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年住宅问题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文化与探索 西部皮革 2017年5月 青年住宅问题研究 马玲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了解现阶段青年的住房现状和住房问题是关乎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多存在“房奴”现象, 并剖析其原因。同时梳理国内外研究状况,借鉴国外的住房保障的经验,为我国解决青年住宅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青年;住宅;房奴 中图分类号:TU241 1 引言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7)10—0192—01 1.1研究背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进入到新常态阶 段,一些社会问题显著,如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其中住 房问题的保障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但就我国目 心阶层”住宅需求。对于我国的建设也有借鉴之处,比如政府应作 为主力军或者牵头带动,在意识上高度重视,其次在法律和城市规 划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开发商或用人单位优惠政策,必要的时候应牺 牲一些自身的利益等。 前青年的住房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无论的租房条件的简陋、管 理制度的不完善,还是购房中房价的过高影响青年人的购买力,还 是政府在住房保障中对于青年这一庞大群体的保障问题的缺失。 1.2研究意义。青年人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活跃在城市的 各个岗位,然而在城市的落脚问题是关乎其自我存在的前提条件。 合理解决青年人的住房问题也是城市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关键。 俗话说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建设,青年住 房的保障无疑的重要一步。无论对于该地域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稳 定,关注青年人的住宅现状与需求都是迫在眉睫的。 2国内外研究状况与经验借鉴 2.1 国外研究。Ray Forest(1989)认为由于青年人的流动 性、工作的不稳定、收入的低水平等造成了他们在住房市场处于不 利的地位,Biehal Wade(1999)提出住房和社会服务部门忽视了青 年人这一群体的需求。20世纪20年代,伯吉斯(E.W.Burgess) 观察了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住宅布局后提出了过滤理论。 (2)俄罗斯:该国家对于青年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给予一定的解 决措施。首先它不局限于收入划分保障对象,是依据年龄划分。其次政 府在其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通过租金补贴照顾低收入青年,无论联邦 还是地方都给予财政的支持。我市可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借鉴,资金的 支持不仅仅单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更应该发挥其作用。 (3)美国:美国实行实物与货币两者结合的住房保障。对于低 收人和较低收入的直接实物保障,并且分为公共租房和廉价租房两 类。同时政府也会提供资金补贴,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 (4)其他:新加坡的组屋,是以政府为主建造的保障性住房。 同时还专门成立机构,实行保障性措施和监管。英国也是每年政府 投资建设一批住房来解决没有能力住房的人群。日本政府财政拨 款,同时与地方公共团体共同来提供。 总之,结合各国在住房保障问题的实施,不难看出,政府的力 量无疑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可和其他社会团体或者企业等共同 开发和建造。并且依据在划分保障性人群时尽可能覆盖全面,公平 公正。为了解决供需平衡,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人力、物力、财 力都要配套完成。借鉴各国经验,找出共性,又要依据我国现阶段 的实际情况,统筹兼顾解决好青年人的住宅问题。 3房奴 经研究发现许多青年人都被迫成为“房奴”一族,以下是剖析 其原因。 3.1传统观念的影响,“结婚的必备条件就是有一套属于自 己的房子”“有房才有家”这些观念根深蒂固,尤其针对男性而言。 2.2 国内研究。雷翔(1987)在《青年居住方式与青年住宅 形态》中指出青年住宅形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可变性。陈红、 i身}柯(2007)在《个性化的居住空间——城市青年住宅SOLO}中 指出青年人住宅需求的个性化,并以35甜左右的“SOLO”户型为 主。张建坤、姚燕(2009)在《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分析及 对策》指出问题突出是处于最低收入层和“房奴”。贾琳梓(2010) 提出影响住房的因素:宏观因素(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经济危 机),微观因素(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消费心理)。赵腾(2015) 存《城市青年住房问题的探索》中指出现阶段住房的问题,并首次 提出建设“青年梦想城”的建设。 与此同时,关长坤(2011)以南京市为例实证分析了青年白领 的住房需求;智慧(2013)对太原市高校毕业大学生住房问题进行 研究;李佳璇(2014)就昆明市主城区的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问题进 青年人不仅要立业,同时也要成家,为了结婚的需求是购房的一大 部分原因。这就导致青年人先付首款,以后逐月还贷款。 3.2想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多 的青年人不在愿意和祖辈父辈同住在一起,想拥有自己的住房,然 而自身资本不足,不能全额付款,只能成为“房奴”一族。 行分析;鲍杰(2015)以杭州市为例研究影响毕业大学生住房购房 的因素进行分析。 2.3经验借鉴 3.3消费观念的影响。如今的住宅不仅仅承载着住房的功 能,其符号价值的功能也愈发显得突出,住宅的区位条件、面积及 户型、物业管理及配套设施,统统考虑在内,“一步到位”的消费 观念,并且追求高质量的住宅,也使得成为“房奴”。 参考文献: (1)香港: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在职青年的属于“刚性夹心 层”对于住宅的需求属于刚性的,可是制度与政策又覆盖甚少。然 而香港地区为了解决“夹心阶层住屋计划”政府极其重视并给予了 大力的支持,无论从房价还是地价都赋予其优惠。降低地价无疑也 是降低房价,不仅拿地的资金变少,同时在后期建设过程中也有优 惠。但优惠不等同于质量的降低,从住房的设计、质量等都有严格 的把控和监管,不能偷工减料。与此同时在建造后需求者的申请也 井井有条,无论从申请人的鉴定,申请的标准,办理过程的公开透 明化,整体的动态监测等等。这较为公正平等的解决了一部分“夹 [1] 余南平.俄罗斯住房政策与住房市场的现状和未来[J].俄 罗斯研究,2006(01):48—53. [2] 赵路兴,浦湛.“夹心层”住房保障问题制度创新『J].城 市开发,2003(12). [3] 万婷.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建议[J].中国房地 产,20o5(1O). 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