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al System And Societv {I}I 缸会 2 0 o 9.1 2(下) .I 占 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专业特 相结合 雷学举摘胡超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为社会服务,直接感受社会生活,进行以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 劳动技能训练 科学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教育活动 当前,各个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砰,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多数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甚至没有结合,从一定程度削弱了社会实践对加强专业学 习、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作用。在现阶段探讨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实践理想教育劳动技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2—309-02 中图分类号:G456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 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对下次实践活动的改进和推动作用都是大有 在参加社会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团委加强广大团员青年思想教 裨益的,草草几笔,没有认真总结和思考。其次,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专业实践是大 过程中,没能和专业特点有机结合。由于社会实践没有与专业特 j结合,学生错误地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浪费学习时间,没有什 学生将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提高思想素 点十}质,发展专业技能,增强社会适应性,同时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 么意义,从而激发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降低了学生参 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寻找社会实践与 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现实情况是多数看见别人搞什么实践活 专业特点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建立相应的体制保障,寻找结合的 动,根本不做思考,盲目效仿,没有从自身的专业特点、自身的实 有效途径,对加强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 际情况出发,照抄照搬,导致一个学校内部很多社会实践从内容 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现状 到形式干篇一律,甚至连地点也没有多少变化。据不完全统计, 笔者所在院系的学生就前前后后到过泸州市养老院、敬老院去打 扫卫生、帮助老人、文艺演出,前后多次到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取得的成绩 经过2O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活动内容、组 支教、慰问、演出、联谊。这些活动要不要搞,答案是要搞,因为这 织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部取得了突出成绩。活动内容内容丰 些活动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怎么搞,搞多少次确值得商 富,包括“三下乡”、“四进社区”、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 椎。因为文艺、支教、心理帮助不是我所在院系学生的特长,他们 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就业见习、 在文娱、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不擅长,活动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创业实践、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社会宣传、抢险救灾、拥军优属、 走访英模、追访校友和“红色之旅”参观考察等。组织形式多样: 我认为我院(笔者所在院系为药学院)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应 该结合药学、中药学专业知识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中医药养生、中 有学校组织的,学生自发的,学校和地方联合组织的,学校和企业 药材的种植与栽培技术等,这样既 所学专业得到了应用,又切 联合组织的等等 就笔者所管理的学生就到过敬老院、福利院进 合了活动对 的需求。最后,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实践与 行过慰问、文艺演出等志愿者活动:到过乡镇、街道、社区开展过 专业特点棚结合,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近年来,部 清洁环境卫生、医学知识宣传、助老扶幼等活动。学生也利用寒 分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较好,组织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 暑假到家乡的各郜门、企业等地方参加社会实践。毋腐置疑,通 j:实践,既检验_『自己的能力,为当地解决实际困难,创造社会效 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思想素养得到提高,对为人民服务 益,更重要的是这批学生在实践中接受_『教育,陶冶_『情操,进一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了解了社会,增强了适应社会 步培养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 的能力;学生在活动巾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等等i部分学生还结合专业知识,参加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2006级中药学专业一男生就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引导、指导当地 农民种植中药材,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社会实践 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增强了综合竞争力。 (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与专业特点有机结合,没 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专业实践、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对社 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彤式、活动过程、效果评价的都足一知半 解。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完成学校老师下达的任务;部 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加操行分;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足 为了参加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从而拿‘个证书,此种现象,不 一(一)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足科技人才汇聚和科技成果密集的地方,充分利用这些 优势服务社会,使大学生个体和实践基地双向受益,本身就体现 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高校的科技和知识要转化为生产 力,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完成这 转化的有效途径。高校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的有机结合,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 升:在实践 {】1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止群众受益得实惠,无形 一中起到了宣传作用,将一定程度扩大学校的美誉度和声誉度。 (二)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和结合,使_人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 而足。他们的出发点或初衷都过于现实化和功利化,为实践晰 实践,其效果可想丽知 每年暑假返校后,我都要求学,丰交一份 但提高思想素质,尤其发展 r专业技能,增强社会适应性,同时为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从交上米的报告来看,少数同学根本没有参 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与专业特点相 加社会实践,从嘲上下载一篇社会实践报告,稍做修改甚至不修 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教育性、 改就交上来应付了事。有些同学即使参加了社会实践,也对实践 服务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如果能 报告不重视,当成~种负担,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报告对本次实 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进行社会实践,加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 作者简介:雷学攀,泸州医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胡超,泸州医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 309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2 0 0 9.1 2(下) jlI{l}IJ占缸金 识,等同于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专业思想教育,这种专业思想教 缺乏一些与专业特点结合紧密,团体化、制度化、长期化运行的社 育的效果远远大于在校园中进行的纯理论化的教育;而且,学生 会实践项目还不多。