伸缩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传 自由与享乐的民间经济形式;个性的民间经济则主 统产权制度的弊端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公共经 要是以社会转型为目标的民间经济形式。以公共经  济体制的缺陷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对我国当前 济与民间经济合理划分为切入点优化二者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出了全面概览和深入分析。 四、从我国实际出发,系统构建公共经济与民 间经济关系优化的总体框架 从我国现阶段公共经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的 现状出发,作者提出了优化二者的关系的目标、原 则、内容、机制和评价标准。作者认为,优化公共 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之在互补、互 促、共进中逐步达至协调、均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达到该目标就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效率原则、社会和 谐的公平原则、经济平衡的稳定原则、经济发展的 可持续原则等。优化二者关系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是,优化公共经济内部关系;二是优化民间经济 的发展环境及其内部关系;三是,优化公共经济与 民间经济之间关系。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 需要构建完善、高效、科学的混合经济体制。评价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则需要着重从优化的前提 和结果两方面着手。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 的理论框架实质上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的理论 体系。 五、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现实路径 与策略 作者提出,解决优化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 经济的现实路径主要在于:定位公共经济与民间经 济的发展空间、完善经济调整机制、规范产权关系、 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作者认为,定位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发展空 间即合理划分二者的界区是优化二者关系的前提和 基础。划分现阶段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界区应 考虑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分工规律、社会 转型的要求以及物品供给效率和公平原则等。可依 据公共经济、民间经济的目标、职能、产权、规模 等划分我国现阶段二者的界区。从外延角度,我国 现阶段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范围,可分为共性范 作者特别强调,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 系,要完善调整机制,建立完善、高效、科学的混 合经济体制,这就直接阐述了政府与市场在我国现 阶段的基本关系。 针对我国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作者认为,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要规范 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我国公共经济的产 权问题表现为:政府责任缺位与越位并存;公共产 权供给主体上下层级、左右区域之间责权有待调整; 公共经济的产权监管和控制机制亟需加强;农村公 共物品供给主体责任大、权力小、财力弱,造成农 村公共物品总体供给不足。民间经济中的产权问题 表现为:民间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尚不能 得到充分、完全保障;生产私人物品的公有制经济 存在严重的产权不清晰问题;产权清晰与产权模糊 现象并存;民间经济中产权结构单一,一股独大现 象仍然严重。 作者认为,优化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关系, 还要营建发展环境,寻求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互补、 共进的“生态位”。把公共经济、民间经济作为“生 态位”加以考察,优化二者关系,要善于拓展我国 经济的国际“生态位”空问,提高国际竞争力;要 创建规范、高效的制度环境;要营建有利于公共经 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 然资源环境。 综上所述,王彦林博士的著作《当代中国公共 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从公共经济、民间 经济的概念及关系的界定入手,考察了二者关系的 历史演进及其现存问题,设计了二者优化的理论框 架,并提出了优化路径和策略,对当代中国公共经 济、民间经济及其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为 我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许多探索,其中多有原创性观 点。这对于公共经济、民间经济理论以及政府与市 场的关系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都将是很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王云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