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03-04T11:21:02.37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7期供稿 作者: 熊莹[导读] 在当年的中考中,她英语居然考了98 分(平时她只能考60 分左右的)。熊莹(贵阳市第二十六中学,贵州贵阳550005) 一
后进生问题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它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英语学习中后进生的状态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 1.想学好英语,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2.开始很想学英语,后来慢慢地失去兴趣,认为学英语就是受罪。
3.对英语学习无所谓,没有具体目的。长此以往,他们就成了所谓的“英语后进生”。
后进生在学习英语上心理存在着障碍。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对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而初中英语课本中的课文或对话词汇量增加、语法难度深入,大大超过了这些学生生理负荷所容许的范围,使他们心理负担过重,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心理,渐渐地形成了心理障碍。作为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这种状况,帮助这些学生,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英语。要帮助后进生、转变后进生,就必须对症下药,摸清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 二
笔者根据学生表现和考试成绩,把学生划分为A、B、C三档,对听、说、读、写进行分层学习。A档的学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B 档的学生有一定的进取心,接受能力稍差,基础不太扎实,成绩一般,但是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进步的潜力较大。C 档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障碍,需要帮扶一把,给予一定的督促和辅导。然后将B、C 档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 档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几位组员,确定他们的帮带关系,负责他们单词过关、范文的背诵、疑问解答等,效果不错。通过学生分档、“传帮带”关系的确立,着重于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待后进生需要倾注相当的热情,在各个方面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后进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后进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后进生学习的兴趣。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的子女居多,大部分学生没有英语基础,相当部分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排斥英语学科的学习。
在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女同学,她是中途转到班上的。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吵闹的时候就睡大觉。倘若有同学出点小问题,她就带头起哄,顶撞老师,甚至辱骂老师,经常影响各个学科的课堂秩序,不管是批评还是说理,都是顽性不改。经过走访和深入了解得知她父母离异,姐妹由父亲养育,由于父亲的再婚而忽略了对她的关爱,使她性格变得孤僻易怒。但是慢慢地笔者发现她的发音和模仿能力都不错,反应快,只要想学的时候就学得快。发现了这一特点,就有意识地利用课后时间经常地找她谈心,逐渐建立了较好的师生感情。在课堂上也经常地叫她回答问题,让她没有时间分散注意力,即使是回答错了,也是以鼓励为主。下课还请同学帮助她,并经常地让她来读读课文或是背背单词,时间长了,她上课的习惯好多了,英语也进步了。在当年的中考中,她英语居然考了98 分(平时她只能考60 分左右的)。
2.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合适所教学生水平的录像材料,让学生亲眼目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游戏教学就是一种交际活动,运用得当的话,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更好地学到知识。
3.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有意识创设语言情景,面向学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在课堂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适当的教具,努力创造一个与现实氛围接近的语境。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任何可以用英语表达的都用英语来表达。可以由浅至深、由易到难。随着学生英语能力的逐步提高,在课堂上运用已学过的词句进行讲解,开始说得慢些,适当重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能基本以英语会话贯穿其中了。
总之,解决英语后进生问题一定要下大力气。教师既要给后进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学习的环境,加以正确的引导,经常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同时班级分档也作相应调整,这样就会给C 档学生提供动力,给A、B 档的同学造成压力。教师不必再事事亲历亲为,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自己唱主角,教师只要很好的发挥引导和纽带作用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