研究社会实践项Ilf化运作,是促进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知识是 活动深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够使一些精品、研究型大学 有用的,使他们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加 生社会实践活动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这种运作方式既保 对学习的兴趣,反过来又会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几条基本途径 证了实践项目的目的性、计划性,又能使活动经费、实践基地等有 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学校团委可以对社会实践实施项目化运 作方案,由学生组建团队,并与专业相结合进行项目申报,对申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理论教育的补 成功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比如:临床医学高年级学生可以组 偿,纳入到教学的内在环节中去。要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 建“学生义诊服务团”,送医送药到千家;中西药结合学院的学生 长期稳定,必须依靠科学的计划,严格的考核,把社会实践纳入教 可以组建“推拿按摩服务团”,为困难老人免费推拿按摩;法学系 学体系,成为校级必修课,前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认真系 可以组建“法律援助小组”,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困难群众提 统的培训,后期加以严格考核,认真总结注重交流,只有这样,才 供法律援助:药学院的学生可以组建“合理用药知识宣讲团”,为 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长期化,稳定化,也才能引起学生 百姓宣讲合理用药知识。 的足够重视。如果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专业特点结合的比较好,确 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社会实践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这一 实对专业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还可以给予一定学分,当 思路在我院还没有被重视。我相信,只要全院各相关部门积极参 然这需要在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实施。 与,尤其是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在科研部门、教务部门和专业教师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实行严格考核 (二)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课题化运作 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下,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这 在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能否以专业和课题为中心展 思路一定会变为现实。只有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有机结合,社 一开,是衡量其发展水平与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团委和科研 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才能产生互补效应,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互 部门合作,团委进行社会实践的指导,科研部门建立校内的社会 促进,共同发展。 实践课题并保障一定的课题资金,存此情况下由广大同学和各院 系在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申报课 题。学校团委和科研部门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课题论证并, 对与专业特点结合紧密的课题进行立项。然后确定专业指导教 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将社会实践同专业研究结 参考文献: 【1】李东.赵东呜.张艳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中国电力教 育.2009(1). 【2】刘赛男.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广西青年干部学 院学报.20O4(3). [3】田伟政,丰艳平.高职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研究.经济与社会发 展.2008(4). 合起来,走一条专业化的实践之路。 (三)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项目化运作 现阶段的社会实践多足自发的,以个体自愿参加的为多,还 c4】苏一,周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5】何园,张峥,顾斐雯,沈璐.黄红.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8). (上接第300页)无论是人力的支出还是财力的支出都没有切实 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规避的“难点”,传统的农村金融体系因对农 的用到关键地方;使得做出的相关成果与农村现实世界相脱节, 村的现实状况考虑不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 从而无助于农村经济法治建设,造成了人力与财力的一再浪费。 求,甚至在某些地区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现代农村金融 特别是规范化的中小银行、小额贷款等支农金融体系的建 3.我国法学发展和法治化进程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准。我国 制度,是~个农业大国。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治国方针应该是 立,将有效的契合农村经济的特点,也必将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 将农业问题放在第一位,这也就包括了农村经济在内的相关法治 展的强劲动力。 建设。但是我们的法制建设起步较晚,法制化进程也还没有达到 令人满意的程度;再加上我们的法律研究并没有将农村经济法治 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税收自古以来就是农民不能避免的 负担之一。我国现在农民负担的法定税费主要包括农业税,提留 “三乱” 研究提到应有的高度,这使得使得农村经济法治研究长期成为我 统筹费和“三乱”收费等项,这几年经过国家的规范治理,主要集中在农业税上,虽然农业税税率不高,但远 国法学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与推动也没 收费有所遏制,有起到明显的作用。 四、如何加强经济法对“三农”问题的辅助 高于发达国家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也高于发达国家农业所负担的 实际税率。跟具相应的统计,农业税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5%, 1.推动了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没有相应 这说明取消农业税并不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太大的影响。正因为 我们更应适当修改税法,用以减轻农民的实际负担。 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治的作用和意义就不能显现出来。那 如此,么再多的法条都只是一纸空文,不会有存在的实际价值。而国家 总之,“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法律的。而经济法在这一 通过 对“三农”问题所指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更要靠法律等手段来逐步 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我们应在不断完善经济法的基础上,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以及计划经济时代 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而达到其建设的预期目标。强化全社 宏观调控的实际贯彻执行,会的农村法治观念和农民的法律意识将会成为推动日后农村经 遗留的种种弊端,从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的稳定繁 荣发展,最终妥善的处理好“三农”问题,使得农民真正的走上小 济快速发展的极大助力。 2.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法律机制。经济法应当 康之路。 是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的意思自治和保护农民权利的 基础之上的。营造适宜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要将新 型的农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林乐芬琳彬乐.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现代经济探索.2002(8) 【2】李赛辉.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其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中国农村经济.1996(5). 用以在制度层面上解决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格局。 3.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法律体系。长期以来,资金缺乏一直是 3lO 【3】刘振英.江泽民主持法制讲座强调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人民日报.1999-06-1l(1】 【4】丁关良.加强农村经济法制建设,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高等农业教育.1999(9). 【5】李昌金.三农问题为何越研究越哑.中国乡村发现.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