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防医学2014年3月第25卷第2期Jiangsu J Prev Med,March,2014,Vo1.25,No.2 ・ 43 ・ (1):54. 参考文献 Es] 徐凤,陈铭浚,王枝新,等福建省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污染分 [1] 沈红,赵霞赘,蒋兴祥.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检 析与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2005,5(11):44. 测与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44—1145. [6] 胡元玮,徐御佐.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军团菌污染环节的调查 [2] Graudenz GS,Oliveira CH,Tribess A,et a1.Association of air— _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O1O,2O(4):879—880,900. conditioning with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office workers in tropi— [7] 潘志,黄健,陈连生,等.江苏省某城市公共场所人群军团菌感染 cal climate[J].Indoor Air,2005,15(1):62—66. 现况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4):33—35. [3] 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 [8] 黄健,陈连生,陈晓东,等.江苏省某城市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军团 版社,2006:3—9. 菌污染现况调查[J].;[ii苏预防医学,2009,20(3):13—16. E4] 戴自祝.室内空气质量与通风空调[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l 收稿日期:2013—1l—Ol编辑:张义煌 ・论 著・ 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俞莉 ,杨明晶 ,陆罗定。,俞萍 1.苏州市职业大学营养与检测教研室,苏州215104;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研究微胶囊化的番茄红素片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 范》中增强免疫力功能的检验方法,以某品牌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片为样品,将实验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批,每批4组,每组 1O只,分别进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试 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和血清溶血素测定、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每4tg4鼠均分为溶剂(纯 净水)对照组、低剂量组(83 mg/kg b.w)、中剂量组(167 mg/kg b.w)、高剂量组(500 mg/kg b.w),各剂量组小鼠连续灌胃 3O d后测定各项指标,实验前后称体重,研究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 NK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能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1,P<0.05),提高抗 体生成细胞数(P<O.05)。在受试剂量下番茄红素片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半数溶血值、小鼠碳廓清能力、巨噬细胞吞噬鸡 红细胞的能力无影响(P>O.05)。结论微胶囊化的番茄红素片在适宜剂量下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关键词:微胶囊;番茄红素;免疫功能;小鼠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70(2O14)02—004:3—04 Study on effects of lycopene microcapsule tablets on mice immune function YU Li 。YANG Ming—jing,LU Luo—ding,YU Ping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Detection,Suzhou 215104,China Abstract:0bjee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lycopene microcapsule tablets on mice immune func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immune function enhancement in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esting&Assessment of Dietary Sup— plements,taking a brand microcapsule lycopene tablets as samples,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batches by body weight, with 4 groups in every batch and 10 mice in each group,respectively.