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 )
A沉井基础 B扩展基础 C地下连续墙 D地下条形基础 E箱形基础 答案:BDE
2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 A柱下条形基础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D筏板基础 答案:C
1、以下基础形式中不需要按刚性角要求设计的是( )。 A.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墙下条形砖基础
C. 毛石基础 D. 柱下钢筋立基础混凝土独 2、以下属于扩展基础的是( )。
A.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B.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C. 毛石基础 D. 墙下条形砖基础
3、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 )。 A.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 B.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 C.地基承载力低 D.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 4、 柱下条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与( )因素无关。
A.柱网布置 B.边跨跨距 C.地基承载力 D.基础底板厚度
5、柱下条型基础梁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高度宜为柱距的( )。
A.1/6 B.l/3 C.l /10 D. l /2 6、各种型式的刚性基础的共同点在于( )。
A.均为墙下条形基础 B.均为柱下独立基础 C.均由砖、毛石砌筑而成 D.均由脆性材料组成 8、柱下独立基础发生冲切破坏是由于( )。
A.柱周边处基础高度不足 B.地基承载力不足
C.基底面积过小 D.基础材料抗压强度不足 9、以下破坏现象中,由于冲切而破坏的现象是( )。
A.基础底板被拉裂 B.柱子周边沿 45 。斜面拉裂 C.基础台阶处出现竖向裂缝 D.柱子与基础接触面被压坏 10、在计算( )时采用地基净反力。
A.基础底面尺寸 B.验算地基承载力 C.基础底板配筋 D.地基变形
11、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12、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理深d=1.5m,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米,γ=18.0kN/m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5米,γ=19.0kN/m3,φk=22º,Ck=16kPa;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γ=17.0kN/m3,φk=11º,Ck=10kPa;。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184kPa; (B) 191kPa;(C) 199 kPa;(D) 223kPa。
13.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长20m,埋深d=5m,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γ=18.0kN/m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γ=18.5kN/m3、水位以下γ=19.5kN/m3,IL=0.73,e=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 =190kPa。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D
(A) 259kPa;(B) 276kPa; (C) 285kPa; (D) 292kPa。
14. 某矩形基础底面积为3.8m×3.2m,基底埋深在天然地面下1.5m,设计地面高出天然地面0.5m。已知上部结构传至基顶的竖向中心荷载为1250kN,地基土重度为18.0kN/m3。基底附加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D
(A) 90 kPa;(B) 98 kPa;(C) 106 kPa;(D) 116 kPa。
15. 有一个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用着中竖向轴心荷载2400kN及力矩M。问M为何值时最小基底压力pmin等于零? B (A) 1000 kN m ;(B) 1200 kN m;(C) 1400 kN m;(D) 1600 kN m。 16. 矩形基础底面积为4m×3m,在基底长边方向作用着偏心荷载1200kN。当最小基底压力pmin等于零时,最大基底压力pmax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D
(A) 120 kN m ;(B) 150 kN m;(C) 170 kN m;(D) 200 kN m。 17. 某构筑物基础4×3m,埋深2m,基础顶面作用有偏心荷载Fk=700kN,其偏心距eF=1.3,基底边缘最大压力pmax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C
A.203.2kPa; B.212.1kPa;C.213.2kPa;D.217.4kPa.
18. 条形基础宽2m,基底埋深1.50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0m,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350KN/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土厚度为3米,天然重度γ=20.0kN/m3,压缩模量Es=12MPa;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其厚度为5米,天然重度γ=18.0kN/m3,压缩模量Es=4MPa;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78kPa; (B) 89kPa;(C) 109kPa; (D) 143kPa。
20.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F=160kN/m,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100kPa,基础埋深为d=1m,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C
(A) 1.0m; (B) 1.5m;(C) 2.0m; (D) 2.5m。
21. 拟设计独立基础埋深为2.0m。若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226kPa。上部结构荷重N=1600kN,M=400kN-m,基底处Q=50kN。则经济合理的基底尺寸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3.8m×4.6m; (B) 3.6m×3.2m; (C) 2.4m×3.2m; (D) 2.8m×2.6m。
22. 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360kNm,弯矩M=25.0kNm/m。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1.8m,则经济合理的基础高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280mm; (B) 380mmm; (C) 480mm; (D) 580mm。 25、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 (A B D);
(A) 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 (B)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C)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D) 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13.在下列情况 C 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
A. 摩擦桩或sa6d的端承桩 B. 端承桩或sa6d的摩擦型桩 C. 端承桩或sa6d的摩擦型桩 D. 摩擦桩或sa6d的端承桩 14.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 C 的优点。
