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三甲医院内设置和发展全科医学科必要性的探讨
如何在北京更好发展全科医学以解决群众”看病难”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基于三甲医院在医疗、教学上的优势,应学习其他地方省市的先进经验,在三甲医院设置和发展全科医学科,使之成为社区医院与大型医院双向转诊的桥梁,也可弥补三甲医院自身的不足,更大的方便患者,是北京全科医学的发展方向。从真正意义上:即能做到双向转诊、又能起到小病上社区、大病到医院的良性循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标签:北京;三甲医院;全科医学科;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医学的模式在逐渐转变,医疗改革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然而”看病难”仍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困境中,被称作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2011年国务院规范了全科医生制度。但中国目前的全科医生制度要如何发展?全科医生怎样才能更好的为民众服务?全科医生医疗服务体系怎样才能更好的符合中国的国情?一直是国家在探索,百姓很关心的问题。
现实向我们展示了在医疗条件好的三甲医院内发展全科的可能性。北京市三甲医院多,且交通便利,可能比去社区卫生机构更便捷;依托三甲医院强大的技术优势,将一部分患者带进社区医院,这在客观上使三甲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可能成为连接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的桥梁,真正承担起双向转诊的任务,从而带动社区医疗的发展,做到减缓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那么在三甲医院设立并发展全科医学科有哪些优势呢?
1医疗角度
1.1人力资源优势 三甲医院的医生多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专业素质及人文素养较高;且经过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有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更系统全面地从事临床工作。
1.2医疗技术优势 目前社区医院的诊疗条件比较简陋,检测手段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要。而三甲医院的诊疗设备先进、诊治流程规范,可以使患者尽快得到全面、系统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被反复询问及接受检查的时间,更大地节约了医疗资源。
1.3综合实力优势
1.3.1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医院里老年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他们常常同时合并多系统疾病,即使病情稳定,到三甲医院也不得不到2~3个专业科室就诊,非常麻烦;另外,专科医师有可能只考虑本专业的疾病,导致会出现合并多系统疾病的患者用药过多或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而在全科就诊可以实现对此类患者多
种疾病的综合管理,解决患者奔波于多个专科的实际困难。
1.3.2有初诊检查的优势 有些患者说不清自己该看哪个科,三甲医院的全科应该是最初的、最合理的选择。在这里对患者进行最初的询问、检查,将患者推荐到相应科室进一步诊治;许多复杂、疑难的疾病同时涉及多个专业,在全科设立病房可解决患者因多种疾病需要住院治疗时,各个专科相互推诿的问题。这样做,应该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看病难”的局面,依托现有的医疗体制和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由此,全科门诊分流了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可以为专科节省部分号源。
2教学角度
2.1全科醫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在三甲医院完成临床轮转,但在轮转期间各个专科只针对本专业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受训者仍缺乏整体意识。在三甲医院设立全科医疗科后,会有专人负责轮转过程中的全程督导,更有利于提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2.2中青年医师成长 二、三级医院的中青年医师成长需要经过系统的专科知识的学习;同时,专科医师也必须具备坚实而宽广的全科基础才能系统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疾病。
综上所述,在三甲医院内设置和发展全科医学科,设立门诊和病房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全科医学的教学工作和全科医师的人才培养,包括医学本科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全科研究生的培养、全科医师的持续继续教育以及全科医师的师资培训。
北京的全科医学的发展,几所三甲医院确实设置了全科医学科,如宣武医院、友谊医院等,但它们都设在医院本部之外,和社区的全科医学类似;或医院把全科医学科挂靠在老年病学科、呼吸科等,没有起到全科医学科真正意义的或只是挂名,不能很好地利用大医院的资源,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以我院为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积极响应北京市卫生局号召,于2009年率先建立了全科医学科,开创了北京市在三甲医院从事全科工作的先河。安贞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安贞医院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北京市卫生局全科医师规划化培训基地、中国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及社区全科医学教研室。2013年被中医管理局评为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为此争得北京市发改委首家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改造经费3000万。该科室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目前日均300名左右的就诊量,随着安贞医院的全科医学科的成立,所管辖的社区医院也逐渐壮大起来,病源渐渐增多;有的老年患者专程把自己医疗保险关系转入安贞医院,用老百姓的话说:”在这儿看病太方便了”。全科医学科要真正意义成为连接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桥梁,这也是北京三甲医院内成立全科医学科的典范。当然还存在困难很多,比如院领导要统一思想、建设完善新型科室:目前存在的诊室很少,没有病房等。但相信,只要有信念,就有成功的希望。
现有的医疗形势和实践均证明,在三甲医院单设立全科医疗科不仅可行,而且应该得到推广:即方便许多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就医复诊、检查、取药;又缓解专科看病难、一人多种疾病要多个科室排队看病开药;同时解决医院拥挤现象;又给社区患者上大医院看疑难重病撘建分诊大平台。从真正意义上:即能做到双向转诊、又能起到小病上社区、大病到医院的良性循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杨,王碧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697-700.
[2]程艳,胡江,刘铮然,等.全科医生在三甲医院中的培训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6):124.
[3]李健.论中国的全科医学[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3):37-38.
[4]杨艳红,裴汉军,张杰梅,等.全科医师临床带教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1):106,150.
[5]劳婉桃.综合医院延伸社区卫生服务的探索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5,3(11):43-44.
[6]李健.论中国的全科医学[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3):37-38.
[7]杜亚平,陈天辉,李鲁,等.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1):45.
[8]李秀搂,张凯,陈英,等.企业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6):383-3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