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natural killer(NK)cell activity assay,DNFB induced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test,detection for numbe r of antibody—producing ceils,se— rum hemolysin determination,carbon clearance capacity test and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tests were per— formed.Each batch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solvent(pure water)control group,low—dose group(83mg/kg b.w),middle dose group(167mg/kg b.w),high~dose group(500mg/kg b.w).Mice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by gavage for 30 days,their body weight was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effect of microcapsule lycopene tablets on mice immune function was e— valuated.Results Compared to mice in control group,mice treated with lycopene microcapsule tablets in all dose groups showed higher NK cell activity(P ̄0.05).Low and middle dose of lyeopen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lymphocyte transfor— D0I:10.13668/j.issn.1006—9070.2014.02.016 作者简介:俞莉(1971一)。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俞萍,E—mail:fishyup@sina.corn。 ・ 44 ・ 江苏预防医学2014年3月第25卷第2期Jiangsu J Prey Med,March,2014,Vo1.25,No.2 mation capacity induced by ConA(P ̄O.01,P<O.05)and increased number of antibody-producing cells(P<0.05).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on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50 hemolytic concentration,carbon clearance capacity and peri— toneal macrophage phagocytic capacity(P>O.05)in all experimental groups.Conclusion Proper doses of lycopene microcap— sule tablets could enhance immune function of mice. Key words:microcapsule;lycopene;immune function;mice 番茄红素(Lycopene)在化学结构上属于类胡萝 卜素,但具有比其他类胡萝卜素更强的抗氧化性,能 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力,减少DNA损伤 等口]。目前,番茄红素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 品研究热点,以番茄红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 种类繁多。鉴于番茄红素脂溶性的特点,市场上开发 使用的产品以软胶囊为主,片剂较少。片剂虽然服用 方便,但在生产和保存过程中番茄红素可能直接接触 空气而被氧化,保健效果得不到保证。有研究表明, 经微胶囊化后贮藏番茄红素稳定性大为改善,为番茄 红素制品的护色与安全贮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 法_2]。目前,对番茄红素微胶囊生产工艺、稳定性等 研究已较成熟,而微胶囊化的番茄红素在生物体内能 否被有效利用的研究很少。现主要参照《保健食品检 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卫生部2003年版)中增强免疫 力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微胶囊化的番 茄红素片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验证这种剂 型的番茄红素制品的有效性,为推广利用番茄红素新 剂型提供实验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某品牌番茄红素片,为番茄红素经微胶 囊化后压片而成,功效番茄红素含量为2 g/100g,由 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人体推荐摄入量每人每日 1 000 mg。 1.2 实验动物 选用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 公司提供的18~22 g健康雌性清洁级ICR小鼠,给予 灭菌鼠饲料(苏州双狮实验动物饲料科技服务有限公 司提供)和灭菌水自由取用。 1.3 剂量设计 设低、中、高3个剂量水平,即每日 83、167和500 mg/kg 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 5、10、30倍),并设溶剂对照(纯净水)。受试物经口灌 胃给予小鼠,每日一次,连续灌胃30 d。 l_4主要仪器与试剂 电子秤(G&G JJ2oo型)、电 子天平(METTLER TOLEDO)、酶标仪(BIO—RAD 680型)、二氧化碳培养箱(Thermo Forma 371型)、分 光光度计(UNIC07200)、细胞培养板(Corning);RP— MI1640细胞培养液和Hank’S液(GIBCO)、新生牛 血清(杭州天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YAC一1细胞(中 科院上海细胞库)、刀豆蛋白A(ConA,SIGMA公 司)、噻唑蓝(MTT)、硝基氯化四氮唑(INT)、吩嗪二 甲酯硫酸盐(PMS)和氧化型辅酶工购自Biochemika 公司;2,4一二硝基氟苯(DNFB,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 社)、绵羊红细胞(sRBC)、补体(自备豚鼠血清)、血红 蛋白测定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印度 墨汁(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SA缓冲液成分 及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5 实验方法 主要参照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 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所述方法,略有变化。将实 验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批,每批4组,每组1O只,各 组小鼠连续灌胃30 d,实验前后称体重。5批动物分 别进行下列试验。 1.5.1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 试验(耳肿胀法):用1 二硝基氟苯(DNFB)溶液 50uL涂抹小鼠腹部皮肤致敏。5 d后,右耳均匀涂抹 1 DNFB溶液2O L攻击,左耳作对照,攻击后24 h 处死小鼠,取左右相同大小耳片称重,其重量之差作 为肿胀度。