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艺文摘20 1 2年第8期 赵王城遗址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杨思勇 (河北省邯郸市园林局,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总结赵王城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原则、规划布局,重点分析生态景观区域的布局及植物造景特点,可供 遗址公园保护及其景观设计参考。 关键词:赵王城;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 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 空间。实践证明,遗址公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大型遗址保 护和利用模式,可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美化城市环 境,增强民众的自豪感,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当前,我国 遗址公园建设方兴未艾,在保护、利用、管理过程中还存 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重视揭 示文化遗产价值,实现遗址整体保护。重视考古学科发展 和公共考古知识普及,整合文化遗产资源。重视创新保护 展示理念,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优美生态环境l重视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众现实生活,积极动员社会各 界参与,努力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大遗址考古、 研究、保护、展示、利用手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遗址公 园建设模式【1】。 文物古迹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 涵。坐落在邯郸西南的赵王城遗址,是我国迄今保存较为 完整的战国时期古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 此,加强对赵王城遗址的研究、保护及开发工作,有着重 要的意义。 1赵王城遗址现状 邯郸兴起于殷商后期,战国时期成为赵国的国都,是 当时黄河北岸广袤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灿烂的赵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 响,对中国古代文化全貌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王城是当时王宫所在地,如今,这座宏伟的建筑在历史 的云烟中仅存一处遗址,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战 国时期王城遗址,1961年被列入第l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赵王城位于今邯郸市区南环路北侧一带,它是公元前 386年赵敬侯迁邯郸后赵国的宫城所在地,至公元前228年 秦灭赵国时止,前后经8代国君,历158年。现遗址由北、 东、西3个小城组成,平面成不规则“品”字形,遗址总面 积5.12 km ,是目前我国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 的一处王宫遗址。该遗址除北小城外,其东、西小城四周 均保存有城墙和门阙,残高3~8 m,东西约2 224 m,南 作者简介:杨思勇(1977一),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园林绿 化设计、管理工作。 北1 440余m。城内保存有大小夯土台8个,位于西城中心 偏南最大的夯土台称“龙台”,台底基东西宽267 m,南北 长296 m,残高17 m,四周均为梯田状,顶部平坦,是典 型的战国高台回廊建筑基址,也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建筑 基址。 “龙台”与其北编号为2号、3号的夯土台形成一条 南北中轴线,构成了西城建筑沿中轴线对称的格局,开启 了我国古代建筑对称格局的先河。现遗址东、西小城均为 半耕地,基本保留了原生性自然风貌,遗址外东、南、西 地带没有村庄和直接影响环境风貌的大型建筑物,有利于 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2规划原则 寻求文物保护、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建设3者的最佳结合 点,强化地区的文化背景与资源,为游客提供多种文化多 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的同时,将遗址公园建成海内外学术交流、 文化旅游观光、历史文化教育、市民户外休闲的场 。一。 2.1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以遗址为核心,加强对遗址的保护,使其保持原始风 貌的同时,尽量不要遭到自然、人为等因素的破坏。同时, 对已经遭到破坏的遗址进行修缮,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 利用文物资源。 2.2以文化为特色 以文化旅游为基本特色,突出赵文化,展现赵王城遗 址的历史、人文、风土民情等地方特色。 2.3文物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统一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开发过程变为生态环境建设过 程,在为遗址展示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优美 的休闲场所,为城市生态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规划布局 以赵王城遗址为主体,以赵文化为依托,以绿色生态 为基础,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历史文化价值,可供开展 文化旅游、科学普及、生态观光、日常休闲等活动的文化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遗址公园。