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来源:二三娱乐
应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 CO32-+ H2O

HCO3-+ OH-

B.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2 + CO32-+ H2O == CO2+ 2HSO3- C.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2+ H2O == HCl + HClO

D.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 Cl2 + 2H2O == H2SO4 + 2HCl

2. 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0.1mol/L醋酸溶液的c(H+)约为1×10-3mol/L B.醋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mL 1mol/L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3.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 B.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

C. 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HA溶液比HB溶液酸性强

D. 由丁可知:将℃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4. 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点为平衡状态

第 1 页,共 8 页

A.该有机物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C.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应

5. 水热法制直径为1到100nm的颗粒Y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化合物),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4

B.S2O32﹣是还原剂

C.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每有3 mol Fe2+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 mol 6.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浓盐酸

B.常温下,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C.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D.工业上SO2转化为SO3用五氧化二钒作为催化剂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c(NH4+)/c(Cl-)的值一定减小

B.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弱酸HA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HA) > pH(盐酸) C.已知25℃时,HA的Ka=6.25×10—5,当pH为5.0时,HA溶液中

cHAcA = 0.16

D.某二元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必然存在:c(H+)+c(A2—)=c(OH—)+c(H2A) 8.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第 2 页,共 8 页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 A.①④⑦⑩ 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⑩ D.④⑤⑦⑩

9. 现有一组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涉及的化学反应均源于教材。 甲

已知甲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Mr(己)-Mr(戊)=28,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上述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相同 B.甲、乙、丁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戊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己

D.除去己中少量杂质戊的方法:加入NaOH溶液,蒸馏

10.全钒液流电池,简称钒电池,它的电能是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电解液中,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池组的隔膜,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电池总反应为VO2++V3++H2O

V2++VO2++2H+。下图是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完全放电后,正、负极分别为VO和V离子溶液

2+

3+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V2+-e-=V3+ C.充电过程中,负极电解液的pH不变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第 3 页,共 8 页

C.NaHCO3比Na2CO3热稳定性强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

12. 已知甲、乙、丙和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

A.甲为C,X是O2 B.甲为CO2,X是NaOH溶液 C.甲为Cl2,X为Fe D.甲为Na,X为O2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3 种单体加聚得到

B.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C.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5 种

D.分子式为C4H6O2 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的有机物有3 种(不含立体异构)

14.【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 15.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盐酸 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C.FeCl3溶液 D.CuSO4溶液

16.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D.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17.【全国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联考试卷(六)】香天竺葵醇具有温和、香甜的玫瑰花气息,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天竺葵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lmol该物质与lmolHBr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 D.香天竺葵醇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18. 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

第 4 页,共 8 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2是氧化铁

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

C.溶液甲加热、蒸发、灼烧也可得到24.0g固体 D.X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NO2和CO2生成

19.【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某化学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I.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Ⅱ.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机理。所用装罝如图所示。

已知:MnO2+2NaBr+2H2SO4

Br2↑+MnSO4+Na2SO4+2H2O

(1)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制取溴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罝,其接口顺序为(填字母):d接____, _____接_____, ______接c; ②检査装置气密性;

③C中加入固体药品,_______,再打开D处开关K,点燃C处酒精灯;插入铁丝于混合液中,一段时间后,D中液体沸腾,原因是_________ ; ④关闭C中活塞。

(3)A中对广口瓶进行热水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4)若B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能否确定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_____(答“能”或“否”)。 (5)査阅文献: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下的反应机理共分三步: I Br2+FeBr3Br++FeBr4-

①请完成第三步反应: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将A装置中浓硫酸替换成稀硫酸时实验失败,试从反应机理推测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20.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5 页,共 8 页

A.0.1mol/LNaHCO3溶液中:c(H+)+2c(H2CO3)=c(CO32-)+c(OH-)

B.0.1mol/LHCN和0.1mol/L NaCN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CN)>c(Na+)>c(CN-)>c(H+)>c(OH-) C.0.1mol/LNa2C2O4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H2C2O4)=c(HC2O4-):3c(H2C2O4)>c(OH-)+c(Cl-) D.0.1mol/LNH4H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pH=7:c(Na+)=c(NH4+)+2c(NH3·H2O)>c(SO42-)

二、填空题

21.以苯甲醛为原料,通过Cannizzaro反应来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式为:

CHO2+ NaOHCH2OH+COONa

主反应:副反应:2

COONa+ HClCHO+O2COOHCOOH+ NaCl

2

主要物料的物理常数如下表: 名称 苯甲醛 苯甲酸 苯甲醇 乙醚 实验步骤:

分子量 106 122 108 74 性状 无色液体 无色晶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相对密度 1.04 1.27 1.04 0.71 沸点 179 249 205 35 溶解度 水 0.21g 不溶 乙醚 66g -- 微溶 易溶 微溶 易溶 (g·cm-3) (℃) (1)仪器A的作用是 。

(3)①上层溶液1中除乙醚外主要有机杂质是 、 。 洗涤时先后用到了饱和NaHSO3 溶液、10%的NaHCO3溶液和水。 ②洗涤操作在 中进行。

a.烧杯 b.布氏漏斗 c.烧瓶 d.分液漏斗

③加入10%的NaHCO3溶液至 (填现象)时说明杂质已被除尽。 (4)若产品甲的质量为5.40 g,则产品甲的产率是 。

(2)蒸馏操作时温度应该控制在 左右。获得产品乙时进行的操作Ⅱ的名称是 。

22.某无色混合物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Fe3+、Ba2+、④CO32-、⑤SO42-、⑥

第 6 页,共 8 页

NO3-。取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I.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气体生成;

II.向I中所得的滤液中滴加足量Na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 ;写出II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判断其中阳离子存在与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3.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用下图所示实验来证明达到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为探究入不同质量的的质量/g 40s末体积 是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

1%

加入容器中,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加0.2 61 0.4 86 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0.1 49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为分析试管 滴加试剂 产生气泡情况 和I 5滴较快产生细小气泡 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II 5滴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III 5滴0.3无气泡产生 )

结论是___________,实验I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①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反应中

溶液加入

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

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和......

分解反应的催

___________(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

第 7 页,共 8 页

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4.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 (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1中的 曲线表示(填序号).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2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Ba(OH)

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恰好完全沉淀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