同时取小鼠的胸腺及脾脏称重,计算脏 器/体重比值。 1.5.2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法):无菌取脾,制成单个细胞悬液。将细胞悬 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中,一孔加ConA液,另一 孔不加ConA作为对照,置37。C,5 CO。培养箱中培 养72 h。培养结束前4h,加入MTT溶液,培养结束 后,加入酸性异丙醇,吹打混匀,分装到96孔板中,用 酶标仪以570 nrn波长测定光密度值。用加ConA孔 的光密度值减去不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代表淋巴细 胞的增殖能力。 1.5.3抗体生成细胞(PFC)检测(琼脂糖平板法):每 鼠腹腔注射2 (v/v)压积绵羊红细胞(SRBC)0.2 mL。免疫后4 d处死小鼠,取脾制成5×10。个/mL 单细胞悬液。以Hank’S液分别配制1.4 和0.7 琼脂糖。1.4 琼脂糖加热融化后倾注于平皿成为底 层,凝固后置37℃温箱,平皿反扣,开盖1 h后备用。 0.7 的琼脂糖加热融化分装进小试管,每管1.5 mL, 置于45℃恒温水浴箱备用。在0.7 的琼脂糖中,依 次加入10 SRBC和脾细胞悬液各0.1 mL,迅速混匀 后倾注于已铺好底层琼脂糖的平皿内,使之均匀铺平 凝固后,静置约15 rain,放37。C培养箱中倒置孵育 1.5 h后加入用SA缓冲液稀释(1:8)的补体,继续温 育1h,计数溶血空斑数,用空斑数/10 脾细胞来表示 抗体生成细胞数。 江苏预防医学2014年3月第25卷第2期Jiangsu J Prey Med,March,2014,Vo1.25,No.2 ・ 45 ・ 1.5.4 血清溶血素测定(半数溶血值(HC 。)测定 法):每鼠腹腔注射2 (v/v)压积SRBC 0.2mL,小鼠 免疫后4 d采血,取血清5 L,以SA缓冲液稀释200 倍,依次加入1O 9/6压积(v/v)SRBC0.5 mL、补体1 mL (以SA缓冲液按1:8稀释),另设不加血清(以SA缓 冲液代替)的对照管,置37℃恒温水浴中保温15 min 后,冰浴终止反应。2 000 rpm,10 rain离心取上清1 mL,加血红蛋白测定试剂3 mL。同时取1O 压积 SRBC 0.25 mL,加血红蛋白测定试剂至4mL于另一 试管中,充分混匀,放置10 min作为半数溶血管。测 定各管OD 。按下式计算各小鼠血清HC 。值: 样品半数溶血值(Hc 。)一平 褰 × 血清稀释倍数(200)。 1.5.5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每10 g体重尾静脉注 射1:7(v/v)稀释的印度墨汁0.1 mL,注入后立即计 时,并分别于2 min(t )、10rain(t )从内眦静脉丛取血 20 L,加到2 mL 0.1 碳酸钠中,测OD 。并取 肝、脾称重,以吞噬指数a值表示小鼠碳廓清能力: a—Kl/。×体重/(肝重+脾重),K===(1gOD。 。 一 lgODl0 )/(t2一t1)。 1.5.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滴片 法):每鼠腹腔注射2 (v/v)压积SRBC 0.2 mL激活 腹腔巨噬细胞,5 d后处死小鼠,腹腔注射加小牛血清 的Hank’S液4 mL/鼠,吸取腹腔洗液与等量的1 鸡 红细胞混匀。吸取1 mL混合液,滴片,37℃孵育20 arin,冲洗,固定,Giemsa液染色,镜检,计数吞噬率和 吞噬指数(吞噬率为每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 胞的巨噬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吞噬指数为平均每个巨 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个数)。 1.5.7 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无菌 取脾,制成单个细胞悬液作为效应细胞。取靶细胞 (YAC-1细胞)和效应细胞各i00肚L(效靶比5O:1), 加入U形底96孔培养板中;另设靶细胞自然释放孔 和靶细胞最大释放孔,分别以培养液100 L和2.5 Tritonl00 L取代效应细胞;均设3个重复孔,于 37℃、5 CO。培养箱中培养4 h,离心,每孔吸取上清 100 L置平底96孔培养板中,加入LDH基质液100 L(含INT、PMS、NAD、乳酸锂),反应10 rain,每孔 加入1 mol/L的HC1 30 L终止反应,在酶标仪490 nm处测定光密度值(OD),按下式计算NK细胞活 性:NK细胞活性 一磊 蕈 导 皇 ×100 。 1.6 统计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其中吞噬率和NK 细胞活性经平方根反正弦变换)采用SPSS统计软件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P<0.05的数据用LSD法 进行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的两两比较;对非正态或方差 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或用秩和检验进行 统计。 2 结果 2.1 对小鼠体重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各剂量组 小鼠的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增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0.612,0.3 175,0.166,P均>O.05),见表1。 各组小鼠胸腺重量、脾脏重量、胸腺/体比值、脾/体比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214,0.919,0.259, 0.541,P均>0.05)。见表2。 表1样品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S, =50) 表2样品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j±S, 一10) 2.2 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各组小鼠脾淋巴 细胞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一5.092,P< 0.01),低、中剂量组光密度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t一3.661,P< 0.01;中剂量组t===2.665,P<0.05)。各组小鼠迟发 性变态反应(DTH)(耳廓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一0.617,P>0.05:・。见表3。 表3样品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S, —i0) 2.3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各组小鼠抗体生 成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一2.948,P<0.05)。 