分为遗址保护展示区 域和生态景观区域2大部分,互为依托,相互融合渗透,共 同构成遗址公园丰富的人文及自然景观。 3.1 遗址保护展示区域 即赵王城东小城、西小城区域,占地4.02 km ,以夯 土台、城墙、门阙为景观中心,通过保护、展示历史遗迹, 达到遗址合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的,分为历史遗址主空 间区、历史空间区、多功能广场区3个部分。 一91— CH l NESE HORT l CULTURE ABSTRACTS 3.1.1历史遗址主空间区将主要的遗址体现出来,成为 展示区域 入口门区 附表文化景观区4个展示区域特点 区域特点 主要的游览区域,包括中轴对称展示空间和地下遗址范围 展示空间,通过遗址保护、展示、景观创造、活动参与等 活动,充分体现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的赵文化精神。 3.1.2 历史空间区 对以土台等为保护对象的历史空间进 采用庄严的展示手法形成景观序列,形成具有强烈视觉感 染力的入口想象,突出遗址公园的主题。 室内文化展示区 由游客中心和展览馆组成,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模型 及音像资料对赵王城及赵文化进行全面展示。 室外文化展示区 由多道文化墙及大型群雕组成,以城墙为背景,通过壁 画、浮雕、雕塑、题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赵国重 要的历史事件及文化成就。 微缩遗址体验区 位于文化轴线北端与龙台成东 轴线,以地为纸、以石为 行环境整治,利用现有植被对土台进行保护,防止水土流 失对土台的影响,包括战场氛围展示空间。 3.1.3多功能广场区设置能开展各种活动的文化休闲空 间,起到集散作用,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区域,使 游客在体验赵文化的同时,可以释放心情、缓解情绪,体 验大自然的美景。包括庆典、聚会、活动场所空间等,可 以在此开展大型的活动项目,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赵文化, 并且能参与其中。 墨,使游人对赵王城的整体构架有更直观的认识。 堆山,形成丰富的山水环境,为植物及景观的多样性展示 提供较好的山水骨架。突破传统的科属展示的界限,以生 态景观的展示为要旨,以溪、谷、林、田、草、花、湖及 湿地的生态群落为展示对象,并设有观光塔、小农庄、科 考小屋、植物温室及部分服务设施,突出各景观区的景观 特色,形成独特且丰富的植物生态景观体系。 3.2生态景观区域 位于赵王城西小城西侧,占地1.2 km ,以自然生态 景观为主题,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设计,特别是植物造景 的应用,以及丰富的绿色健身项目的设置,为人们提供绿 色健康的生态休闲环境,分为文化景观区、生态展示区2个 部分。 4结语 位于生态景观区域的西部,包括入口 城市的发展,既要有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要有对新 3.2.1文化景观区门区、室内文化展示区、室外文化展示区及微缩遗址体验 的城市文化的开拓和创造,并不断创造出始终保持活力并 属于自己的新文化 。赵王城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 值,保护好遗址,不仅是邯郸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 成部分,更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明的重 要举措。我们既要搞好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又要通过发展 让邯郸历史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资源,让一个人文邯郸、 绿色邯郸、科技邯郸、和谐邯郸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单霁翔.试论考古遗址公园的科学发展[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 刊,2011,(1):15. 区4个展示区域(见附表),4个展示区域由南向北顺序排列, 形成文化轴线,并与王城遗址互为文化依托,形成了由直 观感受到心灵震撼的文化体验。第1圈层展示赵文化,包括 赵国图腾文化和赵国许多重大事件,建筑有赵文化的博展 馆和赵国的园林、赵圃}第2圈层与东部保护区的龙台在1 条中轴线上,反映出战国时代赵国的“礼、祀、戎”文化。 礼仪文化,包括朝堂礼仪、觐见礼仪、诸侯会盟礼仪等。 赵国朝堂礼仪从入口中轴线开始烘托气氛,使人感受到龙 台的威严。会盟礼仪拟通过1座建于水中的“渑池会馆”来 表现秦赵渑池会和蔺相如的慷慨机智。祭祀文化是再现赵 国的祖先祭祀、水神祭祀和山神祭祀。 “兵戎文化”要体 现出赵国的胡服骑射精神,在这条中轴线上设置有点将台、 演兵场、营寨、 “军市”、 “舟兵古渡”以及复原一段城墙 等。第3圈层通过列国驿站等建筑表现战国时期各国的不同 文化。 [2]丛宇,姚军,成斌.浅析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J].安徽建 筑,2012,(1):55~56. [3]李淑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初探[J].陕西林业科 技,2011,(3):51—54. [4]张关心.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初探[J].东南文化, 2011.(1):27—31. 3.2.2生态展示区位于生态景观区域的中心部分,挖湖 Landscape design of Zhaowangcheng site park YANG Si—yong Abstract:The layout principle and plan of Zhaowangcheng site park were summed up,and the pla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 ieal area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as a reference for site park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Zhaowangcheng;Site park;Landscape 一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