A. 可采用很大的直径 B. 可采用很大的桩长 C. 桩身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 D. 可以基岩作持力层
15.对承受偏心荷载的基桩(群桩基础),当 B 时,其承载力条件得到满足。
A. C.
0NR B. 0NR和0Nmax1.2R
0Nmax1.2R D. 0NR或0Nmax1.2R
三、判断改错题(对者在括号内画“√”,错者画“×”并将错误的地方标出改正。每题2分,共12分)
1.无筋扩展基础的台阶宽高比是指基础的宽度与高度之比。 ( )
2.现场荷载试验时,低压缩性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常由变形控制。 ( )
3.在公式fafakb(b3)dm(d0.5)中,埋深d一般自室内地坪算起。 ( ) 4.持力层与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之比越小,应力扩散越快。 ( )
5.横向受力的桩,当l4.0时,桩底的边界条件对桩身变形及内力影响较小。 ( ) 6.端承桩基础的承载力小于其单桩承载力之和。 ( )
5.偏心荷载下的基础强度应满足Pmax≤1.2f,即偏心荷载下地基承载力提高20%。 ( )
6.当地基上部土层较好,而下部埋藏有软弱土层时,最宜考虑采用桩基。( ) 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基底净反力。( )
9.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 ) 7.刚性基础设计时,必须进行基础本身材料强度验算。( ) 8.在地下水位以上应采用γsat计算土体自重应力。( )
5.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强度应满足Pmax≤1.2f,即偏心荷的地基承载力可以提高20%。( )
9.浅基础的最小埋深为500mm。( )
三、填空题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 2002 )根据 、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
2、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① 所有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即满足地基土体强度条件; ②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部分丙级的建筑物尚应进行 验算; ③ 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以及基坑工程,尚应进行 验算; ④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 验算。
3、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 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 组合,不应计人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4、无筋扩展基础通常由砖、石、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砌筑而成。这些材料都具有相对较好的 性能,但其 强度却较低,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5、基础埋置深度是指 距地面的距离。
1.确定地基承载力方法有 、 和 等几大类。
2.确定基础埋置深度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和 。
3.按规范查得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当基础宽度大于_____米、埋深大于____米时必须进行修正。
4.在容许承载力按基础的宽度、埋深进行修正的公式为_____土的天然容重,m为_______土的加权平均容重。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当基础宽度b ,埋深d 时,需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修正,其修正公
f 。
6.在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或特征值公式中,b、d按 查表确定,取
m取 。
7.地基基础变形验算中的变形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8.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 、 、 和 。 9.框架结构基础是以 控制变形的。 10.砌体承重结构基础是以 控制变形的。 11.高耸结构基础是以 和 控制变形的。 12.单层排架结构柱基是以 控制变形的。 1.桩基按承载力的性状可分为 和 两种。 2.受压桩又可分为 和 。 3.桩基按受力性能可分为 和 。 4.桩基按施工方法可以分成 和 桩。 5.砂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 和 。
6.砂垫层的主要作用是 、 、 和 。 7.用于处理软弱地基的换土垫层法,其厚度需经计算确定,从提高效果和方便施工出发,一般可取 米。
8.在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 来处理厚度较大的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11、基础按埋深,可分为 和 两类。 11、建筑物的地基分为 和 两类。
12、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施工,一般采用 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施工 。
13、钻孔桩施工时,一般用 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14、浅基础刚性角值与 有关。 15、基坑排水方法有 和 两种。
16、埋置护筒的方法有 、 和 。 17、清孔有 、 、和 等几种方法。
18、刃脚主要作用是沉井下沉时 ,同时也有 的作用。 19、建筑物的地基分为 和 两类。
