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8期 农}7议题 弘扬科学精神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摘要) 汪懋华院士 在“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上的报告 二十世纪是人类广泛应用生物与工程科学技 术,改造传统农业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世纪。农业工 程在科技革命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的农业工程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 战。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农业总结起来可以说, 机遇是潜在的,挑战是现实的。 关于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研究的若干重要领域, 我们要关注世界在这个领域里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及其发展趋势,当然要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如何 跟踪和发展,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来指导 我们的科技创新。 保鲜等,它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技术创新的主要思路应该是保证满足绿色食品 的消费需求,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为目标的 新兴产业。这样的产业由于环保方面的制约,在美 国、在欧洲都已经转向研究封闭式的栽培系统的过 渡,因此,需要集成多学科的技术支持,包括生物、设 施、材料、控制、管理方面的集成多学科的支持。 第三,农业水土资源科学管理。水土环境保护 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共同性挑战。这一领域 遇到的是全球性水资源的制约问题。因此,如何高 效率的利用水资源,发展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如何使 我们在用水过程中保护好水土环境,不再去造成由 于农药、化肥施用以及水资源灌溉技术的不当或控 制不当,而造成广大的面源污染。它是一项水资源 的利用,灌灌系统的安排。实际上都牵涉到系统分 析、模拟技术的应用、系统技术的集成以及信息化智 能化的即时应用。 第一,农业装备技术将融合现代的设计方法,新 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信息技 术,向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世界农 业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注意到其中包括农业 装备设计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与企业的信息化,智能 变量作业机具装备的发展,传统生产方式的革新与 拓宽机械化服务领域有方式方面的研究。 一关于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早在本世纪4O年代, 美国就走了这一步。我1994年访问过台湾,台湾战 后开始农地的重划,在农业发展方面奠定了非常好 的基础。我想,对我们的农业发展,大家都在探讨, 种技术的发展,关键的是技术基础和创新意 识。我还是强调,技术思想的实践,对提升我们的创 新意识、发明的意识,针对我们自己的实践开发新的 技术思路,是非常有帮助并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第二,工程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工程科技 我们还得从技术的思路方面,更好地调整好资源的 利用和农业的产业结构和灌溉技术的发展等。 在灌溉技术方面,我国最近已开始用了激光平 地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最近为菲律宾水稻研究所研 究开发了非常简易的低成本的激光平地机。我们一 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施农业从国家的“九五” 攻关计划到“十五”的攻关计划,以及在高技术研究 的领域“八六三”研究领域都非常重视,从“九五”以 来,我国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在保证我们的菜篮子, 方面研究技术发展的趋势,同时根据我们自己的国 情来研究适用技术,把高新技术跟我们的市场需求 培育健康食品技术体系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 设施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种苗繁育、产后储藏、 与实际的资源成本条件等等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 农村窦( 工轻技术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f7议题 更多的技术创新的机会。 第四,农产品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是建立可 持续发展农产品系统,改善农民收入的关键。关于 如何开拓生物资源利用新领域,需要加强化工、生 2002年第8期 思想,就是要科学的利用资源潜力,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后果。现在又把保障食物 安全生产全过程的跟踪系统也纳入了精细农业的体 系里面。我们在北京的示范区,冬小麦的收获,完全 是按照引进的国际标准,采用规范化的操作,在GPS 物、营养卫生技术科学的支持。工程将在生物资源 的开发与产业化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产品的标准化、品质检测,过程控制等有关的先 引导下进行操作获得了我们自己处理的数据。这对 研究农田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研究和诊断有关管 进技术,智能信息技术在加工中的广泛应用,都为我 们提供很多新的机会。例如新的产品,储运的新技 术,包括环境调控的新技术。例如在精细加工方面 理方面的问题发挥作用。这都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 上已经开始搞自己的应用软件的开发,是我们中心 自己开发的产量数据储存,产量的生存技术的研究, 是按照我们中国的文化特点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 产品的品质监测、分级、过程的调控,使得我们这些 产品以及它带来的生物资源,能够更精细的得到利 我们要研究国际上技术的发展信息,要消化这些技 术,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一些技术创新。 我想强凋一下,如何正确理解精细农业具有的 用,精细的储运,包装好产品的增值,增加农民收 入。提高延长产业链的关键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技 术创新的机会。 思想实质和内涵的问题。传统农业管理和精细农业 管理的差别,后者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供、处理 和分析多方面的高时空分辨的资源数据,来制定管 理决策和实施作物生产管理。国外学者提出了精细 思维的问题,认为精细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理 论,一种思维方式,对于精细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 在对工具和方法的理解上,它不是一道可以硬性拷 贝的工具。而是一种灵活的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 一第五,关于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研究领域,将向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农业电气化与自 动化学科,也是农业工程的一个比较传统的学科。 它应该属于电子装备技术、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与计 算机技术作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实验性的科学技 术,作为二级学科的名称,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 要研究新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我认为其名称应 改为“农业电子信息工程”或者是“农业信息技术与 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应与农业生物、资源、环境、 生产过程学科、相关学科知识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交 叉渗透。 它的技术创新将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领域,例如 系列可用来帮助你持续改进的强有力的工具。 我们的农业工程师面临很好的机遇,但是也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使我们的科学技术真正为振 兴我们的农业,改造我们的传统农业,为推进新农业 科技革命作出贡献,还有很多自己不适应的方面。 3s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资源、环境 和生物信息获取的传感技术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技 术。农业资源、环境和生物对象多变的复杂系统的 空间技术,在设施园艺中就比较突出,支持农业装备 技术创新为电子智能化技术以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 要研究我们学科发展的对策,要弘扬科学精神,求真 务实,进取创新。江泽民主席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 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我想我们在 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要关注我们的学风建设,更要强 调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特别是要解放思想,突破 成和信息系统服务等等。 第六,精细农业,基于信息知识的现代农业经营 技术。这几年国内有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归纳起 来,它是基于农田内作物生长环境,时空差异性实施 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和勇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方 向,探索新知识,创造新方法,要实事求是,求真务 实,进取创新,要走向世界,放眼世界,来发展与国际 科技界的联系,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变量投入的生产精细化的管理技术体系,它的技术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根据录音整理) 。 枣村窦【羽工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