低、中剂量组抗体生成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t一2.298,P< 0.05;中剂量组t一2.739,P<0.05)。各组小鼠血清 溶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一0.871,P>0.05)。 见表4。 ・ 46 ・ 江苏预防医学2014年3月第25卷第2期Jiangsu J Prev Med,March,2014,Vo1.25,No.2 表4样品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S, 一10) 2.4 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对照组及低、中、 高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分别为(42.94%± 7.64 )、(55.41 ±7.42 )(53.70 ±12.62 ) (53.35 9/6±7.15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NK细 胞活性均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一 3.746,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t===2.980, P<O.01;中剂量组£一2.659,P<O.05;高剂量组t一 2.482,Pd0.05)。 2.5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各组小鼠碳廓清 吞噬指数a值、单核一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 及吞噬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值F一1.329,吞 噬率F一0.704,吞噬指数F一1.337,P均>0.05),见 表5。 表5样品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S, 一10) 3讨论 番茄红素分子结构高度不饱和,极易受到光、氧、 热、强酸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氧化降解等反应, 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使用[3]。用微胶囊技术对番茄 红素进行包埋处理后,由于微胶囊壁材对番茄红素的 保护作用,大大缓解了其在通过胃肠道时受到消化液 尤其是胃酸的影响,降低了降解损失的程度,提高了 生物利用率,对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是有利的[4]。 实验结果显示,经口给予小鼠微胶囊化番茄红素 片30 d,对小鼠体重增长、胸腺/体比和脾/体比均无 影响,说明动物免疫系统没有产生器质性变化;受试 物在中、低剂量时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加抗 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在高、中、低剂量时均能显著增强 NK细胞的活性。根据原卫生部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 功能评价标准,可判定该番茄红素片具有增强免疫力 的功能。 实验结果也显示番茄红素片发挥功能的剂量并 非越高越好,在中、低剂量时较显著,高剂量时效果有 所降低,提示番茄红素片增强免疫功能有适宜的剂量 范围,这可能与番茄红素的吸收转运机制有关,其吸 收量可能存在上限。另有研究证实,过多地摄入番茄 红素并不能显著提高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及其功 效_£ ]。番茄红素虽经安全性评价认为不存在安全问 题_1 ],但过多摄入番茄红素制品,其部分降解产物如 醛、酮类化合物以及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辅料可能会影 响其生理功效的发挥。因此,摄人量应控制在合适的 范围。类似的报道也出现在其他文献中[8 ]。 若以该片剂所含功效成分番茄红素计算,实验所 设3个剂量组的功效成分摄入量为每日1.67 rag/ kg b.w、3.33rag/kg b.w和10mg/kg b.w,与潘喜华 等_1。。的实验结果相比,本片剂在更低的剂量下即出现 免疫增强功效,可能是由于番茄红素经微胶囊化后, 经胃肠道降解损失减少,吸收利用率升高所致。 另外,实验中并未观察到该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片 对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及单核一巨噬细胞吞 噬功能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所用原料为番茄红素 纯化物,丧失了天然食品中与其伴随的其他微量成 份,如植物磷脂、甾醇、G一胡萝卜素、萜烯类化合物等, 而这些成分与番茄红素发挥功效有密切关系,辅料干 扰的因素也不能排除。如何优化番茄红素发挥功效 的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锦瑶,张立实.番茄红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卫 生研究,2O13,42(2):336—342. [2]苏小华,鲍波,朱少平,等.番茄红素的功能与稳定性研究进展 [J].生物技术进展,2o13,3(1):18—21. [3]杨晓玲,张建英,高军,等.理化因素对番茄红素的影nN[J].河北 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Ol1,25(3):1—5. [4]彭善丽,黄卫宁,张根义.番茄红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OlO。31(7):329—332. E53李省三,杜琳琳,邱永强.不同剂量番茄红素对BALB/c小鼠免 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058 1059. [6]周建中,张俊,赵炜钰,等.大鼠对番茄红素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J].中国食品与营养,2O12,18(2):66—68. E73王丽云,施伟庆,陈耿,等.番茄红素片的安全性研究[J].江苏预 防医学,2013,24(2):62—64. [8] 黄生权,潘华新,周联.两种灵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增强作用 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3):355—357,399. [9]赵小皖.番茄红素在食品加工中的降解[J].肉类研究,2O11, (1):2l一23. [1O]潘喜华,仲伟鉴,肖萍,等.番茄红素调节免疫作用及机制研究 [J].上海预防医学,2006,18(6):261—263. 收稿日期:2o13—09—23编辑:管芳