20、基坑坑壁支撑方法有 、 、 、 。 21、预制沉桩主要采用打入法、振动法、静压法和 等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浅基础的类型及特点。 2、简述刚性基础设计要求。
3、选择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哪些要求? 4、地基基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哪些? 五、计算题
某场地土层分布及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如图7-1 所示,若在该场地拟建下列基础: ① 柱下扩展基础,底面尺寸为 2.6m×4.8m ,基础底面设置于粉质粘土层顶面; ② 高层箱形基础,底面尺寸 12m×45m ,基础埋深为 4.2m 。试确定这两种情况下持力层承载力修正特征值。
二、计算题
1.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长20m,埋深4m,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9kPa,已知地下水位线
位于地表下2m处。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
地基土土层分布情况 层次 土类 层底埋深(m) 土工试验结果 1 填土 1.80 γ=17.8kN/m3 2 粘土 2.00 ω0=32.0% ωL=37.5% ω7.80 p=17.3% ds=2.72 水位以上 γ=18.9kN/m3 水位以下γ=19.2kN/m3 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 因箱基宽度b=8.5m>6.0m,故按6m考虑;箱基埋深d=4m。 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2.4,确定修正系数ηb,ηd的指标为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分别求得:
d(10)w2.72(10.32)9.8es11.00.8319.2 p32.017.3IL0.73Lp37.517.3
由于IL=0.73<0.85,e=0.83<0.85,从规范表5.2.4查得ηb=0.3,ηd=1.6 因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γ取有效容重为: γ’=19.2-10=9.2kN/m3
而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
mhi13ih1317.81.818.90.2(19.210)2.054.2213.6kN/m31.80.224i(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fakb'(b3)dm(d0.5)
1890.39.2(63)1.613.6(40.5)1898.2876.16273.4kPa
本算例中容易出现如下错误:
(1) 对持力层土层判定错误,采用了地下水位以上的容重计算; (2) γ未用有效容重计算,γm采用了持力层的容重计算; (3) 取宽度b=8.5m,未按6m考虑。
2、在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设计值,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所示,验算持力层承载力。
F=105kNM=105kNm填土16KN/¦mΓ=19kN/m 3.0mx3.5m粉质粘土¦Γ=19kN/m e=0.80 IL=0.74fak=230kPa ES1=5.6MPa淤泥质粘土g1.86MPa3填土 地基剖面(尺寸单位:m)3.50.801.50Q=67kN 解:(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因b=3m,d=2.3m,e=0.80<0.85,IL=0.74<0.85,查规范(GB5007-2002)表5.2.4可得ηb=0.3,ηd=1.6。
基底以上土的平均容重:
161.5190.8017.0kN/m32.3
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fafakb(b3)d0(d0.5)
2000.3(1910)(33)1.617(2.30.5)200048.96249kPa (1) 基底平均压力
FG105033.52.320p146kPafa249kPa(满足)A33.5 基底最大压力:
M105672.3259.1kNm
FGMAW259.1146188.3kPa1.2fa1.2249298.8kPa(满足)33.52/6所以,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本算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1)基础自重设计值G计算错误,如采用Gcd; pmax
(2)上部荷载合力计算错误,如未计算水平力的作用;
(3)Wlb/6计算中b值用3.0计算。
3、在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设计值,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所示
218kN/m3,e0.85,fak205kPa 粉质粘土:=
解:
(1).计算地基承载力fa(先不进行宽度修正) 对e=0.85的粉质粘土,查表得d1.0,因此有
fafakb(b3)dm(d0.5)=20501.018(1.80.5)228.4kPa 取减系数0.8,有
Fk180020013.77m2faGd0.8228.4201.8 取基底边长比为b/l2,则有 A0A0lb2l213.6l2.6m,b5.2m (2).验算荷载偏心距
基底处的总竖向力:FG1800220202.65.21.82507kN 基底处的总弯矩:M9501801.22200.621302kNm
M1302be0.519m0.867mFG25076故有满足要求
(3).基底最大压力验算
基底的最小边长为2.6m,故fa228.4kPa。
pkmaxFkGk6e250760.519(1)(1)299kPa>1.2fa274.1kPalbb5.22.65.2,不满足
要求
(4).调整尺寸
取l2.7m,b5.4m
FG1800220202.75.41.82545kN,弯矩M不变
M1302e0.512mFG2545
FGk6e254560.512pkmaxk(1)(1)274kPa<1.2fa274.1kPalbb5.42.75.4,
满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